一、《朱子语类》的语料价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248
颗粒名称: 一、《朱子语类》的语料价值
分类号: H141
页数: 2
页码: 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子语类》是朱熹讲学语录的汇集,由朱熹的门人私下记录并在他去世后出版。在朱子语录出版后的70年间,又出现了《朱子语续录》和《朱子语后录》等作品。后来黄士毅在《朱子语录》的基础上编纂了《朱子语类》,东阳王佖在此基础上又编纂了《朱子语续类》。最终,导江黎靖德综合了前述作品,删除了重复内容,并按黄士毅的分类编排成为《朱子语类》。至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时,最早版本的《朱子语类》出版,共计140卷。《朱子语类》是口语程度相对较高的语录,篇幅长达230万字。虽然仍有一定的文言成分,但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南宋时期的汉语语法和词汇。因此,它被视为研究南宋时期汉语语言实际的宝贵语料之一。
关键词: 朱子语类 研究 绪论 语料价值

内容

语料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有时代是否明确可靠,是否为“同时资料”①,口语程度的高低,以及篇幅的长短等。
  《朱子语类》是朱熹讲学语录的汇集。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毕生致力于学术与教育活动,门下弟子前后多达数百人。②“晦庵朱先生所与门人问答,门人退而私窃记之。先生没,其书始出。”③在朱熹死后的70年间,先后有许多人搜集刊印朱子语录:蜀人李道传博求记录者之初本,取33家,于南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年)刊于池州,是为《朱子语录》;其弟李性传又访得42家,于南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刊于饶州,为《朱子语续录》;建安蔡杭又访得23家,于南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年)刊于饶州,为《朱子语后录》。以上“三录”均按记录者编排卷次。南宋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莆田黄士毅在李道传《朱子语录》的基础上增多38家,按主题类别重新加以编排,去除重复,刊于眉州,为《朱子语类》;南宋理宗淳祐十二年(1252年),东阳王佖又在此基础上加以增广,编成《朱子语续类》,刊于徽州。至此,“三录二类”并行于世。
  南宋理宗景定四年(1263年),导江黎靖德综合“三录二类”,删除重复,按黄士毅类目加以编次,成景定本《朱子语类》。两年后(1265年)吴坚又在建州编辑刊印了《朱子语别录》,黎靖德复取其中有关新条目编入景定本《朱子语类》中,于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编定印出,共140卷。这就是今本《朱子语类》的最早版本。
  据黎靖德《朱子语录姓氏》,各门人所记均为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至南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之间所闻朱子之语,而黎靖德最终合刊《朱子语类》的时间是1270年,尽管各门人所记未必是朱熹原话,其中掺入了记录者本人的语言成分(详下),但这些成分毕竟也是1170年至1270年这100年之间口语或书面语的反映。加之当时已刊印出版,因此可视为“同时资料”。
  《朱子语类》是语录的汇集,虽然仍有一定的文言成分或书面语色彩,但口语程度相对较高,而且篇幅长达230万字(据中华书局1986年版《朱子语类》版权页显示),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南宋语言实际。因此可以说是研究南宋时期汉语语法、词汇的最有价值的语料之一。

知识出处

《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

《《朱子语类》完成体研究》

出版者:河南大学出版社

本书试图运用现代语言理论,从句法结构、事件类型、情状类型、时制结构等多方面对《朱子语类》中表达完成体意义的若干副词、助词、语气词、完毕义动词予以描写和分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