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二三】 朱子与金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新探索》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194
颗粒名称:
【一二三】 朱子与金门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4
页码:
790-793
摘要:
本文记述了《金门丛书》之一题《朱熹与金门》的内容。朱子曾视察金门多次,并在那里留下了政教设施和精神影响。他还曾在金门游览陈渊祠,并为其题诗。此外,朱子还在金门设立了燕南书院。历史专家对这些事件进行了考据,但有些细节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金门历代名贤硕士中有一些人与朱子有关,但他们并非朱子的门人或同乡。
关键词:
朱熹
哲学思想
金门
内容
《金门丛书》之一题《朱熹与金门》1。卷首有胡美琦摹朱子像,题《宋徽国朱文公遗像》,无年月日,乃摹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而曾为《朱熹牍册》之前副页之《宋徽国朱文公遗像》。摹写逼真,几如摄影。又有朱子书“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联石刻拓本,乃朱子生前书题福州鼓山名胜联句拓本。2一九六八年重建浯江书院之朱子祠,祠中正面悬挂钱穆夫人胡美琦绘朱子像。像之两旁,悬“鸢飞”联。〔参看页七四九“朱子之联语”条之(27)〕
第一章《朱子与金门》第一节为《教化金门》。其与朱子有直接关系者,录之如下:
金门在宋时为同安县绥德乡翔风里。朱子簿同五年,以他知南康、漳州每旬下乡视学的情形而论,他定期或不定期视察金门,在五年中次数一定不少。兹依据金门志乘,记述其对金门的政教设施,及直接或间接予金门之影响,作为朱子与金门的主要考据。
(一)朱子精《易》学,尝留心山川自然形势。金门旧志说:“金门山脉有谓起自秀山发脉,历鸿渐山、小嶝、角屿而过青屿。”语云:“天弧天角,龙跃渡江,鸿渐非即天弧天角乎?”朱文公尝至鸿渐,叹曰:“鸿渐脑已渡江矣。”又曰:“鸿渐反背皆是同(安),乃向浯(金门)也。”《康熙舆地志》:“鸿渐高冠群山,浯洲(金门)隔海望之,尤为竦秀。”故金门有谓:“凡各乡能与鸿渐山相照者,必人文蔚起。”
(二)朱子当年视学金门,曾游唐代开拓金门的陈渊祠。该祠即在金城镇之庵前,亦即陈渊牧马的马坪。明永乐十七年(一四一九),金门守御千户所镇抚(千户下主管刑名之官)解智的《孚济庙(陈渊祠于元代赐额“孚济”)记》,有朱子《次牧马王祠诗》。诗曰:“此日观风海上驰,殷勤父老远追随。野饶稻黍输王赋,地接扶桑拥帝基。云树葱茏神女室,冈峦连抱圣侯祠。黄昏更上灵山望,四际天光蘸碧漪。”由这诗看来,文公必来过金门,而且为地方父老热烈欢迎,陪同参观陈渊祠。于此并可想见当年庵前丰莲山一带,林木之盛,风景之美。金门父老相传,朱子观风金门后曾说:“此日山林,即他年儒林。”是在预言金门未来人文之盛。
(三)朱子官同安主簿,兼办学事,曾在金门立燕南书院。《沧浯琐录》载:“朱子主邑簿,采风岛上,以礼导民,浯既被化,因立书院于燕南山(故曰燕南书院)。自后家弦户诵,优游正义,涵泳圣经,则风俗一丕变也。”
按燕南山,即今之太文山,在金城镇古丘村后,燕南书院在明代已无遗址可考。当年朱子在该处设书院,必系附近居民甚多。证之唐代开拓金门的陈渊在今庵前、泗湖等地牧马,明代在今旧金城设千户所城,一则系金门西部地势较东部为佳,一则系人口聚集之故。3
以上所记,其以为朱子生平史实者,共有四端。(一)朱子定期或不定期视察金门,在同安主簿五年中次数一定不少。(二)朱子尝至鸿渐山,叹曰:“鸿渐脑已渡江矣。”(三)朱子曾游金门之陈渊祠,有朱子《次牧马王祠》诗为征。(四)朱子曾在金门设立燕南书院。以上四事,历史专家应作进一步之精详考据。
朱子为同安县主簿,绍兴二十三年癸酉(一一五三)七月至同安,二十六年丙子(一一五六)七月秩满。其间前后只历三载。秩满后檄走旁郡数月,间或折道。则其曾到金门,亦是可能。鸿渐山之名与《次牧马王祠》诗,均不见《文集》,亦不见各本《年谱》。游鸿渐山之说,乃据金门旧志,游陈渊祠之说,则据朱子死后百余年金门守御解智之《孚济庙记》。此两者不知所据云何。明人戴铣所著《朱子实纪》卷七罗列与朱子有关之书院甚多,而燕南书院不与焉。《文集》《语类》亦未提及。
朱子曾筑精舍,并重建白鹿洞、岳麓两书院,然未曾建立书院。门人创设或掌教书院者不少,然未闻与燕南有关者。4《朱熹与金门》第九章第四节《祠宇焕新》列举金门历代名贤硕士。其中宋代陈纲、陈统、陈械、陈昌侯、陈良才、陈槱〔庆元丙辰(一一九六)进士〕5,《文集》《语类》均无其人。其中陈槱与朱子同时,然既非门人,亦未与朱子书札往来或唱和,不知与朱子有无关系。朱子有同安门人王力行、许升、陈齐仲,友人苏玭,均不知为同安何乡人6,然可断定其非宋时之金门绥德乡。同安人立朱子祠于学宫之东,配以许升、王力行、吕大奎、丘葵四子。吕大奎乃同安人,为朱子门人陈淳再传弟子。7丘葵乃金门小嶝人,为朱子四传弟子。8《祠宇焕新》之乡贤匾额进士题名与武功题石只举丘葵,则其他同安诸子非金门人可知。
总之,朱子曾游金门,不无可能。朱子逸诗不止一首。9以《次牧马王祠》词之词气观之,或可出于朱子之手。其叹赞鸿渐山之语,皆据传说,不见《文集》《语类》。然此不能遽谓绝无其事。燕南书院之说最为可疑。各地设立书院以纪念朱子者为数不少。后人号为朱子所建,不知燕南书院是否如此。
附注
1 郭尧龄编纂。一九七九年由金门县文献委员会编印,共一三〇页。分九章:《朱子与金门》《朱子的生平与著作》《朱子的教育思想》《朱子的政治思想》《朱子与<四书>》《朱子学派及影响》《朱子大事纪略》《朱子主簿同安文献》《金门朱子祠》。 2 《朱熹与金门》,页一〇九。 3 《朱熹与金门》,页五至六。 4 参看页四八九“朱子与书院”与页五二〇“诸生与书院”两条。 5 《朱熹与金门》,页一一三至一一四。 6 参看拙著《朱子门人》(台北学生书局,一九八二),页五十九、二〇0、二二三、三六二。 7 《宋元学案》(《四部备要》本)卷六十八《北溪学案》,页十二下。 8 《朱熹与金门》,页二。《宋元学案》卷六十八,页十三上。 9 参看页六六三“逸诗”条。
知识出处
《朱子新探索》
出版者:重庆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朱子行状、朱子自述、朱子自称、沈郎、刘屏山命字元晦祝词、朱子世系之命名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