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新探索》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3070
颗粒名称: 说明
页数: 2
页码: 030-031

内容

(一)生卒年。朱子之生卒年〔高宗建炎四年庚戌(一一三〇),九月十五甲寅正午生,宁宗庆元六年庚申(一二〇〇),三月初九甲子午初刻卒,享年七十有一〕,只于此处指明。其他所知者则每条首次举其生卒年或某年进士,用阳历。年号则加干支,不避复杂,因年谱史传,多用干支也。程颢、程颐、黄榦等人,不免重复多次。然此书无连续性,读者决不从头至尾。故每条首次加生卒年,以免读者穷索之烦。各朝代之年期与先秦人物之生卒年则免,盖如需检查,亦至易也。阳历之年与阴历之年有异,然大致相同,故以相等视之。唯陆九渊(陆象山)卒于绍熙三年壬子(一一九二)十二月十四日。是日为阳历一一九三年一月十日,故其卒年破例,用一一九三。王守仁(王阳明)卒于嘉靖七年戊子(一五二八)十一月二十九日,等于阳历一五二九年一月九日,故亦破例用一五二九。我国传统以历数为岁。故如十二月出世,翌年正月即称二岁。西方传统以足十二个月为一岁,故正月仍为一岁。许多西方学者将阴历年龄减少一年,
  以符足数。如是则“人生七十古来稀”须改“人生六九古来稀”,孔子“四十九而知天命”,几成笑话。于是有等学者用“岁”(sui)字以示与“年龄”(age)之不同,实可不必。本书除陆王二氏外,一律以阳历之年为阴历之岁。故象山仍享寿五十有四,阳明五十有七。
  (二)版本。每条首次用书,必指明版本。版本当然采用善本,然亦有为读者利便计,用图书馆易见之通行本者。日版华版,非所计也。《朱子语类》,黎靖德(壮年一二六三)编,一百四十卷。本书简称《语类》,用台北正中书局一九七〇年本。附注之页数,即此版本之页数也。诸条不再言明版本。《朱子文集》,朱在(一一六九年生)、余师鲁(壮年一二六五)等编,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本书用《四部备要》本,名《朱子大全》,简称《文集》。诸条亦不再指出版本。
  (三)卷页与条之号码。我国印书,素来为精英分子而设。学者熟诵,又有师友就近咨询。故著者附注每每只举书名,或加卷数,绝少详以页数者。今时学界情势大变,学术范围扩大,学数理化者亦看文史哲之书。为读者检查计,非备举卷数、卷之题目与页之上下不可。《语类》每卷条数甚繁。单举卷数,有如教读者海底捞针。学者间或指明条之首二三字如“某某条”,亦检查不易。本书指明为第几条,又加正中本页数。读者如欲检原文,自可按图索骥也。《近思录》与《传习录》无版本页数,故用“第几某某条”。
  (四)分章。“四书”章数依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不依《十三经》。本书研究朱子,故用其分章,与朱子分章之是否无涉也。

知识出处

朱子新探索

《朱子新探索》

出版者:重庆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朱子行状、朱子自述、朱子自称、沈郎、刘屏山命字元晦祝词、朱子世系之命名等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