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解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879
颗粒名称: 三、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解读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061-063
摘要: 本文探讨了《论语》中关于君子和小人的概念,特别是针对《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说进行了讨论。南北朝时期的皇侃和北宋的邢昺对此进行了解释,将君子与小人的智慧分别归于仁义和财利。然而,朱熹提出了不同的解读,认为义与利并非相互对立,而是人所追求的两者。他进一步阐述了君子舍生而取义,而小人则相反。因此,“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只是指君子好义、小人好利,并非指义与利的相互对立。
关键词: 《论语》 君子 小人

内容

论及《论语》中的“君子”“小人”,必定要讨论《论语·里仁》所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此,南北朝时期皇侃《论语义疏》疏曰:“君子所晓于仁义,小人所晓于财利。故范宁曰:‘弃货利而晓仁义,则为君子;晓货利而弃仁义,则为小人也。’”②北宋邢昺《论语注疏》疏曰:“此章明君子小人所晓不同也。……君子则晓于仁义,小人则晓于财利。”③从字面上看,这似乎是将利与义对立起来。
  朱熹《论语集注》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曰:“喻,犹晓也。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程子曰:‘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笃好。’杨氏曰:‘君子有舍生而取义者,以利言之,则人之所欲无甚于生,所恶无甚于死,孰肯舍生而取义哉?其所喻者义而已,不知利之为利故也,小人反是。’”④在这里,朱熹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的“义”“利”解读为“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并且与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相对应,就是要说明义与利都是“我所欲也”,都是人所不可或缺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同时又进一步说明君子好义,小人好利;君子可以舍生而取义,小人与此相反。也就是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只是指君子好义、小人好利,并非指义与利的相互对立。
  朱熹《论语或问》说:“曰:然则所谓君子小人之所喻者,各为一事耶?将一事之中具此两端,而各随其人之所见也?曰:是皆有之,但君子深通于此,而小人酷晓于彼耳。曰:对义言之,则利为不善,对害言之,则利非不善矣。君子之所为,固非欲其不利,何独以喻利为小人乎?曰:胡氏言之悉矣。胡氏曰:义固所以利也,《易》所谓‘利者义之和’者是也。然自利为之,则反致不夺不厌之害;自义为之,则蒙就义之利而远于利之害矣。”①在朱熹看来,义与利既是不同之事,又是同一事之两端。他还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只是一事上。君子于此一事只见得是义,小人只见得是利。且如有白金遗道中,君子过之,曰:‘此他人物,不可妄取。’小人过之,则便以为利而取之矣。”②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只是君子与小人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做法,君子讲的是义,小人讲的是利,而义与利并非对立的两事。换言之,君子与小人虽然是对立的,但是不能因为君子讲义,小人讲利,就把义与利对立起来。尤其是,朱熹还把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解读与《易传》“利者,义之和”结合起来,讲“义固所以利”,讲义与利的统一,认为“自义为之”而有利,“自利为之”反致害。也就是说,君子不是不要利,而是不要不义之利,因此,在君子那里,义与利并不是对立的;与此相反,小人则只要利而不要义,将义与利对立起来。
  问题是,如果“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的义与利不是对立的,那末,为什么朱熹还要讲“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讲君子舍生取义,小人与此相反?
  朱熹《孟子集注》注“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曰:“此言仁义未尝不利。……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徇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程子曰:‘君子未尝不欲利,但专以利为心则有害。惟仁义则不求利而未尝不利也。当是之时,天下之人惟利是求,而不复知有仁义,故孟子言仁义而不言利,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③这里既讲“仁义未尝不利”,“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又讲不可有“利心”,“专以利为心则有害”。也就是说,虽然义与利不是对立的,但仁义之心为天理之公,利心为人欲之私,二者又是对立的。或者就“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言,君子与小人的差异在于:君子将义与利统一起来,讲仁义而未尝不利,小人将义与利对立起来,专以利为心则有害。为此,朱熹还说:“利最难言。利不是不好。但圣人方要言,恐人一向去趋利,方不言,不应是教人去就害。”④“利亦不是不好底物事,才专说利,便废义。”⑤既认为义与利不是对立的,又认为不可“一向去趋利”,“专说利”。因而也就不难理解朱熹《论语集注》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既有义与利不相对立之意,又要讲“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讲君子舍生取义,小人与此相反,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解为“以德言”,而不是“以位言”。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朱子学年鉴.2020》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设有“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等栏目,收录了《朱熹以礼释仁的路径和意义》《2020年度欧洲朱子学研究综述》《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乐爱国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