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唐儒家解《论语》中的“君子”“小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877
颗粒名称: 一、汉唐儒家解《论语》中的“君子”“小人”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056-0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汉唐时期儒家解《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时,除了“以德言”的解读外,也存在着“以位言”的解读。在《论语》中的部分篇章中,将“小人”解释为平民百姓而非无德之人,这种解释可以追溯到汉初的孔安国。同时,南北朝时期的皇侃在《论语义疏》中对孔安国的注解进行了疏解,将“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解释为人君和民下的行为不同,以及“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解释为君子能够感化人而小人则容易被操纵。这种“以位言”而非“以德言”的解读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汉唐儒 家解 论语

内容

汉唐时期儒家解《论语》中的“君子”“小人”,虽然大多是“以德言”,但也有“以位言”。仅就《论语》中的“小人”而言,将其中某些“小人”解读为平民百姓而非无德之人,至少可以追溯到汉初的孔安国。《论语·颜渊》载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安国注曰:“加草以风,无不仆者,犹民之化于上。”②孔安国还注《论语·阳货》“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说:“道,谓礼乐也。乐以和人,人和则易使。”③显然,这里都把“小人”解读为平民百姓,而不是指为无德之人。此外,对于孔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郑玄也注曰:“草上加之以风,无不口仆也。犹人(民)之化于上也。”④同一时期的赵岐注曰:“上之所欲,下以为俗。……以风加草,莫不偃伏也。”⑤这里把“君子”“小人”关系解读为上下关系,是“以位言”,而非“以德言”。这样的解读,对后世影响很大。
  南北朝皇侃《论语义疏》对孔安国注作了疏解,其中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曰:“君子,人君。小人,民下也。言人君所行,其德如风也;民下所行,其事如草。”①又解“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曰:“子游对所以弦歌化民者,欲使邑中君子学之则爱人,邑中小人学之则易使也。”②对孔安国注《论语》中的“小人”作了进一步疏解。此外,皇侃还在解《论语·里仁》“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时,除了讲“小人不贵于德,唯安于乡土”“小人不安法,唯知安于惠也”之外,还引述当时一云:“君子者,人君也;小人者,民下也。上之化下,如风靡草。君若化民安德,则下民安其土,所以不迁也。”又一云:“人君若安于刑辟,则民下怀利惠也。”③可见,当时也有人认为该句中的“君子”“小人”是“以位言”,而非“以德言”。不过,皇侃并没有就这种解读明确表明赞同或是反对的看法。
  北宋初邢昺《论语注疏》也对孔安国注作了疏解,其中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曰:“在上君子为政之德若风,在下小人从化之德如草。”④又认为“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讲的是“治民之道”,意即:“若在位君子学礼乐,则爱养下人也;若在下小人学礼乐,则人和而易使也。”⑤此外,邢昺解《论语·阳货》“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曰:“君子指在位者,合宜为义。言在位之人,有勇而无义,则为乱逆;在下小人,有勇而无义,则为盗贼。”⑥这里的“君子”“小人”也是“以位言”,“君子”为“在位之人”,“小人”为“在下小人”。
  需要指出的是,邢昺《论语注疏》认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讲的是“君子小人所安不同”,意即:“君子执德不移,是安于德也;小人安安而不能迁者,难于迁徙,是安于土也。……君子乐于法制齐民,是怀刑也;小人唯利是亲,安于恩惠,是怀惠也。”⑦显然认为这里的“君子”“小人”是“以德言”,没有吸取皇侃《论语义疏》所载“君子者,人君也;小人者,民下也”的说法。
  从孔安国、皇侃《论语义疏》和邢昺《论语注疏》对于《论语》中“君子”“小人”的注疏可以看出,其中的“小人”大多指为无德之人,是“以德言”,但至少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两句中的“君子”“小人”,实际上是“以位言”。此外,还有人认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和“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中的“君子”“小人”也是“以位言”。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20

《朱子学年鉴.2020》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设有“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等栏目,收录了《朱熹以礼释仁的路径和意义》《2020年度欧洲朱子学研究综述》《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乐爱国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