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山午水向佳地藏玄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2184
颗粒名称: 坎山午水向佳地藏玄机
分类号: K820.442
页数: 2
页码: 123-1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玉湖宗祠是位于某地的一座陈氏宗祠,始建于南宋末年。宗祠占地面积较大,包括祠门、拜亭和正堂等建筑。正堂是宗祠的主要建筑,内部有15位陈氏杰出先人的彩色画像。祠堂中挂着御赐横额和横批,以及刻有赞美陈氏先人的石柱和匾额。宗祠保存着一些历史文物,如石柱联对和南宋时期的状元石匾。陈氏宗祠历经沧桑,多次修建和重建,目前已成为宏大的建筑群。
关键词: 荔城区 玉湖宗祠 陈氏

内容

我来到玉湖宗祠大门牌坊前。大门牌坊高9米、宽11米,上有“陈丞相里第”石雕坊额,两旁分别雕有“状元”“榜眼”四个大字,显得气概非凡。走进大门往左进500米,即为近年新建的玉湖陈氏宗祠。宗祠坐北朝西南,由祠门、拜亭、正堂等组成。正堂穿斗式木广构架,歇山屋顶。进入内院就见到一进三开间的正堂,中央神龛壁上绘有列代陈氏杰出先人彩色画像,共15位。中梁下挂着御赐横额“世笃忠贞”,两旁石柱则刻有“清忠亮直抗金良相节义文章扶宋名臣”,前梁下也挂着“民族英雄”的横额,两旁石柱刻着“一片忠诚扶宗室;千秋名节重莆邦”。祠中还保存着“文章魁天下,气节愧当时”;“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等石柱联对和南宋时期的“状元里”石匾。
  追寻玉湖陈氏始祖,为沂国公陈仁。陈仁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自钱塘入闽,卜居白湖北岸之白沙村,号称玉湖。第四代有榜眼登第陈俊卿,为抗金名相;第八代有状元及第陈文龙,为抗元英烈,深受后人敬仰。“玉湖祠”原为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宰相陈俊卿故宅,始建于南宋之末。当年陈丞相里第占地一亩三分,栋宇鳞次栉比,颇具规模。陈文龙抗元殉国后,其后裔族人在陈俊卿故宅中建“二相祠堂”,以祭祀陈俊卿、陈文龙两位先贤及玉湖陈姓历代名贤。
  玉湖祖祠几经沧桑,历久而弥新。元朝统治期间,陈氏族人四方逃难避祸,祠堂失修,残垣断壁,杂草蔓生。明成化三年(1467年),探花出身的岳正,受命到莆田主持兴化府政事,遂将祠堂按原有形制重建,复称“二相祠堂”。清同治六年(1867年)再次修建,改称“玉湖祠”。1991年,旅居印尼的侨胞、陈仁32世孙陈德发捐资再次重修。2009年,“玉湖祠”迁至玉湖公园之内重新建造,占地345平方米,2010年落成,遂成目前宏大的规模。
  南宋理学家朱子,深研《周易》,精通玄学。他与陈俊卿过从甚密,私交极笃,曾到过兴化讲学,对陈俊卿故乡山川形胜十分熟悉,曾盛赞当年“玉湖祠”风水之佳,道是“坎山午水,天下罕有”,其中藏何玄机,则不得而知。是否预见当地必出“一门二丞相,九代八太师”的显赫身世、荣耀史迹呢?无论与风水是否相关,历史上此地果然是人才辈出。

知识出处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山水襟怀——走近朱子》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朱子文化漫笔、生命的开篇、朱氏家族与政和、与袁枢的文学之缘、寻找游朴、李侗:朱子的恩师等文学作品。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仁
相关人物
陈文龙
相关人物
陈俊卿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