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 千秋功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尤溪》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838
颗粒名称: 一代枭雄 千秋功过
其他题名: 记卢家公馆与卢氏兄弟
分类号: B244.7
页数: 9
页码: 191-1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尤溪县称得上名片的,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卢家大院也算其一。卢家大院包括公馆峡、欧山渡、安洲岭三座大厝。其主人分别是卢兴邦、卢兴明、卢兴荣兄弟三人。
关键词: 尤溪县 朱熹 人物

内容

千年古邑尤溪,最响亮的名字莫过于理学宗师朱熹,这里是他的诞生地。
  尤溪县称得上名片的,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卢家大院也算其一。卢家大院包括公馆峡、欧山渡、安洲岭三座大厝。其主人分别是卢兴邦、卢兴明、卢兴荣兄弟三人。
  卢氏兄弟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不断转换角色的经历、大起大落的命运,令人可叹可恨又可赞。他们原本出身贫困农民,官逼民反,落草为寇;先后受到孙中山和蒋介石的收编委任,成为独霸一方的军阀。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围剿工农红军,蒋介石曾多次嘉奖授匾,《毛选》里也提到匪军卢部。抗日烽烟燃遍中华大地,民族存亡时刻,卢氏兄弟主动请缨,率军奔赴淞沪战场,4000兵勇喋血沙场,全军尽墨。而当解放大军逼近尤溪,卢兴荣在中共地下党和游击队策反下,毅然起义,使尤溪及其周边和平解放。卢氏家族的兴衰,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政治风云的诡谲变幻,见证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动荡混乱。
  今天,我来到尤溪双鲤公馆峡。找了十余位县、乡、村干部群众进行访谈,调查卢氏兄弟的生平及对其评价。
  卢氏公馆,规模恢宏,虽然历经岁月浸霪,陈旧而苍老,却风韵犹存。由于建筑工艺和主人的经历非凡,它已经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成为今天游人到尤溪县访古探幽的一大胜景。
  官逼民反落草为寇
  卢兴邦原名卢文梁,字正栋,号光国,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卒于1945年。世居尤溪县团结乡七尺村朱源里,1921年迁居池田乡双鲤村。卢出身贫寒,父母早丧,靠祖传的一片竹林和制造、贩卖土纸为生。卢兴邦中等身材,口角左右均有一颗黑痣,痣上长了须毛,说话时常嘿嘿笑,坐着时两肩不断耸动。他信佛教,尤其迷信“卢公祖师”。
  卢生性好赌,每每土纸挑到城关卖掉后,即到赌场,经常输光,负债累累。不得已将竹林典当给同村财主黄名扬。典当到期时黄却设词不让赎回。卢兴邦表示愿将竹林卖断,求补差价。黄名扬又以赎期已过为由拒补断价。卢兴邦气愤之下破口大骂。不料事有凑巧,卢兴邦咒骂黄名扬之后不上十来天,黄家突被德化土匪抢劫。事后黄名扬一口咬定是卢兴邦勾引匪徒,马上到县衙指控。县官听信黄名扬一面之词,即派衙役抓卢。卢得信潜逃外乡,县官便把其族弟卢文淳(后改叫卢兴明)逮捕入牢。
  县官下令通缉。卢兴邦躲到洪村陈卓家做工。后来陈卓响应当时反县官的民军首领苏益号召,上天花寨聚义。陈卓当了天花寨西营统领,卢兴邦就在其部下,头尾三年时间。
  1915年,北洋军阀督军李厚基部攻破天花寨,卢兴邦等几个头目,适逢外出,方免被杀。闻讯后卢兴邦携带一把毛瑟枪逃回尤溪。卢兴邦回尤后,老家已被官府焚烧,便和其表兄詹荣策以深山密林为据点,队伍迅速扩大到百余人。
  卢文淳因卢兴邦而株连坐牢,保释出狱后,便携带其弟卢文才(后名叫卢兴荣)一起投奔卢兴邦,三兄弟皆成绿林好汉。
  卢兴邦又拉拢苏龙光合伙。苏为军师,遂倡议结义十人为兄弟,取“兴盛”之意,公推卢文梁改名卢兴邦,坐头把交椅;卢文淳为次,改名卢兴明,卢文才改名卢兴荣。他们杀鸡锸血,对天宣誓,自此‘十兴同盟”,金兰结义。
  1917年1月,尤溪九都的梅仙、梅营村因拒绝卢兴邦派款,卢恼羞成怒,派卢兴明、王兴平带600多兵马,分两路抄双梅两村,见人就杀,遇屋即烧.时续二天一夜,计烧房子65座;杀男女老少200多人,被追投河毙命的100多人,惨不忍睹。
  变身军阀“围剿”红军
  1918年春,卢兴邦认为南北政府对立,广东是革命势力,大可投靠。于是派人赴广州同国民党军政府联系,并接受孙中山委派为福建省三民主义宣传员,受编为粤军第三师第九旅第九团团长,这是卢兴邦被收编的开始。1922年秋,孙中山命许崇智率部入闽,逐走督军兼福建省长李厚基。卢兴邦率部攻打尤溪县城,双方相持40天。李的部将田顺昌出城投降,卢缴获一个炮兵营的武装,于是被许崇智委为东路讨贼军第三路司令。1928年初,何应钦把从北洋军阀接收下来的福州洪山桥兵工厂和造币厂移交给卢兴邦。卢把两厂的机器设备搬回尤溪湆下村,大量翻造机枪、步枪、子弹和手榴弹,并自行印刷钞票。至此,卢统治地盘有闽西北22个县。卢已经成为独霸一方的土皇帝。
  1929年秋,毛泽东创建了闽西北革命根据地,国民党政府急忙调兵遣将,围剿革命根据地。蒋介石委任卢兴邦为新二师师长,并挂上闽西“剿共”前敌指挥的头衔。
  1934年1月10日,彭德怀率领的红五师包围了号称“钢铁城堡”的沙县县城。沙县城墙高厚牢固,东南有又深又宽的东溪和沙溪作为天然屏障,西北两面则有两米多宽的护城壕。守卫的有卢部2000多人。夜间,城墙上每隔十几米布置一盏灯,亮如白昼。红五师第十团12日夜晚发起全面进攻,但遭到守军疯狂抵抗,三次强攻未能奏效而退出战斗。红军挖坑道,把3500公斤的黑硝装在十几副棺材里,偷偷运到城墙下。一声震天动地,城墙一下子被炸开20多米宽,县城被攻下了。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北上,卢部对坚持在闽赣两省的红军大举反扑。卢部的52师向闽赣军区所在地宁化县城进攻,红军战士虽经英勇抵抗,但因寡不敌众,撤到泉上。1935年农历三月上旬,闽赣军区红军战士在长坊突围之后,卢部紧紧尾随“追剿”。这时我军一个团撤到闽西,后与邓子恢部队会合。而省委机关及司令部所在的一个团300多人,原想撤往闽南,在京口草洋村与卢部特务营遭遇。这战打得很惨烈,队伍被打散。方志纯同志(当时任红31师政委)战斗中受伤被俘,杨道铭(原闽赣省苏维埃主席)、黄家法两同志被逼到寺庙出家。
  笼络民心杀子嫁女
  卢兴邦虽是胸无点墨,但他却懂得人言可畏,民心可用,因此,当他抢掠烧杀之后,也耍了一些花招,以笼络人心。
  当年卢兴邦兵马抄双梅,造成震惊尤溪的大惨案,全县民众愤怒。卢兴邦为了挽回被动局面,故意召开所谓“庆功大会”。卢假装要给部下记功,叫各营当场汇报战绩,当部下肖光长喜形于色,汇报他一人烧掉房子20多座,杀死村民60多人时,卢兴邦拍案而起,翻脸大骂: “你们这些人无法无天,不听指挥,妄自烧杀,败坏我的名声,人杀光,屋烧光,叫我去哪里派款?”肖光长成为替罪羊,当场被枪决。卢兴邦蒙骗了一些人,社会舆论也随之改变,说:“卢兴邦是爱民的,坏就坏在他手下太凶残”。
  卢兴邦的儿子卢士禄,字胜斌,第二妻子林氏的养子,整天花天酒地,挥霍无度,不敢向其父亲要钱,而是向富户强借或派款,谁不依,就抓来拷打。后来竟发展到武装拦路抢劫。1941年2月27日,胜斌回家吃饭,卢兴邦待他吃饱后,叫人用绳子把他捆了,本只想教训一顿。岂料卢兴邦捆子之事,一下子传开,纷纷揭发其劣迹罪行。卢兴邦眼看众怒难平,最后下了决心,枪决卢胜斌。卢兴邦枪杀为非作歹的儿子后,获得蒋介石的嘉奖,题赠“大义灭亲”。
  卢兴邦对霸占其竹林的财主黄名扬,杀之以报其私仇,以泄其恨。但卢却自欺欺人,谓“他不欺我不发,我今当上师长,应对欺我者表示谢意。”即安排名扬之子黄志超在卢部军械处当课员,同时备办厚礼送给名扬的遗孀。这一招的确迷惑了不少人,但却难以消除双梅百姓心头的仇恨和苦痛。卢兴邦当女儿卢世珠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便想以“和亲”来消除仇怨。肖子煌是双梅镇最有声望的富户,跟他家结成秦晋之好,既有益于消除双梅人的怨恨,又可在双梅设下一个棋子,可谓一箭双雕。双梅镇财主肖子煌喜气洋洋,成了卢师长的亲家,风光无限。
  造厝庆寿修志兴学
  公馆峡卢氏公馆就是在卢兴邦权势炙手可热时期兴建的。卢氏公馆建在新阳镇的双鲤,是个庞大的建筑群,当时主要有4座宅院,分别叫同仁堂、安仁堂、崇仁堂、敦仁堂。此外,卢兴邦在双鲤还盖有军营、炮楼、武器库、办公楼、小学校、见龙桥、文昌阁等配套建筑。80年过去了,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只有见龙桥和卢氏公馆中的主要建筑敦仁堂。
  敦仁堂主体建筑平淡无奇,为三进式单檐歇山顶土木砖石结构。穿过矮小的下堂和中堂,登上五级石阶来到正堂,还没有一点轩昂壮丽的感觉。但当我们登上左侧三层阁楼,探身下望,看到右侧也竖立着一座3层木结构楼台时,不由得赞叹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它们远远高出中轴主体建筑,挺立于大院前头,像牛的两角。对称而形同姐妹,所以当地人叫它“姐妹楼”。“姐妹楼”就像祥云缭绕的神仙楼阁,一下子扫荡了卢氏公馆的沉沉暮气,你不由为它们的典雅秀美、宁静怡然所沉醉。 “姐妹楼”为卢家小姐诗书女红之闺房,其造型大方中透着灵气,秀美中含着典雅。居室窗棂都有雕刻着精细的窗花,人物、飞禽图案栩栩如生。象征着吉祥如意、福寿富贵。其刀法工艺,令行家赞叹不已。这座古厝已申报全国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卢兴邦当年就在这座卢氏公馆里庆祝50大寿。卢兴邦50寿庆惊动了国民党要员,邵力子、周佛海、陈布雷、包惠僧给卢兴邦送来了4块寿匾;陈绍宽、陈季良等写了贺诗:何应钦赠送了寿联。蒋介石特地从南京派员送来亲笔所书“合庆百年”贺匾。我们看到,此匾今天依然悬挂在双鲤公馆厅堂里。
  卢兴邦主政闽北时期,也曾做过一些好事。如在其管辖区内,先后在南平创办了闽北中学、延平小学校,在建瓯创办乡村师范学校,在尤溪双鲤村创办双鲤学校。1928年秋,卢兴邦创办尤溪公立师范学校。当年11月,为方便乡人子弟读书,卢兴邦创办尤溪第一所公立中学。卢兴邦还要求尤溪马传经县长通令全县31个都,每都至少要创办小学一所。至1934年,全县先后共有小学34所,在校学生达2284人。
  卢兴邦还倡修南平、沙县、建瓯、建阳、尤溪等县县志,倡修南平和尤溪两县的文庙,捐修福州孔庙,倡建南平明翠阁。1932年1月,卢兴邦创办尤溪县公立图书馆。
  1924年,卢兴邦重建两座被洪水冲垮的大桥。整修城关通往南平和尤溪口的道路。两线共长145公里,方便了来往行人。
  请缨抗日血溅淞沪
  卢兴邦对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十分敬佩。自小有民族情结。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卢部准备奔赴上海战场,卢兴邦对前来汇报的军官说: “日本人,我嫖他三代。告诉卢师长(指卢兴荣),把日本人的屎给打出来,不要给尤溪人丢脸!”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共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日军进攻卢沟桥的通电》,发出号召: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消息很快传到卢部,官兵纷纷要求上最前线,痛击日寇侵略者。但国民党国防部认为,52师卢部是个杂牌军,战斗力弱,武器粗劣,只让留在后方维持治安。命令下达之前,消息己由个别官员走漏。卢兴荣立即召集所有骨干商讨,决心主动请缨,共赴国难。卢兴荣找到“复兴社”戴笠,由戴笠带他去见蒋介石,请求上前线抗日。蒋介石详阅卢部主动请缨抗日的志愿书时,立即批准。命令卢兴荣率领全师开往浙江杭州,统归国民党第十集团军司令刘建绪指挥。
  1937年8月,上海战区调三个团,由卢兴荣亲自率领,增援上海大战场。卢兴荣挑选精壮人员组织大刀队和专破电网的工兵队。运用夜袭战术,冲破日寇四重电网,经过激烈战斗,击毙日军1000多人,阵地全部夺了回来,取得辉煌胜利。
  不久,日寇派出大批机群,对卢部阵地进行狂轰滥炸,机枪扫射,大炮轰击,卢部参战官兵在积水的战壕里坚持战斗,几乎全部牺牲。
  10月,卢部从防空总站警卫营中抽出两个连,又在留置后方的杂兵中挑选一部分,整编成一个加强营,由警卫营长吴德均率领,驰援上海战场北角阵地。上场之后,他们以夜战方式冲击敌阵,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夺回阵地。第二天清晨8时多,日寇派来敌机百余架,加上敌军迫击炮百余门, “空地夹击”连续轰炸、扫射、炮击两个多小时,卢部官兵伤亡殆尽,470人的加强营剩下6人幸存。11月,卢部在淞沪战场上只剩下200多名残兵,配合杭州补进的新兵400名,由团长杨作源带领,坚守阵地,持续激战。此时,京沪交通线已被切断,第三战区下令卢部为先锋冲过苏州河,向南京方向撤退。杨部冲过苏州河时,双方杀得天昏地暗,血染江河。团长杨作源以身殉国,全团600官兵埋骨苏州河畔。卢部参加“八·一三”淞沪抗战时,官兵总数4700多人,除了负伤送回后方医治的400余名外,共牺牲官兵4300多人。
  1945年9月16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电报传到双鲤卢氏公馆,身染沉疴的卢兴邦悲喜交集,放声大哭。9月20日,中秋节。卢兴邦抱病率族亲向在淞沪牺牲的弟兄祭奠,敬酹抗日将士忠魂。农历九月二十四日卢兴邦撒手人寰。
  投诚起义青史留名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当日,百万雄师一举突破了蒋介石的千里江防,第三天就占领了南京总统府。眼看着蒋家王朝摇摇欲坠,卢兴荣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在此关头,国共两党都在向卢兴荣招手。5月间,国民党福建省主席朱绍良邀请卢兴荣到福州作了一番长谈,欲委任卢兴荣为国民党南平专员兼地方保安司令,力劝卢兴荣再度坐镇闽北以抵抗解放军入闽。与此同时,中共地下党通过民主人士接触卢兴荣,对他进行策反工作。1949年6月初,共产党闽北游击队司令林志群派人来到尤溪会见了卢兴荣,力劝卢兴荣率部起义,并领导尤溪和平解放。
  审时度势,卢兴荣最终决定率部起义,迎接尤溪的和平解放。他先是从安洲岭枪库里,取出30支驳克枪和两挺机枪、若干弹药,雇30名民工挑运,派一个分队护送,交到在沙县活动的共产党游击队手中,以示投诚的诚意。当时,国民党南平副专员刘涤民带着3个连的官兵来到尤溪。卢兴荣听刘涤民说要捉拿并杀害共产党派往尤溪的谈判代表余维藩、林芳等5人,当即派遣20多名士兵漏夜将余、林等5人接到安洲岭自己大厝里保护起来。刘涤民见势头不对,当夜逃向闽清。
  1949年7月5日上午,尤溪宣告和平解放,两支解放军队伍大步迈进了县城。第二天,卢兴荣让人把安洲岭大厝库藏的400多支长短枪、4000多枚手榴弹、数十万发子弹,分装3条木船运到城关,交给了解放军。
  卢兴荣的明智决断受到司令员林志群在大会上褒奖,希望他继续负责带领尤溪百姓,做好治安发展生产。但此时他已经重病缠身,于1950年农历十一月十六日在安洲岭大厝里辞世,终年55岁。后来卢兴荣被追认为国民党起义有功人员。
  2006年,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授予卢兴荣等52师官兵参加抗日战争的有功人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在其翻腾咆哮千回万转向前奔流过程中,难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到了最后,必然是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是被古今中外历史所证明了的。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知识出处

走进尤溪

《走进尤溪》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书收入32篇作品,包括新闻访谈、报告文学、纪实散文和随笔,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示了尤溪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和朱子文化,并侧重表现了尤溪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尤溪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阅读

相关人物

方友德
责任者
朱熹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尤溪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