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站站前广场气势恢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尤溪》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776
颗粒名称: 动车站站前广场气势恢宏
分类号: U292
页数: 5
页码: 23-24
摘要: 本文介绍了尤溪县交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公路、铁路、水路等多种交通方式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尤溪县 向莆铁路 旅游资源

内容

被人们称赞为“中国最美高铁”的向莆铁路在三明段建宁、泰宁、将乐、三明北、尤溪5个站房中,尤溪站站前广场特色鲜明,气势恢宏,它定名为: “文昌广场”,巧妙利用与304省道高差30多米的地形要素,融入尤溪梯田的设计理念,将翠绿青山与地形地貌完美地融汇为一体,因势利导,把动车站与公交车站、长途汽车客运站三站合一,将站前广场、公交站、长途客运站及生态公园分梯度多级过渡,层层向上,不仅达成了步移景移、渐入佳境的效果,而且实现了各种交通工具的“无缝衔接”,让乘客享受到“无雨换乘”的人文关怀,凸显山区火车站的地域特色,打造福建省内独特的高台火车站广场。
  动车站的候车大厅门前竖着两支大柱,叫做“乾坤柱”,也叫天地柱,两柱长合计43米,代表尤溪母亲的43万名儿女。尤溪人民自古崇文尚学、循理明义,现在每年总有不少优秀学子考上各地大学。学子每每乘车离乡在外求学,身后是两支坚实的大柱,像是家中慈祥的父母,又像是43万尤溪人民的美好祝福。而动车站主站房正好处在文笔峰下,这天地柱又犹如两把大笔,正插在笔架的边上,它象征着尤溪人杰地灵、文风蔚起。站前广场主题为朱子遗风,有18根文化柱,意指九九归一。文化柱上正面镌刻朱熹的手迹,两侧雕刻着尤溪的人文山水,充分展示了大美尤溪的风光,鲜活地展现尤溪“朱熹诞生地”、“理学名邦”的文化风采。两边的文化墙用材为汉白玉,主要雕有朱熹提倡的行为规范:忠孝廉节,仁义礼信。在这个文化广场上,有26幅朱熹生平白描线雕和30首朱熹写的经典诗句配上精美的白描线雕画,所有的文化内容都是和朱熹有关的,在全国还是首例。
  朱熹一生为世人留下的著作颇多,有125部,400多卷,著有《四书集注》、 楚辞集注》、《周易本义》等等,2000多万字,朱熹的思想博大精深、意寓深远,他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我们一般的人若想了解其著作内涵肯定要花费不少时间的,朱子的学问如浩瀚的大海,漫无涯际,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笔者可以用的话就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在这里用浮雕的形式将这两句抽象的话表现出来了,其实就是为人处事的根本,格物致知是对事的方式,对任何事物我们都应该究其真谛,了解其根源,格物就必须致知。而正心诚意则是为人待人的一个准则,对人就应该心正意诚。
  这幅画所表现的正是朱熹任皇宫待制兼侍讲期间,教导宁宗皇帝如何为人的场景,朱熹在进宮任教时就表达了自己将倾尽毕生所学所知来教导宁宗,而“正心诚意”也是此次入宫授课的重点。朱熹认为,心正意诚应该是做帝王的根本,只有君心正了,臣子的心才会正,只有君心诚了,臣子对君才会有一片赤诚之心,对人的标准就在于“正心诚意”。
  动车站前广场雕刻了一句流传于尤溪民间一千多年历史的偈语: “塔前石印现,家家亲笔砚。水绕宝安前,尤溪出状元。”
  相传,这是尤溪建县的之后,唐代,一位僧人文炬,一字涅盘,到尤溪所作。那年他游行到了尤溪,看到一方状如方印的巨石,上前在石上打坐,下来之后,边走着嘴里边叨念着这两句话,意指塔前青印溪内的石印出现,这里家家与文为友,青印溪水绕过宝安寺前,尤溪便会出状元。朱熹于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在尤溪出生,到了现代,尤溪也是人才辈出。如果说尤溪文风蔚起,崇文重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那应该追溯到朱熹之后,自朱熹在尤溪出生,将其毕生所学也带到了尤溪,尤溪自此也开始了崇文重教的历史进程。据明、清所编《尤溪县志》、《八闽通志》记载,尤溪县历代多有登科第功名的。宋代有进士76人、特奏名和释褐进士34人,元代有进士4人、荐辟1人,明代有进士l7人、荐辟16人、举人21人、各种贡生308人,清代有进士1人、举人33人、各种贡生638人。这些人多曾任官受职。
  移步公交车站,文化主题为经典小著。富有的经典作品有两处,其一为14幅的沙岩雕,这是从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中精选出来的图案,有三纲五常、旭日东升、封侯挂印、一品清廉、百鸟朝凤、安居乐业、华封二祝、三羊开泰……这些吉祥浮雕正寓意着一份平安与祥宁,浮雕的图案也是尤溪当地古建筑壁画、彩绘、窗雕、石雕上经常会用到的图案,在尤溪这些图案四处可见。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最精彩的48个小故事,如文姬归汉、红叶传诗、羲之寻鹅、子路负米、刘邦斩蛇等等,除非是中国历史研究人员,不然一定不能将这48个故事一一道出,在看完这些小故事后,相信你在研究中国历史上,也算是个入门者。尤溪的老百姓对这些故事似乎有特别的垂爱,说起故事来头头是道、如数家珍。大家一定想知道为什么?在尤溪民间有这样一项特殊的文艺活动叫“盘诗”,是一种用说唱形式的对话,在说唱的过程中,其间的内容就包括了这48个历史小故事,而将这些故事汇集起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尤溪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
  走进尤溪汽车西站,文化主题为诗情画意。尤溪县历史悠久,建县于唐开元29年(公元741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内容出现的年代是西汉,但真正的中原文明在尤溪生根发芽的时候便是唐代,唐是尤溪建县的时候,也是文明开始的时间,汽车西站选用了125句经典唐诗句并配上与画意相符的线雕画,由此透出了浓浓的诗情画意,也让世人了解到尤溪的文明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其中一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韩偓在途经尤溪时作的一首诗《尤溪道中》: “水自潺湲日自斜,昼无鸡犬有鸣鸦。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动车站前广场配套10000平方米的商铺,现正在对外招商,有关部门通过测算,这里将创造3亿元的经济价值,笔者深信,尤溪动车站前广场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应会越来越好。
  进入生态公园,文化主题为孝亲有道。生态公园有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美景如画,还立有八根大型立柱,这立柱上刻画的正是24孝的故事。尤溪是朱熹的诞生地,朱熹的“孝为行仁之本与仁为行孝之基”思想在尤溪深入人心。在敬爱堂内有个“孝”字,相传为朱熹手书。而且“孝”确实蕴涵着朱子理学的精髓,字上半部右为一个人供手作揖、双膝跪地,呈谦恭孝敬之样;字上半部左侧为尖嘴猴腮的造型,对长辈拳打脚踢,不孝形象跃然纸上。整字寓意孝敬者为人,忤逆不孝者为畜生。生动体现了“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的为人准则。朱熹的孝文化对尤溪人民学习、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郭居敬是我国元代人,他编撰的《全相二十四孝》影响深远,现东亚国家都知道郭居敬是尤溪县(城关秀才湾,即现城关秀村)人。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道德行为规范的基础,也是人人都应做到的行为守则,从这些故事人们可以看出,孝道的社会价值,有时甚至高于人的生命。生态公园还配有羔羊跪乳、山麂报恩艺术造型灯,以美化周边环境和提高夜间照明效果起到显著作用。
  从风水学的角度分析,生态公园的假山、流水、小桥等布局均是非常符合易学的布局要求的,水主财,山主丁,桥贮金,山水桥完美的结合形成了小桥流水,杨柳依依的美景,而水流的方向正好是由西南出流向东北方向,布局合理,顺序流畅,堪称佳作。
  现在,站前广场的生态公园已成为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地方,她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快乐与祥和。
  纵观尤溪动车站前广场的设计,它将美不胜收的灵山秀水巧妙地应用于落差30多米的地理位置之上,运用享誉盛名的朱子文化脉络,凸显朱熹诞生地深厚的文化积淀,充分体现中共尤溪县委、县人民政府和设计部门的睿智、大气、唯美的诉求,也体现他们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执政理念。这一气势如虹、极具特色、独领风骚的站前广场成为尤溪县一张烫金名片,为尤溪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谱写崭新篇章。

知识出处

走进尤溪

《走进尤溪》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书收入32篇作品,包括新闻访谈、报告文学、纪实散文和随笔,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示了尤溪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和朱子文化,并侧重表现了尤溪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尤溪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阅读

相关地名

尤溪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