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力:让“生态美”更好携手“百姓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尤溪》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771
颗粒名称: 生态力:让“生态美”更好携手“百姓富”
分类号: C912.81
页数: 2
页码: 9-1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尤溪是“中国金桔之乡”、“中国绿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中国油茶之乡”,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尤溪县委县政府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提升。同时,尤溪还关闭了一批落后企业和污染严重的企业,加强了排放监管和养殖整治,治理了农村环境,以创建“美丽乡村”为载体,深入推进“点、线、面”攻坚计划,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
关键词: 尤溪县 朱子文化 文化城

内容

尤溪被誉为“中国金桔之乡”, “中国绿竹之乡”, “中国竹子之乡”, “中国油茶之乡”,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这些“金字招牌”的背后,蕴涵着“好山好水好经济”的新时代图景。
  伍斌认为,当前,绿色发展成为世界潮流,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要求;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福建省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3年,尤溪顺利通过了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县城考评验收。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迎来大有可为的难得机遇。尤溪县委县政府坚持“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理念,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编制《尤溪生态县建设规划(2010—2030)》,先后投入生态建设资金14.88亿元,用于推进生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基础设施、生态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一是“休克”铅锌行业。对所有到期矿硐一律关闭,不予延证,目前已关闭、停产铅锌企业21家,按照相关程序,注销尤溪浩泽有色金属冶炼有限公司并对全县存在环保问题的铅锌企业停产整治,限期整改。二是落实污染减排。先后关闭取缔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 “十五小”、“新五小”项目、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完成二氧化硫减排153吨、COD减排1835吨,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减排任务;逐步关停现有8家落后染整企业,在城南园规划建设千亩染整基地,用好存量指标,提高纺织产能;推广清洁生产,有20家矿业企业、2家印染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2家选矿企业通过验收。三是保护流域生态。重森林保护,每年新造林面积都在6万亩以上,在高速公路、国省道两侧和一河两岸一重山建设生态景观近万亩;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3.46万亩、自然保护小区(点)58处18.9万亩、省级森林公园2处2.7万亩;重排放监管,加强对尤溪重点流域109家工矿企业污水排放监管,对未按规定排放的企业进行警告,责令限期整改;重养殖整治,近年来,全县共拆除规模猪场42家8.5万平方米,减少粪污5.69万吨,清理整治网箱面积6.38万平方米,全县重点养殖水域网箱养殖已按规划要求整治到位。四是治理农村环境。加强卫生治理,新建库容85.1万立方米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服务7个乡镇,日处理率99.94%%;加强污水治理,在26个村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21套,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53个,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5套防护设施;美化生活环境,以创建“美丽乡村”为载体,深入推进“点、线、面”攻坚计划,突出农家院、“四旁” (路旁、村旁、屋旁、河旁)绿化,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
  尤溪一头联结朱子,一头面向生态。面对福建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历史新机遇,伍斌告诉我们,尤溪将重点打好生态牌,建好后花园;打好创业牌,建好“富”“美”园;打好朱子牌,建好家训园;打好宜居牌,建好示范园。将尤溪建设成为“地域文化和生态紧密结合的示范区”。

知识出处

走进尤溪

《走进尤溪》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书收入32篇作品,包括新闻访谈、报告文学、纪实散文和随笔,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示了尤溪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和朱子文化,并侧重表现了尤溪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尤溪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阅读

相关地名

尤溪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