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并举 构筑绿色朱子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尤溪》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767
颗粒名称: 三力并举 构筑绿色朱子城
其他题名: 访尤溪县委书记伍斌、县长杨永生
分类号: C912.81
页数: 8
页码: 1-38
摘要: 本文介绍了尤溪县的文化、经济和区位优势,以及该县打造绿色朱子文化城和闽中新都市的计划。尤溪县有丰富的朱子文化、民俗文化和理学文化,同时拥有便利的交通和区位优势,计划通过发挥文化、生态和区位优势,打造人文之美、生态之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朱子文化城,并将尤溪打造成为闽中新都市。
关键词: 尤溪县 朱子文化 文化城

内容

从福州出发沿高速西行而上,不到50公里处就能看见一块“千年古县,朱熹故里,尤溪人民欢迎您”的醒目广告牌。记不起有多少次,在满目青山中穿行,总是与尤溪擦肩而过。而这一次,我随“尤溪采风团”踏上这片土地,真切地感受到千年古县独有的魅力。
  尤溪处处山清水秀。容量达1亿立方米的紫阳湖就建在县城,从高处眺望,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临水而建的紫阳公园,时而恬静,时而喧闹,从清晨到夜晚,人们随着风景而动,笑脸在景中绽放,甚至成为风景的一部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尤溪,我幡然间就能想起这一清新优美古诗句。除了山水,我还陶醉于那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朱子文化,无论是在广场街巷,还是公园厂区,都能感受体验到朱子文化的韵味。尤溪县委县政府正是以朱子文化作为县城发展的内涵,充分发挥生态、区位优势,致力建设“工业强县,文化强县,开放尤溪,幸福尤溪”,文化力、区位力、生态力,三力并举,构筑绿色朱子文化城。每年实施200个以上五大战役项目,年度投资额在100亿元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以年均新增1个亿的速度快速增长。为此,笔者走访了县委书记伍斌及县长杨永生。
  “天人合一”的绿色朱子文化城
  谈到绿色朱子城,县委伍斌书记的观点就是要打造“三圈计划”。一是生态文化圈,文化包括洋中桂峰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朱子家训文化为代表的朱子文化,配上尤溪的山(九阜山),水(闽湖),林(古银杏林), “八山一水一分田”,生动地组合形成生态文化休闲区。二是中华理学文化城,全力打造朱子诞生地5A级旅游景区,通过实施朱熹公园、公山景区、文山景区、紫阳公园、紫阳湖五个板块项目,打造独具闽中地域特色的中华理学文化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目前,紫阳公园已全面建成,朱熹公园景观项目正在建设。其中,紫阳公园总面积1500亩,亲水驳岸长5.7公里,是一个集文化、集会、休闲、运动、生态、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性开放式公园。朱熹公园,是朱熹诞生地复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建设博物馆、明清文化苑、沈郎书院、朱子广场、南溪书院等项目。公山景区,主要建设景观大道、体验之旅木栈道、朝圣之旅登山步道三条景观道路和朱子祖殿。第三是家训主题园。朱熹从出生到七岁,少年时光都在尤溪,以后又多次回尤溪。这里有顶级文物沈郎樟、南溪书院等。尤溪朱子文化最大特点就是“家训文化”。县委县政府不遗余力围绕家训文化,建设各类主题园。 “天人合一”的理念已深深融入绿色朱子文化城建设中, “美丽尤溪”所追求的就是人文之美、生态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采访过程中,伍斌书记详细介绍了绿色朱子文化城的内涵所在:一是城美。城区面貌显著改善,重点实施城区河滨景观工程建设,紫阳公园改造、闽中十里朱子文化长廊基本完工,为广大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健身活动场所;城市重要地段重要节点夜景、城西大道改造及两侧房屋立面改造、火车站站前广场等项目基本建成;中华理学文化城朱子诞生地5A级景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较好地实现了美化城区的目标,受到群众和游客广泛赞扬。二是文渊。尤溪始建县于唐开元29年(公元741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淳朴,文风蔚然,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出生地,是福建首个获得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三是业活。纺织、矿产、林产成为尤溪的支柱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电子商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重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20%以上。四是人靓。城乡居民收入每年都以两位数以上增长,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平安三率”处在全市前列,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五是人和。尤溪是全省内陆山区国土面积第二大县,也是三明市幅员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和谐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全县上下一心,群众心齐气顺,一大批基础设施、民生实事快速推进,改革红利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实现连续三年无群众进京非正常访、到省市集体访。
  区位力:变“心都”为“新都”
  尤溪地处海西中心腹地,是四市(三明、福州、泉州、南平)、六县(大田、沙县、德化、永泰、闽清、延平区)交接毗邻之地,有“八闽心都”之称。尤溪也是三明中心城市对接省会城市福州的东大门,境内现有一条快铁(向莆铁路)、一条高速(福银高速公路)、一条国道(316国道)、两条省道(304省道和206省道),同时厦沙高速已经动工,莆炎高速即将开工,这里将成为福建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县长杨永生认为, “交通便利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不可置疑的先机”,而这,正是尤溪极其重要的区位优势。近些年,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这些区位优势,跳出尤溪看尤溪,站在全省、全国谋划尤溪,做到只要是有利于尤溪发展的就敢想、敢试、敢闯,只要为群众谋利的就敢担风险、敢担责任,尽全力把尤溪打造成为闽中新都市。
  县委书记伍斌认为,县域经济要走出“县级行政圈”的误区,把握“区域化”的规律。伍斌说,要取得发展,不仅要跳出“县城行政边界”,而且要主动融入大县城的发展空间,参与大区域内的产业分工、产业协作,与大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尤溪也正是这样进行实践的。在产业方面铸大产业,突出高端纺织引进,顺源纺织、德为聚纤、德坤织染、鑫森合纤等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在矿产资源整合方面,重点帮扶绿色矿业发展,加快剑溪煤矿、新型干法水泥等项目前期。在林产企业转型方面,突出发展生物医药、林下经济等新兴产业,促进传统林产企业向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在拓展后续性产业方面,推进国兴环保、唐力电机、旺恒起重等项目,促进机械电子产业成长为新的支柱性产业。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方面,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做强大物流、大旅游、大文化三大板块,三产活力不断增强。此外,县委县政府在发展县域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闽中兄弟现代物流城实现运营,闽中茶城投入使用,东方商业广场等项目有序推进,大润发集团成功入驻并与省级电商龙头世纪之村成功对接,突破电子商务空白;全力推进九阜山、朱熹诞生地、汤川天下侠谷等景区建设,提升基础性产业;油茶、茶叶、笋竹、食用菌四大特色农业集群进一步发展,尤溪省级农民创业园、海西(尤溪)食用菌科技示范创业园、天禾设施农业示范园、海峡五丰高新农林创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五大园区建设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加快发展,先后引进海亮、景顺等设施化农企,仅2013年就扶强沈郎、天益、马诗龙等25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安农公司成为全市首家获菌筒出口权企业,祥云公司成为全国首家实现全自动化工厂化栽培银耳企业,农民创业园在全省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二。
  向莆铁路顺利通车,带动尤溪步入了“动车时代”,圆了尤溪人百年铁路梦想。厦沙高速建设有序推进,湄渝高速前期规划逐步推进,积极对接全省国省干线规划调整,实现“一纵、两横、一联”4条国省道干线过境尤溪,规划实施总里程占全市27.9%,建成东迎宾大道、动工建设西迎宾大道和城南快速通道,公铁联运、快速便捷的交通体系基本形成。
  当说到民众养老、医疗保险、教育、卫生等工作时,县委书记伍斌会心地笑了。原来,仅2013年,尤溪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9万人,城乡居民参合率为99.7%。县委、县政府整合多方资源,促进城乡就业,仅2013年就新增城镇就业2639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15人。他们提高低保补助标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837套,公开向社会配租配售1026套;加强教育事业发展,投入资金实施校安工程等项目130个,高考本一上线率提高2.9个百分点,高标准通过省政府“双高普九”验收评估;大力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农家书屋实现全县覆盖,文化信息资源实现县乡联网共享,增补10处革命遗址为第四批县级文保单位;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三明市率先推行公立医院改革。开展医德医风专项整治,建成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场所114家,被评为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狠抓非煤矿山、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整治;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大会战,排查整治安全隐患点116处,持续开展“清剿火患”战役,全县发生火灾事故仅3起,同比下降80%。
  文化力:发展活水源头来
  文化是发展的摇篮。谈到文化,伍斌书记直言,在尤溪,没有文化,老百姓是不答应的。县委县政府把提升文化力作为区域发展的着力点,以朱子文化统领区域发展。
  尤溪朱子文化主要有四大特色:尤溪是朱熹诞生地。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朱熹生于尤溪县城郑氏馆舍,随着理学兴盛与传播,朱熹诞生地成为尤溪最具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世界级品牌。南溪书院是福建文化象征之一。南宋理宗时期,县令李修将朱熹出生之地郑氏馆舍修建为南溪书院,用以祭祀朱熹。元明清时期,南溪书院是官方朱熹诞辰祭祀的唯一地和朱子理学的重要传播地,成为八闽文化象征之一。朱熹诞辰祭祀活动是闽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朱熹诞辰祭祀活动恢复举办后,其影响力在海内外越来越大,朱熹诞辰祭祀大典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界朱氏联合会认同作为朱熹诞生地的尤溪是举办朱熹诞辰祭祀庆典的最佳地点,台湾朱子后裔都派团参加祭祀活动,尤台文化交流更加紧密。朱子文化是对尤溪人民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尤溪遗留许多与朱熹有关的文物古迹,朱子文化对尤溪人民的影响极其深远,朱熹塑像是尤溪标志性建筑符号,崇文重教、忠孝爱亲等思想既源自朱熹,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尤溪人民。
  正因如此,尤溪人民对朱子文化情有独钟、倍加推崇,在2006年县第十四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将“打造朱子文化城”确定为发展定位。近年来,尤溪还把弘扬朱子文化与文明建设、城乡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各种创建活动,策划了一批文化开发项目,有效推进了朱子文化城建设。一是开展朱子文化活动。每年都在朱熹诞生日前后举办朱子文化周系列活动,开展朱子文化论坛、朱子书画展览、朱熹诞生地摄影展、朱子文化传唱等活动。二是组织朱子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举办朱子文化歌曲的创作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尤溪朱子文化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三是打造朱子文化品牌。尤溪不断加强与中央及省级媒体联系合作,先后推出了多期以尤溪及尤溪朱子文化为题材的专题片或者宣传片,同时,注册“朱子”及“朱子故里”两个全类商标,引导特色企业使用“朱子”及“朱子故里”商标,将朱子文化品牌与尤溪特色资源融合起来,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文化内涵,扩大朱子文化的影响力。
  生态力:让“生态美”更好携手“百姓富”
  尤溪被誉为“中国金桔之乡”, “中国绿竹之乡”, “中国竹子之乡”, “中国油茶之乡”,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这些“金字招牌”的背后,蕴涵着“好山好水好经济”的新时代图景。
  伍斌认为,当前,绿色发展成为世界潮流,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要求;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福建省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2013年,尤溪顺利通过了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县城考评验收。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迎来大有可为的难得机遇。尤溪县委县政府坚持“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理念,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编制《尤溪生态县建设规划(2010—2030)》,先后投入生态建设资金14.88亿元,用于推进生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基础设施、生态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县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一是“休克”铅锌行业。对所有到期矿硐一律关闭,不予延证,目前已关闭、停产铅锌企业21家,按照相关程序,注销尤溪浩泽有色金属冶炼有限公司并对全县存在环保问题的铅锌企业停产整治,限期整改。二是落实污染减排。先后关闭取缔一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 “十五小”、“新五小”项目、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完成二氧化硫减排153吨、COD减排1835吨,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减排任务;逐步关停现有8家落后染整企业,在城南园规划建设千亩染整基地,用好存量指标,提高纺织产能;推广清洁生产,有20家矿业企业、2家印染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2家选矿企业通过验收。三是保护流域生态。重森林保护,每年新造林面积都在6万亩以上,在高速公路、国省道两侧和一河两岸一重山建设生态景观近万亩;建成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3.46万亩、自然保护小区(点)58处18.9万亩、省级森林公园2处2.7万亩;重排放监管,加强对尤溪重点流域109家工矿企业污水排放监管,对未按规定排放的企业进行警告,责令限期整改;重养殖整治,近年来,全县共拆除规模猪场42家8.5万平方米,减少粪污5.69万吨,清理整治网箱面积6.38万平方米,全县重点养殖水域网箱养殖已按规划要求整治到位。四是治理农村环境。加强卫生治理,新建库容85.1万立方米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服务7个乡镇,日处理率99.94%%;加强污水治理,在26个村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21套,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53个,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设立5套防护设施;美化生活环境,以创建“美丽乡村”为载体,深入推进“点、线、面”攻坚计划,突出农家院、“四旁” (路旁、村旁、屋旁、河旁)绿化,进一步美化人居环境。
  尤溪一头联结朱子,一头面向生态。面对福建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历史新机遇,伍斌告诉我们,尤溪将重点打好生态牌,建好后花园;打好创业牌,建好“富”“美”园;打好朱子牌,建好家训园;打好宜居牌,建好示范园。将尤溪建设成为“地域文化和生态紧密结合的示范区”。

知识出处

走进尤溪

《走进尤溪》

出版者:海峡书局

本书收入32篇作品,包括新闻访谈、报告文学、纪实散文和随笔,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示了尤溪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和朱子文化,并侧重表现了尤溪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尤溪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阅读

相关人物

曾章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尤溪县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