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欧洲朱子学研究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1119
颗粒名称: 2017年度欧洲朱子学研究概况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194-1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该学会成立于2014年,旨在促进欧洲各国的中华哲学学术研究,并提供合作和思想交流的平台。年会上涉及朱子学的报告包括朱熹对"命"的解释、陈淳《北溪字义》中关于"命"的论述、以及朱熹的理气论和大极思想的德勒兹观点。其他报告还包括朱熹的宇宙论中关于"虚灵"的神秘元素,朱熹之后韩国的道统说,以及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的教育哲学。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罗亚娜 哲学学会

内容

2017年,欧洲朱子学研究成果主要展现在两次规模较大的学术研讨会上, 概况如下:
  1.2017年9月7〜9日,欧洲中国哲学学会(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Philosophy, EACP )第二届双年会在瑞士巴塞尔大学召开。
  欧洲中国哲学学会(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Philosophy, EACP ) 由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University of Ljubljana )汉学教授罗亚娜(Jana S. Rosker )女士于2014年2月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创立,罗亚娜教授为首任主席。现任学会主席为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Vilnius University )东方研究中 心(Centre of Oriental studies )主任韦特斯(Vytis Silius )。该学会旨在鼓励并促进欧洲各国的中华哲学学术研究,为富有成效的合作与思想交流创建并提供平台,开辟亚洲特别是中华思想史方面学者之间的对话,为当前领军学者的发言 与探讨提供平台。
  年会上,有关朱子学的报告主要有:
  Maud M 'bondjo (卓楚德,法国科学院东亚文化研究中心CRCAO、德 国埃尔朗根ー纽伦堡大学University of Erlangen-Numberg ),发表论文“A Philosophical and Mant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Mandate ( Ming ): The Case of Zhu Xi(1130〜1200)”(《哲学与卜筮学对“命”的解释ーー以朱熹为例》),详论朱熹对“命”概念的见解。作者综合《朱子语类》“理者,天之体;命者,理之用”与《周易本义》将《易经》视为卜筮书的基本看法,分析朱子读书、静坐、卜卦的工夫,强调朱熹虽然接受大们卜筮的习惯,但是自己却极少算卦问命。
  Fr6d&ic Wang (王论跃,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〇),发表论文 "The Notion of Ming in the Beixi ziyi by Chen Chun ( 1159 ~ 1223 )”(《陈淳〈北 溪字义〉论“命”》),强调“命”为《北溪字义》首段的主体,而要研究其所以然的原因。不过,王老师没有找出哲学理由,而是猜测与《近思录》的结构有 关,从而推论陈氏把《北溪字义》视为口授哲学伦理的教材。
  Margus Ott (熊古思,爱沙尼亚的年轻学者)发表论文"A Deleuzian Perspective on Zhu Xi"(《从德勒兹的角度来论述朱熹》),用著名法国哲学家 Gilles Deleuze ( 1925〜!995 )的本体论思想来发挥朱熹的理气论与大极思想。Christian Soffel (苏费翔,德国特里尔大学)的论文题目为"Mystical Elements in Zhu Xi's Cosmology: The Notion of 'Empty Soul-Consciousness (《朱熹宇宙论的神秘色彩:“虚灵”的概念》)。论文以朱熹在《大学》《中庸》中出现的“虚灵”ー词为出发点,介绍朱熹把“虚灵”视为人心的特征,朱熹的弟 子(如黄榦、陈淳)进ー步加以说明,使“虚灵”成为学术专有名词。
  此外,Vladimir Glomb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发表论文“After Zhu Xi: Kore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Daotong"(《朱熹之后韩国的道统说》),Martin Gehlmann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发表论文“Zhu Xi's White Deer Grotto Articles of Learning as Educational Philosophy"(《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的教育哲学》)等。
  2. 2017年9月14~ 17 H,第二届“唐至明中国人文会议”(Second Conference on Middle Period Chinese Humanities )在荷兰莱顿大学举行。
  此次会议由魏希德教授(Hilde De Weerdt)和何安娜教授(Anne Gerritsen )共同筹划举办,吸引了来自欧、美汉学界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们的关注,参会学者超过百人。研讨会从不同的角度(史 学、文学、哲学、语言学等)探讨从唐代到明代的中国人文。
  朱熹作为宋代著名思想家,对其思想研究者甚多:Joep Smorenburg (荷兰 莱顿大学) "Zhu Xi's Military Thought: Utilitarian Perspectives on the Jin-Song Conflict”(《朱熹的军事思想,尤其是对女真金与宋人冲突的看法》),Kim Youngmin (首尔大学)-"Commentaries as Political Theory: Revisiting Zhu
  Xi's Commentaries on the Four Books"(《经注与政治理论:重谈朱熹的四书章句 集注》),汤元宋(北京大学)——《〈朱文公文集〉未收书信原因考释—— 元两朝文集所见朱熹书信真迹题跋为线索》,祝平次(台湾“清华大学”)—— 《邵雍、张行成与朱熹》,任昉(德国特里尔大学)ーー《赵秉文之〈道德真经 集解〉及其学术源流》,苏费翔(Christian Soffel,德国特里尔大学)—— "Reexamining the Topic of Shendu in Confucian Traditions from the 13 th Century"(《重谈!3世纪儒家学派的慎独论》)等。
  (作者单位: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7

《朱子学年鉴.2017》

本书设有“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等栏目,收录了《“仁者人也”新解》《朱子学的构建与中华文化主体精神的重建》《宋明理学的基本特征与思想精华》《朱熹与陈亮往来书信编年考证》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