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四书学形成新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3》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994
颗粒名称: 朱子四书学形成新考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
页码: 2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关于朱子"四书"的形成,虽然似乎已经有了某种结论,但实际上其中的重要环节仍值得重新讨论。朱子"四书"的形成贯穿了他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启蒙期、准备期、形成期、成熟期和完善期五个阶段。在这期间,朱子对"四书"的注释刊刻既并进又分合有度,有时各个书籍单独刊刻,有时《学庸章句》和《论孟集注》合刻,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朱子并没有合刻《四书集注》。
关键词: 朱子 思想 四书形成

内容

许家星《中国哲学史》
  2013年第1期
  关于朱子“四书”的形成似乎已经形成某种结论,但事实上其中重要关节仍值得重新讨论。朱子“四书”的形成贯穿其毕生,大致可分为启蒙期、准备期、形成期、成熟期和完善期五个阶段,期间朱子对“四书”的注释刊刻既齐头并进又分合有度,或各书单刻,或《学庸章句》合刻,或《论孟集注》合刻,应特别注意的是朱子并未合刻《四书集注》。至于《四书或问》,虽编为一帙而实包含丁酉1177年《论孟或问》与晚年《学庸或问》两个不同时期、层次的著作,不可视而为一。《论孟精义》为系列著作,先后有癸未1163年《论语要义》(庚辰1160年《孟子集解》)、壬辰1172年《论孟精义》(《论孟集义》)、庚子1180年《语孟要义》三个不同版本,壬辰《精义》、《集义》仅是名称之别,但与庚子《要义》存在内容差别,不可混淆前后《要义》,亦不可视壬辰《集义》在庚子《要义》后。今流传通行本《论孟精义》似为壬辰前后之盗本。准确把握朱子“四书”的形成,对朱子“四书”学的理解具有基础性意义。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3

《朱子学年鉴2013》

本书设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界概况,朱子学动态、资料辑要(介绍朱子学新书目录、期刊论文索引、全球朱子学研究资料目录等)9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许家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