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朱子哲学对日本的影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877
颗粒名称: 五、朱子哲学对日本的影响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
页码: 325
摘要: 本次会议反映了当前朱子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在研讨过程中,黄俊杰、杨儒宾等学术界前辈不断地提出问题,对很多学术分歧进行了很好的辩难和澄清,对朱子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指明了方向、廓清了视野。
关键词: 朱子哲学 国际学术 研讨会

内容

东北师范大学的董灏智副教授认为,由于伊藤仁斋早年受朱子学影响较深,故其转向古学的过程也漫长而复杂;仁斋虽以人伦日用之道解构朱子学的形而上说教,但他的古学脉络中却凸显了一种非哲学的表达;对于《孟子》,他否认“性善论”是其核心思想,而是以“王道论”为中心进行解释。从东亚的视域来看,仁斋古学的价值取向并非日本独有。日本关西大学的陈晓杰认为,日本的伊藤仁斋把“同民之好恶”作为王道论之基本原则,主张“君主——庶民”之政治结构过于平板化,他把“化民成俗”的主体理解为仅仅是君主,忽视士大夫的存在和价值,这就造成了与朱子哲学重视化民成俗的分歧。台湾师范大学林保全认为,日本德川时期中井履轩的《周易逢源》对朱子的《周易本义》进行了批判与修正,朱熹其实只有疑经而改经,但面对经典文字需要改动的只是在注中呈现,而传文则直接据改,中井履轩则是在疑传改传的同时直接改经,中井履轩不认为《周易本义》是古本。日本关西大学傅锡洪认为,对于“鬼神主乎气而言”和“鬼神以祭祀而言”两大论题,朱熹主张“两样鬼神”“不是二事”。但是在日本江户时代,这一思路被彻底解构了,江户时代中后期以来,肇始于荻生徂徕,倾向于一种基于绝对信仰与社会整合的宗教化理解。
  本次会议反映了当前朱子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在研讨过程中,黄俊杰、杨儒宾等学术界前辈不断地提出问题,对很多学术分歧进行了很好的辩难和澄清,对朱子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指明了方向、廓清了视野。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4

《朱子学年鉴.2014》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分为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界概况等九个栏目,收录了《朱熹人性论与儒家道德哲学》、《对方东美朱熹诠释的反思》、《2014年韩国朱子学的研究概况》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治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