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朱子学的文本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4》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875
颗粒名称: 三、朱子学的文本研究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
页码: 32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子学研究的多个方面,包括文本甄别工作、研究朱熹哲学的基本进路、朱子学文本的研究、闽台儒学文献出版历程等。其中,谢晓东以道心人心为主线,证明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中六封有关联的重要书信的年代,不应该在辛亥,而应该在己酉或稍前;同时通过《文集》中已经确定无疑的文本的指引,证明《朱子语类》中的一条关键语录的年代不在辛亥,而当在丁未与戊申间。姚彦淇对《资治通鉴纲目》第二卷至第十六卷中朱熹所引用的名家论赞进行研究,进而发掘朱熹的价值意识和思想理念。胡健财分析了朱熹山水诗中的佛道思想和理学精神,指出朱熹是以诗人兼哲学家的身份,表达生活之态度与追求。
关键词: 朱子哲学 国际学术 研讨会

内容

一直以来,对朱子学的文本甄别工作都是最为基础而影响巨大。厦门大学谢晓东副教授以道心人心为主线,证明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中六封有关联的重要书信的年代,不应该在辛亥,而应该在己酉或稍前;同时通过《文集》中已经确定无疑的文本的指引,证明《朱子语类》中的一条关键语录的年代不在辛亥,而当在丁未与戊申间。这表明,《文集》与《语类》的批判性互证是研究朱熹哲学的基本进路。台湾大学的江俊亿认为,晚明的刘宗周在《圣学宗要》中所引述的朱子四封参究中和书信,其中“正集卷三十二《答张钦夫十八》”与《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次序相混。他的理解和安排,实仍以自身“主意”“慎独”思想为本,未能尽合朱子之说。
  同时,有的学者专门针对某些朱子学文本进行研究。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的姚彦淇对《资治通鉴纲目》第二卷至第十六卷中朱熹所引用的名家论赞进行研究,进而发掘朱熹的价值意识和思想理念。台湾大学的史甄陶通过考察朱熹《斋居感兴二十首》中的与道家相关的内容,进而讨论朱子学与道家思想的异同。台湾华梵大学的胡健财分析了朱熹山水诗中的佛道思想和理学精神,指出,朱熹是以诗人兼哲学家的身份,表达生活之态度与追求。
  还有的学者对闽台儒学的文献出版历程进行研究。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的方彦寿认为,闽台书院是闽台儒学的教育和研究基地,也是闽学文献的出版基地。宋明时期,以闽北书院为中心;清代,福州与台湾的书院后来居上。台湾书院刻书是大陆书院刻书的传承与发展,在形式与内容上一脉相承,但也有区别,表现为历史传承的共性与鲜明地域性的统一。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4

《朱子学年鉴.2014》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本书分为特稿、朱子学研究新视野、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朱子学书评、朱子学研究论著、朱子学研究硕博士论文荟萃、朱子学界概况等九个栏目,收录了《朱熹人性论与儒家道德哲学》、《对方东美朱熹诠释的反思》、《2014年韩国朱子学的研究概况》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治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