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部分朱子学论文索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642
颗粒名称: 2012年部分朱子学论文索引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0
页码: 291-300
摘要: 本文介绍了2012年部分朱子学论文索引,包括朱子理学与古典儒家礼教、当代海外的朱子学研究及其方法、从生存基础到力动之源、仁的工夫论诠释、体用与阴阳、朱子门人群体特征概述、近三十年英语世界的朱子研究、鬼神以祭祀而言、朝鲜古写徽州本《朱子语类》考、朱子学的身体哲学再诠释、元代新安理学从“羽翼朱子”到“求真是”的转向、朱子理气关系的三种不同解读、《朱子语类》同义近义词语考、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朱子语类》经学思想的学术专著、朱熹“理一分殊”问题中的二重性思辨等。
关键词: 朱子学 理学 礼教

内容

朱子理学与古典儒家礼教/张凯作//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明德”与“明明德”辨义——以《朱子语类》为中心/王硕//中国哲学史,2012.01
  当代海外的朱子学研究及其方法/黎昕,赵妍妍//哲学研究,2012.05
  从生存基础到力动之源——朱子哲学中的“气”论思想/丁为祥//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仁的工夫论诠释——以朱子“克己复礼”章解为中心/许家星//孔子研究,2012.03
  体用与阴阳:朱子《太极图说解》的本体论建构/杨立华//哲学研究,2012.10
  朱子哲学中“心之德”的思想/张凯作//中国哲学史,2012.01
  鬼神以祭祀而言——关于朱子鬼神观的若干问题/吴震//哲学分析,2012.05
  朝鲜古写徽州本《朱子语类》考/徐时仪//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2.03
  朱子门人群体特征概述/邓庆平//中国哲学史,2012.01
  近三十年(1980—2010)英语世界的朱子研究——概况、趋势及意义/彭国翔//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朱子语类》知晓概念词语类聚考探/徐时仪//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论朱子的理气动静问题/乔清举//哲学动态,2012.07
  罗钦顺与日本朱子学/林月惠//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元代新安理学从“羽翼朱子”到“求真是”的转向/刘成群//江汉论坛,2012.01
  朱子学的身体哲学再诠释/林玮//江西社会科学,2012.02
  朱子理气关系的三种不同解读/丁为祥//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
  《朱子语类》同义近义词语考/徐时仪//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4
  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朱子语类》经学思想的学术专著——《<朱子语类>经学思想研究》绍介/林志刚//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05
  《朱子语类》中“把来”结构的词汇化及“把”“来”的语法化过程/王小穹,危艳丽//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朱熹“理一分殊”问题中的二重性思辨——从《朱子哲学研究》相关探讨的不足与限度谈起/张柯//中州学刊,2012.05
  简析山鹿素行对朱子心性论的批判/张捷//中国哲学史,2012.01
  论朱熹与朱子学研究的五大范式/平飞//江西社会科学,2012.06
  人心与人欲——《<朱子语类>中两条重要语录辩误》之辨误/许家星//学术界,2012.07
  也论朱子对《周易参同契》的整理/田智忠//周易研究,2012.01
  朱子心学的逻辑结构/薛孝斌//东南学术,2012.06
  《朱子语类》俗语词考释/冯青//湖北社会科学,2012.03
  论朱子哲学中的气质之性/张凯作//东方论坛,2012.01
  从《朱子语类》看朱熹的“俗语”观/程碧英//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孔门传授心法——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对儒家道统论的理论贡献/杨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朱子语类》佛学词语考/徐时仪//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7
  《易》本卜筮之书:朱子论《易》的形成/吴宁//衡水学院学报,2012.03
  司马光《书仪》与《朱子家礼》之比较/安国楼,王志立//河南社会科学,2012.10
  《朱子语类》词语考/徐时仪//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2
  日本朱子学者的产生与新汉学的传播/王玉强//东北亚论坛,2012.01
  《朱子语类》被字句的衍变/郑淑花//宜春学院学报,2012.01
  朱子“理先气后”的发生学解读/丁为祥//唐都学刊,2012.05
  与朱子的对峙:试释永康之心性路径/麻尧宾//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朱子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张品端//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06
  “哲学与时代: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许家星//中国哲学史,2012.01
  朱子理欲新论/高予远//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朱子学与阳明学的会通/杨祖汉//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朱子心性论的结构及其内在张力——与乔清举先生商榷/张新国//江汉论坛,2012.11
  尽心与知性——朱子对《孟子》“尽心知性”的诠释问题/方旭东//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从生存实在到理气世界——朱子理气双重视角的形成/丁为祥//人文杂志,2012.06
  从经典选择到不同思路之辩——简论朱子理气观的形成/丁为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江户初期日本朱子学者的哲学自觉/王玉强,陈景彦//学习与探索,2012.06
  朱子静坐工夫略论/崔海东//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释《朱子语类》中的“款”类词/程碧英//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01
  让朱子文化辉耀民族复兴的时代星空/张建光//政协天地,2012.12
  南平政协的朱子文化心路/秦友莲//政协天地,2012.12
  朱子理学的当今价值/方彦寿//政协天地,2012.12
  致力朱子文化传承的“美珍姐”/蔡戎//政协天地,2012.12
  瞻孔子故地,思朱子文化传播/王金清//政协天地,2012.12
  我们到哪里去瞻仰朱子?/孙雯//政协天地,2012.12
  朱子读书心德/陈敏//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06
  民国时期朱子学与科学关系的讨论/乐爱国//学习与实践,2012.10
  论《毛诗原解》中朱子改序说/周挺启//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
  朱子读书法与现代教育心理的内在关系/张静莉//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敬义夹持视域下的朱子哲学工夫论/李敬峰//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朱子遗集一种小考/李雄飞//中国文化研究,2012.01
  《朝鲜古写徽州本朱子语类》的传播过程考订/胡秀娟//学术界,2012.05
  基于SWOT分析的武夷山朱子文化旅游发展的探索/邹赣华//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浅谈江户时代朱子学官学教育/黄逸//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朱子语类》引诗的特点及其成因/甘小明//宿州学院学报,2012.06
  论朱子《仪礼释宫》设计美学思想/刘基玫,邹其昌//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朱子的境界论思想简论/乔清举//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大学》中的“功夫—效验”问题与朱子的工夫论学说/曾奕//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以德为本,彰显人格魅力——朱子教育思想与辅导员工作精细化研究/王志阳//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朱子语类》并列式复合词语素音序的第三种规则/赵小刚//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朱子语类》词语选释/胡绍文//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朱子与张南轩的仁说论辨/苏铉盛//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邵雍“观物”说的定位——由朱子的批评而思/方旭东//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易何为而作:朱子论《周易》的成书过程/吴宁//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朱子语类》“乐”论诠释学美学初探/刘基玫,邹其昌//艺苑,2012.04
  游走在黄杨木里的精灵——朱子常黄杨木雕品赏/高启新//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2.02
  伊藤仁斋《论语古义》对朱子学的异化/李少鹏,郑毅//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南宋浙江朱子学发展的境遇和特点/李同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6
  论朱子对《中庸》“致曲”的诠释/郭晓东//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迫切、缘由及境遇:论李侗对朱子的期许面会/刘刚//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2.01
  从形上之辨到理气分殊——《朱子文集·答黄道夫书》与宋明理学的思想逻辑/谢昌飞//河南社会科学,2012.12
  论朱子学在英语世界的最早传播与研究(上)/蔡慧清//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朱子“格物”理论中“知”的特点/冯晨//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朱子语类》副词“没”的功能分析/郑淑花//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07
  朱子常:游走在黄杨木里的精灵——温州市博物馆馆藏黄杨木雕鉴赏/高启新//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03
  朱子学“人性”论思想的批判及其重构——日本武士道学者山鹿素行思想为中心/阿里木·托和提//理论界,2012.07
  试论宋元明初江西朱子学发展的若干特性/周茶仙,胡荣明//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02
  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切己体察”读书法探析/杨浩//学理论,2012.15
  经学苑中的哲学花——读杨燕《<朱子语类>经学思想研究》/冯兵//中华文化论坛,2012.03
  “海东朱子”论《九曲棹歌》/金银珍//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02
  以理释天——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对“天”概念的诠释/杨浩//黑河学刊,2012.04
  论朱子对“明德”的诠释/王志刚//理论界,2012.05
  选题成熟史学价值高申报材料详实——学术巨制《朱子著述宋刻集成》出版纪实/斯嘉//全国新书目,2012.01
  概论《朱子语类·释氏》中的反佛思想/杨永胜//学理论,2012.29
  《朱子家训》在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中的应用/韩剑锋,马志东//知识经济,2012.18
  《朱子实纪》/王蕾//图书馆学刊,2012.05
  朱熹的农业思想概述/郭红超//安徽农业科学,2012.01
  论朱熹易哲学中的“生生”与仁/张克宾//中州学刊,2012.01
  朱熹先天易学思想探析/张宏华//晋阳学刊,2012.01
  朱熹对张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陈永光//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从《朱子语类》看朱熹的“俗语”观/程碧英//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朱熹理欲观视域下的伦理转向与异化/陶新宏//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
  论朱熹的“心之本体”与未发已发说/向世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朱熹理一分殊的理气论与冯友兰新理学之对比研究/曾春海//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祭之理的追索——朱熹的鬼神观与祭祀思想/殷慧//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朱熹童蒙教育思想及实践探索/涂爱荣//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02
  朱熹《中庸章句·哀公问政》的为政以诚思想——兼与《礼记正义·中庸》比较/乐爱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1
  论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黄太勇//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李侗对朱熹四书学的影响/周元侠//中国哲学史,2012.01
  王船山数责朱熹“过于忠”论的原因探究/杨兴华//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郑《笺》、孔《疏》与朱熹《诗集传》“兴”论略析/刘顺//广西社会科学,2012.02
  “革欲复理”、“剥落物欲”与“理在欲中”——朱熹理学、陆王心学与明清实学理欲观之比较/杨华祥//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浅论朱熹的学习观/陈晖//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朱熹童蒙文献的理学传播意义/孙赫男//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2
  晁补之《续楚辞》、《变离骚》与朱熹《楚辞后语》比较研究/刘真伦//文学遗产,2012.02
  朱熹《中庸章句》对“致中和”的注释及其蕴含的生态思想——兼与《礼记正义·中庸》比较/乐爱国//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1
  论朱熹对儒家法制原则的改造/张维新//北方论丛,2012.02
  朱熹之前“体用一源”说的历史演变/申元凯//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
  朱熹《中庸章句》的天道观/傅小凡,周克浩//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
  试论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王萍//卫生职业教育,2012.06
  朱熹蜀汉正统论/杨静静//宜春学院学报,2012.01
  朱熹家庭伦理思想研究/杨晶//孝感学院学报,2012.02
  朱熹“李太白始终学选诗,所以好”说刍议/沈曙东//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朱熹“克己复礼”之解辨正——兼论“理”与“礼”的关系/孔凡青//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04
  略论阳明心学视域中的静坐功夫——兼与朱熹的静坐论思想比较/胡勇//孔子研究,2012.02
  朱熹法律伦理思想简析/邹云,郝海望,晏功明//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01
  朱熹论修身/蔡方鹿//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2
  论朱熹的社会发展思想/陶有浩//社会科学战线,2012.01
  朱熹《中庸章句》对“致中和”的注释及其蕴含的生态思想——兼与《礼记正义·中庸》比较/乐爱国//鄱阳湖学刊,2012.01
  朱熹与中国思想的道统论问题/陈赟//齐鲁学刊,2012.02
  典籍与教科书同构:朱熹纂辑《四书》的理路/翟广顺//齐鲁学刊,2012.02
  朱熹诗闲适意趣的文化审美视境/邱蔚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论朱熹经学与文章之学的关系/方笑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典范的意义——朱熹的辞赋创作/王仕强//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
  朱熹对《孟子》“仁民而爱物”的诠释——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乐爱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朱熹的行政伦理思想及对当代启示——以《朱文公政训》为视角/李红英,汪远忠//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02
  朱熹论诸葛亮/杨静静//语文知识,2012.01
  风人之旨谁可独得——略论毛奇龄对朱熹“淫诗”说的批评/周怀文,经莉莉//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予“敬”予“和”:朱熹的礼乐价值论/冯兵//江汉论坛,2012.05
  《大学》成书问题新探——兼谈朱熹怀疑《曾子》十篇真实性的内在思想根源/刘光胜//文史哲,2012.03
  从人的个体性视角看奥古斯丁与朱熹的心身学说/徐弢,李思凡//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3
  朱熹德育思想对中小学德育的启示/张务农//教学与管理,2012.15
  朱熹儿童教育思想研究/陈兴华//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朱熹《楚辞集注》版本述略/李永明//兰台世界,2012.12
  居乡状态中的南宋理学士人——以朱熹为辐射中心的群体探讨/孔妮妮//学术月刊,2012.02
  扬弃朱熹理学的阳明心学/何静//齐鲁学刊,2012.03
  “诚之”至“诚”:朱熹“中和”思想探微/李山河//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03
  朱熹对张载“民胞物与”的诠释——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乐爱国//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2.03
  盖世之气与匹夫之勇——朱熹眼中的项羽/丁波//宁夏社会科学,2012.03
  “克己复礼为仁”之本义澄清——兼论朱熹的“误读”及其意义/李方泽,王培//江淮论坛,2012.03
  朱熹的教育思想与意义评析/魏燕明//兰台世界,2012.15
  余英时“政治文化”的特色及其形成——再读《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丁为祥//哲学分析,2012.03
  从《武夷棹歌》浅析朱熹的山水审美观/邓维明//三明学院学报,2012.03
  周文王王道政化的里巷歌谣——朱熹文学、理学二元一体的《二南》解释学/郝永//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朱熹与狐仙传说的文化源头及伦理意蕴/林振礼//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朱熹的子学思想及其特征和地位/蔡方鹿,解茗//哲学研究,2012.06
  朱熹哲学散论/陈遵沂//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06
  朱熹“官德”思想述论/冯会明,刘佩芝//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06
  论朱熹的天人观及其实践/王国良,王霞//社会科学战线,2012.04
  论颜元在人性论上对朱熹的批判/赵子杰//韶关学院学报,2012.05
  论朱熹的“正统”观/黄太勇,于晓杰//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朱熹的《论语》观/梁洋//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03
  试论朱熹《论语集注》对德的阐述/古亮//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论朱熹与朱子学研究的五大范式/平飞//江西社会科学,2012.06
  朱熹教育思想对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
  育实践的启示/毕新英//职业教育研究,2012.07
  朱熹科学研究之特色及当代启示/詹志华//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04
  “郑风淫”是朱熹对孔子“郑声淫”的故意误读/徐正英,陈昭颖//中州学刊,2012.04
  朱熹《大学》“明明德”诠释的理学意蕴/朱汉民,周之翔//哲学研究,2012.07
  朱熹与黄庭坚诗学的离与合/吴晟//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
  宋代经学诠释与朱熹对儒学终极关切的构建/李丽琴//孔子研究,2012.04
  朝鲜本朱熹诗文选集《雅诵》考论/周茜//社会科学战线,2012.05
  朱熹理学对徽州装饰雕刻的审美影响/杨帆//宿州学院学报,2012.06
  论朱熹建构鬼神理论的必然性/袁文春//史学集刊,2012.04
  儒家社会治理思想的价值取向分析——论李觏与朱熹对儒家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同梳理/张春贵//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04
  本体论视域中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以张载、朱熹为代表的分析/张立新//人民论坛,2012.17
  朱熹论杜矛盾现象评析/杨胜宽//杜甫研究学刊,2012.02
  论朱熹的科学思想方法/陈玲//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3
  朱熹与胡宏门人及子弟的学术论辩/陈代湘//船山学刊,2012.03
  朱熹童蒙道德教育的心理学解读/江如瑞,袁莉//现代教育科学,2012.08
  朱熹对古代文献及其传播贡献的研究/刘亚玲//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04
  简谈朱熹《诗》学思想及其形成/刘芳//文学教育(中),2012.08
  试论朱熹与吕祖谦历史观之异同/李同乐//社科纵横,2012.09
  论析朱熹的行政伦理思想/汪远忠,李红英//人民论坛,2012.20
  朱熹的科学研究途径和方法/乐爱国//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朱熹“理一分殊”问题中的二重性思辨——从《朱子哲学研究》相关探讨的不足与限度谈起/张柯//中州学刊,2012.05
  论朱熹词/胡迎建,刘诗频//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3
  论朱熹心理领悟学习研究方法及其特色/毛庆//江汉论坛,2012.09
  朱熹思想对大学生“四成”教育的借鉴与启示/钱敏,朱之润//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9
  朱熹王夫之对屈原精神的阐释/赵明玉,吴长庚//武夷学院学报,2012.03
  朱熹委托修书之举隅/陈国代//武夷学院学报,2012.03
  朱熹法律思想中的法家因素/陈海波//武夷学院学报,2012.03
  论朱熹对张载读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肖发荣//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朱熹与王阳明“格物”说探析/石兰荣//求索,2012.08
  朱熹在百姓族谱谱序中的礼仪思想探析/来玉英//青海社会科学,2012.04
  民国时期白寿彝对朱熹从学于道谦的论证/乐爱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9
  朱熹与严州理学的发展/周晓光,方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4
  寻找支点:朱熹经典诠释思想析微/郭淑新,王子廓//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无所思与无邪思:苏轼与朱熹关于“思无邪”的对立阐释/程刚//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朱熹教育思想研究/徐婷//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9
  “诗哲”与“文道”——以柏拉图与朱熹为例/王玉琴//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
  朱熹的人才教育观/赵峰//人才资源开发,2012.10
  管窥朱熹陆九渊对佛家思想的继承/徐成尚//中国—东盟博览,2012.10
  朱熹山水心探源/李尾咕,林国平//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浅析程朱理学与经院哲学之异同——以朱熹和托马斯·阿奎那为例/刘京虹//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朱熹《牧斋净稿》述评/马宾//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朱熹与闽南多元宗教/林振礼//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泉州将举办“朱熹及其后学与泉南文化”研讨会/许旭//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道的传承:朱熹对孔子门人言行的诠释》/刘贡南//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
  朱熹《西铭》研究的三个特点/肖发荣//唐都学刊,2012.06
  试论朱熹对欧阳修《本末论》的继承与突破/付佳//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03
  紫阳过化薪传不绝——朱熹在泉南的教育活动拾零/叶茂樟//长江论坛,2012.05
  “性”—“心”—“情”——朱熹心性哲学解读/于雷//才智,2012.28
  朱熹与科学/陈玲//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06
  闽学大师朱熹与兵部侍郎福清林栗辨易探究/陈建仁,杜兵//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06
  朱熹理学思想中的审美元素/邓维明//艺术探索,2012.05
  论朱熹《诗经》学的王道思想/郝永//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06
  白寿彝对朱熹生平事迹的研究/乐爱国//史学史研究,2012.04
  朱熹《中庸章句》对“慎独”的诠释——兼与《礼记正义·中庸》的比较/乐爱国,钟小明//中国哲学史,2012.04
  朱熹作过《<横渠集>校补》吗?——束景南“朱熹有《<横渠集>校补》并刻版”说献疑/肖发荣//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仁心、觉心与本心——朱熹心论三议/向世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佛教与儒学的三大差异——朱熹的分辨与判断/李承贵,王金凤//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宋代儒学重建视野中的朱熹《仪礼》学/殷慧//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宋代政治思想史上的“皇极”解释——以朱熹《皇极辨》为中心/吴震//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
  朱熹教育思想浅论/刘清//大学教育,2012.12
  朱熹幼儿教育思想探微/刘静//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朱熹的终身教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戴艳,潘建//科学教育,2012.06
  试论宋代的《天问》注释特色——以洪兴祖、朱熹、杨万里三家为考察对象/韩锋,黄建荣//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得理至善:朱熹政治伦理思想的内在理路/徐恩火,余龙生//江西社会科学,2012.11
  朱熹视域中的荀子人性论/刘涛//现代哲学,2012.06
  朱熹与孔子“有德无位”事件/王光松//现代哲学,2012.06
  朱熹《中庸章句》“诚”论——与郑玄、孔颖达《礼记正义》之比较/乐爱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
  朱熹与《太极图》及道统/张克宾//周易研究,2012.05
  民国时期白寿彝的朱熹易学研究/乐爱国//周易研究,2012.05
  朱熹礼学思想中“宜时用”原则概述/吴哲//兰台世界,2012.36
  朱熹的心性论和康德的道德律之对比/谷潇//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7
  朱熹的诚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张品端//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书院精神作为“为己之学”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以朱熹《白鹿洞书院学规》为例/黄建华,王德荣//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05
  论圃隐郑梦周的儒学思想/李甦平//儒教文化研究(韩国·国际版)第17辑,2012.02
  朱舜水实学思想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李甦平//朱舜水书信展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2.03
  论牧隐李穑的儒学思想/李甦平//韩国研究论丛(第24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08
  朱子学在韩国高丽时代的传播与发展/李甦平//哲学与时代——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9
  朱子科举经济学初探/方旭东//中国儒学(第7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09
  宋儒对儒家实学的复兴与建构——基于排佛、批佛视角的考察/李承贵//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01
  陈淳的经学思想及其影响研究——以《礼》《易》二经为中心/王志阳、周璇璇、陈曦//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朱熹《中庸章句·第三十三章》对“不显之德”的阐释/乐爱国//儒教文化研究(国际版),韩国成均馆大学,2012.08
  朱子学的全球化意义/李明辉//朱子文化,2012.02
  “宋学”与“理学”小议/冯兵//朱子文化,2012.02
  科学向传统回眸:试论朱熹对终极问题的几点探索/吴吉民//朱子文化,2012.02
  朱熹“体”之三义及其身体意味/林玮//朱子文化,2012.02
  朱熹道德修养论及其借鉴意义/刘志平//朱子文化,2012.02
  朱熹论“极高明而道中庸”/乐爱国//朱子文化,2012.3
  是“国宝”还是伪帖?——朱熹《赠门人彦忠、彦孝同榜登第诗册》考析/方彦寿//朱子文化,2012.3
  执中:儒家道统学说中的文化之根/吴吉民//朱子文化,2012.3
  朱子学的历史行程/苏正道//朱子文化,2012.3
  钱穆朱子学研究的基本特色/赖功欧//朱子文化,2012.3
  朱熹对“四书”的创造性解读——以《大学章句》为例/乐爱国//朱子文化,2012.04
  百年来的朱子学研究/苏正道//朱子文化,2012.05
  论朱子诚信思想与现代诚信教育/陈琳//朱子文化,2012.05
  朱子学在瑞典的传播与影响/程利田//朱子文化,2012.05
  《朱子语类》词汇与物质精神文化研究/徐时仪//朱子文化,2012.05
  朱熹道德观对当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借鉴与启示/方彦寿吴吉民//朱子文化,2012.06
  朱熹的德刑观与宋明道德教化的特征/魏义霞//朱子文化,2012.06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2011-2012年朱子学年鉴。内容包括本刊特稿2篇、朱子学研究新视野7篇、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6篇、朱子学研究新著38篇、朱子学书评3篇、朱子学研究优秀硕博士论文82篇、朱子学研究论文荟萃54篇、朱子学研究重大课题4篇、朱子学国内外学术动态6篇、朱子学研究机构介绍3篇、朱子学研究学者介绍13篇、2011-2012年朱子学新书索引、2011-2012年朱子学论文索引556篇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