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朱子学对朝鲜时代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431
颗粒名称: 三、朱子学对朝鲜时代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144-1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子学对朝鲜时代的学术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韩国学界对朱子学在韩国的传播和影响进行了广泛研究。此外,韩中和中日之间也进行了朱子学的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涉及了朱子学的思想内涵、学术传承和影响等方面。
关键词: 朱子学 朝鲜时代 韩国学界

内容

中国朱子学影响了朝鲜时代几百年的学术和政治。首先,韩国学界一直都很关注朱子学在韩国的传播与影响。2011—2012年有关研究成果如下:《试论朱子思想在朝鲜半岛的转播与影响》、《<四书朱子异同条辨>到朝鲜的传播与影响》、《朱子思想对朝鲜的传播及其影响》、《丁若镛的<朱子本义发微>研究》、《朝鲜对朱子宗法思想的继承与变用》、《朝鲜后期<朱子封事>的刊行与使用》、《朝鲜本<朱子语类>的刊行与使用》、《朝鲜朝“朱子学”——理气心性论在韩国儒学中的发展趋势》等。
  其中,《朝鲜朝“朱子学”——理气心性论在韩国儒学中的发展趋势》一文,以“朱子学的理同”、“栗谷学的理通”、“洛学的性同”、“北学派的人物均论”为中心,讨论了栗谷的“理通气局论”与湖洛论争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进而探讨了以“人物性同异论证”为中心建立的洛论界思想基础、洛学和北学的思想背景以及近代韩国思想史的哲学基础和其趋势。《<朱子大全>注释书与<朱子大全劄疑问目补>》一文,关注了《朱子大全》在朝鲜期间的注释工作,以金昌协(1651—1708)所编的《朱子大全劄疑问目补》为主要内容,讨论了《朱子大全》在朝鲜的传播和影响。《<四书朱子异同条辨>对朝鲜的传承与影响》一文,讨论了《四书朱子异同条辨》在朝鲜后期的传承过程及其影响。《四书朱子异同条辨》正符合朝鲜18世纪儒学家研讨《四书大全》小注的趋势,成为朝鲜儒学家的重要参考书。可以说,《四书朱子异同条辨》是对朝鲜后期的儒学家最有影响的书籍之一。《朝鲜本<朱子语类>的刊行与使用》一文,调查了《朱子语类》在朝鲜时代的版本类型以及其普及过程。《朝鲜对朱子宗法思想的继承与变用》一文,讨论了朱子宗法思想的特点与意义以及朱子宗法思想对朝鲜“时祭”、“墓祭”的影响。
  其次,韩中朱子学的比较研究也受到了学者的关注,有如下论文:《对朱熹与退溪之心学的评价和意义》、《韩中儒学传统与变化——以朱子与栗谷为中心》、《朱子居敬与海月的守心正气的比较研究》、《朱子气质之性论的两面性与退、栗理学》、《朱子与尤庵未发说的比较研究》、《<朱子大全>注释书与<朱子大全劄疑问目补>》、《现代视角中的传统文化——以韩中朱子学研究实例为中心》、《朱子和茶山的未发说与其修养论》、《李滉对朱熹理学的继承与发展》、《茶山学的经学源流:<春秋左氏传>的占辞解释研究——以朱熹、毛奇龄、丁若镛为中心》、《从佛教观点来看茶山对朱熹的批评》、《对朱熹与栗谷思想的现代解释》等。
  其中,《朱子和茶山的未发说与其修养论》一文认为,朱子以未发为思虑未萌的状态,但有能知觉者而未有所知觉。茶山反对此说法,认为未发不是思虑未萌的状态,而是思虑明晰的时刻。但是朱子和茶山的未发说有个共同之处,就是他们都排斥一些神秘主义的说法,认为作为现实经验意识的“心”应该被当成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朱子与尤庵未发说的比较研究》一文,讨论了朱子与宋时烈对未发的解说。宋时烈区分未发情况为绝无意识状态的坤卦层次和虽有潜隐的意识却还没发展到感情状态的复卦层次。宋时烈以为这么做就能脱开思虑未萌和知觉不昧之间逻辑上的问题,以达到维护朱子的目的。可是,朱熹特别强调不要以未发理解为意识层次上的问题,要不然“知觉不昧”容易被误解为“思虑萌动”。这是朱熹从中和新说以后一向坚持的态度。因为,朱熹所说的知觉并不是意识或情感有无的问题,而是主宰执持等的道德心理学上的问题。
  此外,中日朱子学的比较研究也是学者所关注的研究课题,有关论文有《伊藤仁斋的<论语>解释——以与朱子比较为中心》、《伊藤仁斋对<孟子>的解说》、《高槁亨的皇道儒学》等。其中,《伊藤仁斋的<论语>解说》一文,讨论了伊藤仁斋对孔子与《论语》的看法,并考察了仁斋之所以批评朱子的理由。据仁斋的说法,解释《论语》的中心不是主观的心,而是客观的礼。并且,如果以“理”解释《论语》的话,不能正确地把握活泼泼的宇宙活动。仁斋认为,儒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德性,而且其学问是兼知行的。因此,仁斋主张走出日常生活中的人情是异端的。《伊藤仁斋对<孟子>的解说》一文认为,朱子和仁斋重视在孟子思想中的仁义,不过朱子在孟子思想的根底上放置了孟子的性善说。反面,仁斋在孟子思想的根底上放置了孟子的仁义说。仁斋认为孟子的性善说不是孟子学的核心。仁斋主张孟子学的核心是仁义,而孝悌是实践仁义的方法。仁斋以仁义为中心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仁义或者孝悌,得到实践力。这反映出日本朱子学的特征。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2011-2012年朱子学年鉴。内容包括本刊特稿2篇、朱子学研究新视野7篇、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6篇、朱子学研究新著38篇、朱子学书评3篇、朱子学研究优秀硕博士论文82篇、朱子学研究论文荟萃54篇、朱子学研究重大课题4篇、朱子学国内外学术动态6篇、朱子学研究机构介绍3篇、朱子学研究学者介绍13篇、2011-2012年朱子学新书索引、2011-2012年朱子学论文索引556篇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