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欧洲朱子学研究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424
颗粒名称: 近年欧洲朱子学研究综述
分类号: B244.7
页数: 3
页码: 138-1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近年欧洲朱子学研究综述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欧洲汉学家在欧洲进行的朱子学活动、欧洲汉学家在非欧洲地区进行的朱子学活动、欧洲朱子学研究大趋势。
关键词: 欧洲 朱子学 研究综述

内容

欧洲的朱子学研究历史悠久:几百年前已有欧洲学者注意到朱熹的思想,陈荣捷《欧美之朱子学》一文(载《朱学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8年,第421~459页)可见其详情。其初,欧洲朱子学大都皆从哲学的角度来切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学者多用史学方法研究朱子学。主要代表性成果有:白乐日(Etienne Balazs)主持的“宋代研究计划”,他与吴德明(YvesHervouet)合编有《宋代书录》(A SungBibliography—Bibliographie des Sung,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Press,1978);福赫伯(HerbertFranke)主编的《宋代名人传》(Sung Biographies,Wiesbaden:Steiner Verlag,1976)。
  与朱子学相关研究也颇为可观,但因为“中国学”的领域非常庞大,而欧洲汉学人才数量十分有限,因此汉学科目并没有分得非常细腻。在研究朱熹学术时,比较没有“朱子学”的概念,而属之“哲学”、“史学”或其他的类目。
  现将欧洲汉学家跟朱熹有关的研究略述如下(以2009年至2012年的活动为主)。本篇报告分两部分:一、欧洲汉学家在欧洲进行的朱子学活动;二、欧洲汉学家在非欧洲地区进行的朱子学研究活动。[1]
  一、欧洲汉学家在欧洲进行的朱子学活动
  法国戴鹤白(Roger Darrobers,巴黎第十大学)近年来很认真地从事翻译工作,将朱熹著名的奏议文《戊申封事》翻译成法文,并加以注释,于2008年出版成Mémoire sur lasituationde l'Empire(Paris:Editions You Feng友丰书店,2008)。最近又同杜杰庸(Guillaume Dut-ournier,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合作,将朱熹与陆九渊“朱陆之辩”的相关书信译为法文,出版《朱陆太极之辩》一书(Zhu Xi,Lu Jiuyuan:Une Cont-roverseLettree, Correspondancephilos-ophique sur le Taij i, Bibliotheque Chi-noise,Paris:Les Belles Lettres,2012)。
  澳洲学者梅约翰(John Makeham,澳洲国立大学教授)主编《理学家哲学的“道”指南》(Dao Companionto Neo—Conu-cianPhilosophy)一书,于2010年在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 Verlag,欧洲的一家公司)出版。本书可称为欧美新一代汉学系学生的重要课本。其中亦有几位欧洲汉学家提供的与朱子学相关的文章,包括巍希德(Hilde de Weerdt,比利时人,目前在英国牛津大学任教)介绍朱子学派的门人陈淳与真德秀、本人与美国教授田浩(Hoyt Tillman,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解说朱熹好友张栻的基本思想、马恺之(KaiMarchal,德国人,目前为台湾东吴大学教授)论吕祖谦的政治哲学等文章。
  本人又著《论王应麟学统问题》一文,载施孝峰、傅璇琮编《王应麟学术讨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1~201页),其中一大部分探讨王应麟与朱熹的关系。
  慕尼黑大学汉学系高级文言文班的学生Rainer Eckardt、Sebastian Eicher(艾柏田)、Alexandra Fekete、Florian Ludwig(鲁狄)、Elmar Oberfrank(欢上华)、BeateStrohlein(施北蒂)、Miriam Vogel(米粒)、Katrin Weiβ(晓蓉)、Philipp Zaschka(菲利普)与本人一同将著名的《朱子家训》翻译成德文,并且发表在《朱子文化》33(2011.5),第40~41页。
  美国教授詹启华(Lionel Jensen,即《制造儒学:中国传统和普世文明》一本书的作者)于2011年1月到7月间访问德国埃尔朗根大学(Universitat Erlangen)汉学系,进行“儒学的神话历史”(“Mythistoriesof Confucianism”)研究计划,其中研究了朱熹论“道学”、“道统”诸概念,并在欧洲各国做了几次相关报告。
  最近被调到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杨治宜(Yang Zhiyi)撰写的《诗人朱熹》(ZhuXiasPoet)一文,即将发表于Journal ofthe AmericanOriental Socirty期刊。
  欧洲汉学学会(EuropeanAssociationfor Chinese Studies,EACS)每两年举办一次学术会议,欢迎全球学者用英文或中文发表论文,亦经常有关于朱子学的报告。如2010年在东北欧拉脱维亚国里加市(Riga,Latvia)开的会议中,Vytis Silius(立陶宛人)讲述“转变人的形象:孔子与朱子的‘仁’论”(Changing Image of Man:Understanding of Ren in ConfuciusandZhu Xi)。他的论文《朱熹人性论中的儒学伦理本体论化》(OntologizationofCon-fucianEthics inZhu Xi's Theory ofHumanNature),即将发表于Acta Orien-taliaVilnensia杂志。
  2012年在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举行的欧洲汉学学会会议,谈论朱子学的学者也越来越多,杜杰庸、詹启华、LiuSiyu(英国牛津大学博士生)、戴鹤白等学者都发表了有关朱子学的报告。
  德国汉学协会(Deutsche Vereinigungfur Chinastudien,DVCS)每年有一次年会,2009年在慕尼黑大学、2010年在海德堡大学举行,皆有朱子学的报告,并发表在相关论文集中。
  二、欧洲汉学家在非欧洲地区进行的朱子学活动
  近年来中国朱子学研究十分活跃,相关活动不断增多,对欧洲学者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再加上新一辈西方汉学家中文造诣越来越好,没有语言沟通上的问题。本人也是常常把握这种机会跟东方的朱子学专家请教。
  欧洲学者发表论文亦常见于相关论文集中。如陈来、朱杰人编《人文与价值: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朱子诞辰88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收入下列文章:叶翰(Hansvan Ess, 慕尼黑大学 UniversitatMunchen)《释<朱子语类·读书法>篇的“理”、“道理”和“义理”》(第266~270页);马恺之《超出世俗理性:从泰勒(CharlesTaylor)到朱熹以及牟宗三》(第552~574页);戴鹤白《朱熹与其<戊申封事>》(第178~190页);拙著《朱熹之前“道统”一词的用法》(第82~88页)。陈来编《哲学与时代:朱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收入戴鹤白《论朱熹的<庚子应诏封事>和<辛丑延和奏札>》与拙著《<近思录><四子>之阶梯——陈淳与黄榦争论读书次序》。
  慕尼黑大学几位学生参与2012年“朱子之路”研习营,有机会拜访朱熹在福建活动的场地,吸取当地的朱子学精华。可见欧洲年轻人从事朱子学研究很认真,将来必不缺乏下一辈朱子学人才。
  在华发展的欧洲学者当中,尤于朱子学下工夫的是马恺之。其最新论著有《论朱熹的实践哲学:从新亚里斯多德主义以及德性伦理学谈起》,载汪文圣编《汉语哲学新视域》(台北:学生书局,2011年,第395~428页)。另外,马恺之即将完成朱熹思想研究的一本专著,学者们皆很期待。
  三、欧洲朱子学研究大趋势
  以上的论述虽不完整,还是可以感到欧洲朱子学研究氛围相当活泼。在学术国际化的影响之下,中欧学者之间与欧美学者之间来往越来越频繁。西方学者在东亚各国的学术会议中出现,如今可为寻常之事;他们多用中文发表论文,更有助于这样的交流。同时,华人各地朱子学代表性学者对欧洲朱子学的兴趣增加,渐渐开始莅临欧洲的学术会议,亦为令欧洲学者甚感高兴之事。互相切磋琢磨,共同扩大知识,庶几可代表朱熹“格物致知”之精神。
  (作者单位: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朱子学年鉴-2011-2012》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2011-2012年朱子学年鉴。内容包括本刊特稿2篇、朱子学研究新视野7篇、全球朱子学研究述评6篇、朱子学研究新著38篇、朱子学书评3篇、朱子学研究优秀硕博士论文82篇、朱子学研究论文荟萃54篇、朱子学研究重大课题4篇、朱子学国内外学术动态6篇、朱子学研究机构介绍3篇、朱子学研究学者介绍13篇、2011-2012年朱子学新书索引、2011-2012年朱子学论文索引556篇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