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杨时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30000338
颗粒名称: 三、杨时墓
分类号: K928.5
页数: 4
页码: 335-3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杨时的墓地位于将乐县水南镇乌石山麓,被称为“荷叶盖金龟”。根据中国古人相地之术的流程,可以从寻龙、点穴、查砂、问水和切相等五个方面来分析杨时墓地的风水情况。
关键词: 金溪 杨时 墓地

内容

杨时墓座落在将乐县水南镇乌石山麓。这个杨时亲自为自已选定的墓地究竟有什么玄机呢?笔者试为解读——杨时为自已选定的墓地形态在风水地理上“喝形”称:“荷叶盖金龟”。这个墓地的“风水”好不好呢?中国古人相地之术一般都有这样一个流程,即:寻龙、点穴、查砂、问水、切相。杨时墓地“风水”如何,从这五个方面一一分析,便知端详。
  1、寻龙。杨时墓的靠山是高大的乌石山,龙从东南而来,其脉接将乐县与沙县交界处的高峰雪峰山(海拔1299米)后,再往东南而去,不知其所止。福建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沿海,为中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所以这一带的山脉全都植被繁茂。笔者曾登临乌石山顶,放眼望去,群山绵亘,莽莽苍苍,如有一条苍龙,雄健而矫灵,从天际与峰巅,伴白云遨游而来,顺金溪而下降于列祖山,水送龙行,入首于主山之下,正是所谓:“云从水绕之降龙”,极备大官之相。
  2、点穴。杨时墓的主山,也就是玄武山,如一张倒扣过来的荷叶,三条山脊从山顶即荷叶的叶心分张而下,如同“爪”字形。中间的那一条山脊,即“爪”字的中间一竖,为干,为正脉,顺直而下,至山脚又隆起,状如“金龟”,为龙势脉气“正到长来”结聚之所。杨时墓的穴就点在“荷叶盖金龟”形的龟之上,这是极其准确的,是“上不伤龙,下不脱气,藏风聚气”之“要的”。穴场的土质为黄壤,土层深厚而纯净,亦称上佳。
  3、查砂。“砂”即为穴场周围的山峦,所谓“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已论过,青龙、白虎即“爪”字的左撇右捺,两条山脊作回环拥抱之态,而且青龙高于白虎,最是合规。墓前是一山垅,较为开阔,是为大明堂轩宽敞;再往前,是一座小山,名唤“龙灯山”。低矮而浑圆,山上林木佳秀,其为案山,再合适不过;过案山是金溪两岸将乐县城古镛镇与水南镇的冲积平原,其中金溪从西南流向东北,水南小溪自东向西注入金溪,龙池溪自西向东注入金溪;再往前,就是稍高的石门岭,山脉横亘,耸拔端恃,是墓前的朝山。山、水、平阳排列有序而相映,清雅而秀丽,正合“朱雀翔舞”之规制。
  4、问水。杨时墓前的山垅中有一条小溪涧,蜿蜒迂曲,自东向西注入金溪,溪水清澈明净,常年不断。金溪之水沿左青龙山下,浩浩荡荡由西南向东北奔流,青龙得水,绝佳。《葬经》云:“生气遇风则散,界水而止。”有这二水,穴场之脉气得以藏聚。
  5、切相。所谓“相”就是墓地的座向。杨时墓是座午向子,即座南朝北。这是何故?在一般人眼里看,座北朝南才是好朝向。没错,那说的是阳宅。中国地处北半球,座北朝南最适宜。而阴宅却不一样,要以时以形而定。有的风水书认为:“看水定向”;有的认为:“四象取向”。“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杨时墓的风水地理看,两者都有所考虑。但笔者以为:杨时有他自已的寄情和牵挂。墓座南朝北,墓主可以时常向北望:一是可以望见将乐县城北郊的龙池,那里有生他养他的故居,有祖辈的坟茔,还有神奇的“落星穴”。“落星穴”在将乐县城北郊肖公洞山麓。《将乐县志》载:“晋朝义熙年间(405—418)有长星坠其处,俄成一穴。占星者谓:五百年后,当有大贤。邑人以德星坊名之。近杨氏故居,龟山先生实生于此,人以为应云。”这个说法曾广为流传,杨时应该是知晓的,那可是他人生命运的吉兆之处;二是可以远望他求学的地方——河南颖昌与洛阳,在那里他先后师事二程兄弟,成为程门高弟,后来成为闽南学鼻祖、理学宗师。尊师重教,是他的一生追求;三是可以远望皇城帝都,那里是他曾经为官和为忧国忧民殚精竭虑、不懈抗争的地方。爱国忧民是他的高风亮节……
  人生有所眷恋,有所寄情,有所牵挂,就会对自己的身后事作出相应的安排,这已为许多名人的行为或遗嘱所证实。笔者以为,杨时也是如此。
  还有一点,宋朝人,犹其是南宋士大夫阶层有墓地朝北的风气。据说是与怀念故国旧土有关。陆游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便是佐证。笔者以为杨时也是如此。
  不能说杨时墓地一点瘕疵没有,如墓地前的流水原为一条小涧,“天门”虽开,但小涧水流太小,汇入金溪之处、所谓“地户”,遮蔽不足。有道是:山主人丁水主财。杨时后裔虽然人丁兴旺,但大富之辈少见,可能就是应验。
  不过1985年后这种情况大为改观。1985年,福建省与将乐县把杨时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规定了陵园的保护范围;翌年,福建省文化厅和将乐县人民政府拨款修葺,重修了杨时墓。1993年,台湾全球董杨宗亲总会理事长杨钦清先生捐资整修,修建了陵园的牌坊和曲桥。现在,杨时墓前修建的水塘连片,清流涵蓄,时见锦鳞游泳,鹭鸟翔集,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地户”处牌坊高耸,修竹茂密,“水上乐园”及一些民居次递建成,“地户”遮蔽已不成问题。相信现在及将来杨时后裔定然会在陶朱之道雄风大振的。

知识出处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朱子与南剑州建州》

本书围绕朱子与南剑州建州展开讨论,涉及朱熹的生平、思想、政治实践以及他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影响等方面。同时,还探讨了杨时、李侗等儒家学者与朱熹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南剑州建州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在深入理解朱熹及其时代背景,同时探讨南剑州建州在闽学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阅读

相关人物

曾学榕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