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科技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9173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科技团体
分类号: C23
页数: 2
页码: 816-8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浦城县解放后科技团体的情况,包含了组织和主要活动。
关键词: 科技 团体 浦城县

内容

一、组织
  1956年,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至1958年,全县各乡(镇)先后成立科协,部分县属单位成立科协小组。同年成立技术研究委员会。1962年精简机构时,科普协会、研究会均撤销。1978年12月13日,成立县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科协)。次年1月23日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合署办公,1984年科协、科委分开办公。
  1979~1988年,全县19个乡镇先后成立科协,共有会员2572人;有110个村委会成立科协,会员797人;有1个工厂成立科协,会员42人。同期,全县先后成立自然科学学会(研究会)16个,会员1178人;农村各种研究会58个,会员366人。
  科技人员参加全国性学会(研究会)20个,会员70人(理事以上5人);参加省级学会(研究会)76个,会员305人(理事以上16人);参加地区级学会(研究会)75个,会员503人(理事以上73人)。
  二、主要活动
  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宣传活动 除正常宣传外,还从1986年开始,每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为“科普宣传月”,用宣传栏、图片、宣传车等形式,宣传科学知识;每年农历正月初五至十五日在城关闹市区挂图片展览。
  发动科技工作者撰写论文,为振兴浦城献计献策 从1984年起至1988年共收到论文504篇,其中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3篇,在全国性报刊发表78篇,省级刊物发表24篇。
  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调查考察活动,为领导提供科学资料和科技咨询 1986年先后共9次,分别到仙阳、忠信、富岭、莲塘、枫溪等乡镇,对野生及庭院人工种植的果树进行调查,提供因地制宜发展果树的建议。1987年7月29日组织畜牧业科技人员到永兴乡萧家村进行耕牛饲养情况调查,提出山区繁殖、发展耕牛的建议。同年11月中旬,组织科技人员对忠信乡马迹茶生产环境进行考察、分析,为浦城发展茶叶生产提供理论参考资料。1988年3月21~22日组织科技人员对临江高坑水库及库区综合开发利用的研讨活动,提出具有科学性的合理化建议。
  召开技术研讨会 1986年8月22~25日,由科协牵头,会同科委、农委、外资办,举行全县丘陵山地发展果树可行性论证会,通过论证确认浦城宜“南柑北杂”,即县境南部宜种柑桔为主,县境北部种杂果为主的科学性意见。1987年11月组织科技人员在仙阳村召开发展蚕桑可行性研讨会,为仙阳、忠信等地发展蚕桑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据不完全统计,科协机构恢复后,县科协及科技团体召开各类学术研讨会98次,举办学术讲座54次;还有150多人分别参加过全国和全省性学术交流活动。
  推广活拔鹅毛技术 1987年7月至1988年10月,忠信乡科协推广活拔鹅毛技术获得成功,为发展白鹅生产,提供优质鹅毛出口起积极作用。举办青少年夏令营活动 1988年从城区初中和小学选拔优秀学生38人,于7月18日至24日举行气象学夏令营,上气象知识课,撰写气象论文,开展有奖猜谜等。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