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劳动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85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劳动力
分类号: F241
页数: 1
页码: 273
摘要: 本节记述了解放前,浦城农业生产主要由成年男子承担,妇女主要操持家务和从事一些辅助劳动。民国25年(1936),农业劳动力87049个,占总人口48.5%。浦城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倡勤劳致富,实行男女同工同酬,鼓励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劳动。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民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浦城县 农业 劳动力

内容

解放前,浦城农业生产主要由成年男子承担,妇女主要操持家务和从事一些辅助劳动。民国25年(1936),农业劳动力87049个,占总人口48.5%。嗣后,由于战乱频繁,抽丁拉夫,瘟疫流行,以及人丁逃亡和死亡,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民国37年统计,农业全劳动力33440个,半劳动力22293个,合计55733个,占总人口数175909人的31.68%。农民绝大多数是文盲,能粗识几个字的亦小数。
  浦城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倡勤劳致富,实行男女同工同酬,鼓励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劳动。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民文化水平普遍提高。1958年,农业劳动力57583个,占总人口25.2%,其中女性占38%。1982年全县农业劳动力110574个,占总人口的30.14%,其中女性占32.86%。文化程度:高中文化占6.65%,初中文化占15.39%,小学文化占45.5%,文盲、半文盲占32.46%。1986年,全县农业劳动125495个,占总人口的33.4%,其中女性占35.7%。仙阳镇、水北街乡、山下乡、枫溪乡等农村劳动力调查显示:高中以上文化占7.9%,初中文化占17.6%,小学文化占49.9%,文盲、半文盲占24.6%。在农民中出现一批农业技术员和育种家。1988年农业劳动力132781个,占人口总数35.03%,其中女劳动力48277个,占农业劳动力36.36%。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