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野生动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浦城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79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野生动物
分类号: Q95
页数: 6
页码: 179-184
摘要: 本节记述了浦城县野生兽类、禽类、鱼类、两栖、环节、爬行类、节肢动物的情况。
关键词: 浦城县 自然地理 野生动物

内容

一、兽类
  猫科 虎,境内所产属华南虎,1953年有一虎窜到离城5公里的连墩,后被击毙。现濒于灭绝。豹,有金钱豹、红春豹、黾纹豹、艾叶豹(雪豹)数种,栖于高莽草处,偶见。豹猫,俗名偷鸡猫,栖于山地,常活动城郊。
  犬科 狼,九牧、仙阳、古楼等乡镇山中偶见。豺,群居山林中。貉,亦称狗獾。狐,亦称草狐。灵猫科 狸;九江狸,又称大灵猫;香狸,又称果子狸。
  鼬科 黄猺,俗名乌头千、青鼬;猸,亦称山獾,俗名白尾柴;獾,亦称猪獾,俗名掏鳅猫;黄鼠狼,又称黄鼬,俗名香菇鼠。青猺,水獭。
  猪科 野猪,山区偶见。
  羊科 青羊,俗称山羊,栖于忠信、九牧、古楼、管厝、富岭、永兴、山下等乡镇山林的山顶裸岩。
  鹿科 黄麂,黑麂。
  猬科 刺猬,俗名土猪仔。
  鲮鲤科 穿山甲,俗称鲢鲤,分布在各乡镇山麓丘陵或灌木杂树林较潮湿的地方。
  猴科 猴,亦称恒河猴,俗名猕猴、狗狲,主要分布在忠信、九牧、古楼、管厝、山下、富岭等深山林中。
  熊科 黑熊,俗名狗熊,昔有俗称猪熊、马熊、狗熊数种。清光绪初,山下乡曾击毙一熊,如人而略高大。现只有黑熊,生长在东北部中山区森林间。1977年7月5日,有一黑熊窜入城关镇方井,后被击毙,重112.5公斤。
  松鼠科 松鼠,亦称灰鼠。
  兔科 山兔,又称草兔。
  豪猪科 豪猪,亦称刺猪,各乡镇山坡草地、密林,特别是棕树山地中均有分布,尤以忠信乡为多。
  除上述外,据明万历《浦城县志》载,还有罴、猿、山、竹鼬等,现已绝迹。
  二、禽类
  雉科 山鸡,又叫雉、野鸡;锦鸡;岩鸡,又叫勺鸡,忠信、管厝、富岭等高山有发现;竹鸡;白鹇,栖息忠信、九牧、管厝、富岭、水北街等乡镇中山山坑丛林中;鹧鸪。
  画眉科 画眉;土画眉,亦称黑脸噪眉;相思鸟,以富岭镇员盘、双坑、岩下等中山灌木丛中为多。
  掠鸟科 八哥,亦称鸜鹆。
  鸫科 鸟秀,亦称百舌;鹊鸲,多徘徊于屎缸、垃圾堆和屋顶,故俗称屎缸鸟。
  绣眼鸟科 青丝鸟,又名绣眼鸟,山下、仙阳、九牧、古楼等竹山有集群栖息。
  黄鹂科 黄莺,又名黄鹂,夏候鸟。
  燕科 燕,又称家燕,夏候鸟。
  鹰科 鹰,俗称老鹰、鸢,常见于城镇乡村附近,由于逐年农药喷洒增多和森林过量砍伐,数量锐减;鹞,冬候鸟;山鹰,亦称蛇雕,栖境内大山丛林。
  啄木鸟科 啄木鸟,又名追树斗。
  鸦科 鸦,俗称乌鸦;灰喜鹊;长尾蓝鹊,亦称红嘴蓝鹊;灰树鹊,俗称蜡鸟,栖山林,冬季乌桕子成熟,成群下山抢食桕子。
  鸠鸽科 斑鸠、山斑鸠。
  杜鹃科 大杜鹃,亦称布谷鸟、郭公鸟,栖开阔林地。四声杜鹃,四声一度,谐音似“撑船过渡”,栖深山林间,很难见到。小杜鹃俗称烧火鸟,夏候鸟。
  鸱鸮科 猫头鹰,亦称鸮,常见的鸺鹠,亦称横纹小鸮,为留鸟。其他有耳鸮、〓鸮、角鸮,均为候鸟。
  鹡鸰科 鹡鸰,俗名白面鸟,栖于山野水边。
  文鸟科 麻雀,亦称家雀,遍栖城乡;山麻雀;文鸟,俗名乌猕鸟,群栖于路旁灌木丛。
  鹭科 白鹭,俗称白鹭丝,春夏活动于溪河及水库岸边或水田中,群居高树枝上,不营巢,境内大多为小白鹭。
  鸭科 雁,冬候鸟;天鹅,冬候鸟,栖境内龙岭下、东坑等水库;水鸭,又叫野鸭;凫鸟,冬候鸟,境内大多是绿头鸭,多群栖溪河水库或水田间;鸳鸯,冬候鸟,东坑等水库有见。
  翠鸟科 鱼狗;翠鸟,亦称钩鱼郎。
  鸊〓科 鸊〓,俗称山葫芦。
  三、鱼类
  鳗鲡科 鳗;青鳗;肚鳗,又称雪鳗,水北街乡观前以下南浦溪中有捕获,尤以老鼠潭为多。
  鲤科 鲤鱼,俗称红鲤、岩鲤、长鲤、短鲤;鲫,俗名溪鲫(体大)、塘鲫(体小);青鱼,俗称乌鲻;草鱼;鲢,俗称白鲢;鳙,俗称大头筒;刺鲃,俗名溪〓,南浦溪,蒋溪口段为重点产区;光唇鱼,俗名石斑;棒花鱼,俗名烂稿鱼、沙流;小口棒花鱼,俗名沙流子;麦穗鱼,俗名叉港头;黑鳍鳈,俗名圆身止;福建华鳈,俗名花里襟;长须片唇,俗名沙标;银色颌须,俗名糠个子;点纹颌须;似刺鳊,俗名雪鱼;似,俗名沙王;长鳍吻,俗名马塔;唇?,俗名溪鲉,最大可达3公斤;花?,俗名大目螺;似?,俗名桃花鲉;蛇?,又名吹沙鱼,俗名沙格;宽鳍鱲,俗名雄的称红鲃,雌的称白鲃;鯮,俗名净瓶广;鳡,俗名阔嘴广,在老鼠潭曾一次捕6条,平均每条体重达20多公斤,旧馆电站大坝建成后即为少见;鳤,俗名甜鱼,曾在老鼠潭捕过一条10余公斤;南方马口鱼,俗名阔嘴鲃,雄的称沙鲃,雌的称白阔嘴;赤眼鳟,俗名赤眼,水北街乡附近溪流中分布较多;三角鳊,俗名青鲳鳊;长春鳊,俗名银鲳鳊;长体鲂,又名大眼华鳊,俗名翘嘴鳊;鲛鲦,又名?条,俗名青流片;似鱎,亦称薄?,俗名青流丝;红鳍鲌,在塘库中的俗称翘嘴鲌,在溪河中的俗称翘鲢;高体近红鲌,俗名圆眼痞;黄尾鲴,俗名阔黄尾;银鲴,俗名细黄尾;圆吻鲴,俗名青尾逆;逆鱼,俗名溪逆;高体鳑鲏,俗名大放屁师;寡鳞刺鳑鲏,俗名小放屁师;越南刺鳑鲏,俗名青条放屁师;彩石鲋,俗名鲳鳊痞;中华鳑鲏,俗名鲫止痞;大鳍刺鳑鲏,俗名大眼鲳鳊痞;短体鳅,俗针乌须止;希有白甲鱼,俗名苦头鱼;银飘鱼,俗名圆眼身;寡鳞飘鱼,俗名菜刀鲷;中华细鲫;台湾〓颌鱼;厚唇鱼;温州厚唇鱼;侧头厚唇鱼;半刺厚唇鱼。
  平鳍鳅科 浙江原缨口鳅,又名斑红缨口鳅,俗名花吸壁虎;缨口鳅;犁头鳅,俗名吸岩虎、大水虎。
  鳅科 中华沙鳅,俗名大雷公鳅;花斑付沙鳅,俗名小雷公鳅;红唇薄鳅,俗名花斑鳅;长吻花鳅,俗名老虎鳅;短体条鳅,俗名扁担鳅;扁尾沙鳅;泥鳅,俗名黄鳅.均生活在溪河或水田、沟渠底层,其中以黄鳅繁殖力和抗逆力最强。
  〓科 黄颡,又名黄,俗名黄鮟角、须弯;江黄颡鱼,又名白边鲍,俗名白额;切尾鲍,又名鳗尾,俗名牛尾鮟;长吻,均生活在溪河静水的浅滩,尤以长吻为佳。
  鲶科 鲶,俗名菜花鲶;南方大口鲶,俗名大鲶。
  〓科 中华纹胸,俗称石菖蒲;福建纹胸〓。
  胡子鲶科 胡子鲶,俗名塘虱;白缘?,俗名棺材头。
  合鳃科 黄鳝,分布广,产量高;山黄鳝,生长在山坡红壤中。
  鮨科 有暗鳜,俗名糠鸡麻;斑鳜,俗名岩鳜;大眼鳜,俗名白鳜、桂鱼、白桂;长体鳜,俗名火筒鳜;鳜,俗名乌鳜。
  塘鳢科 黄?。
  〓虎科 栉〓虎鱼,又名吻〓虎,俗名烟筒头。
  攀鲈科 叉尾斗鱼,俗名红斑蓑衣鱼。圆尾斗鱼,俗名青蓑衣鱼。
  鳢科 斑鳢,又名乌鳢,俗名蛇鱼、鱼鼠,最大体重2公斤,老鼠潭一带水域时有捕获,自旧馆电站大坝建成后,频临绝迹。
  刺鳅科 刺鳅,俗名沙鳅。
  鳉科 青鳉,俗名瞎目星。
  四、两栖、环节、爬行类
  鳖科 鳖,又名圆鳖,俗名团鱼。
  蛙科 棘胸蛙,俗名石榴鱼,又名石鳞,生活在山涧岩洞中;青蛙。
  田螺科 田螺,境内各地均有;河螺,俗名螺蛳。
  蚬科 沙蚬。
  蚌科 蚌,老蚌有珍珠发现。
  龟科 龟,统称乌龟,以水北街乡、官路乡为多。
  溪蟹科 螃蟹,俗名山螃蟹。
  锄足蟾科 角怪,近年在枫溪乡、管厝党溪有发现。
  大鲵科 娃娃鱼,俗名山鲵,在忠信乡雁塘、际洋等山涧深潭中有发现。
  蝮蛇科 蕲蛇,俗名五步蛇、五步倒;龟壳花蛇,亦称烙铁头;腹蛇,别称草上飞;饭匙倩;竹叶青,俗名焦尾止。
  蝰蛇科 蝰蛇,亦称黑斑蝰蛇。
  眼镜蛇科 金环蛇,俗名金度蛇,石陂为主要分布区;银环蛇,亦称白度蛇;眼镜蛇,俗名老鸦拍;大眼镜蛇,俗名扁担头。
  蟒蛇科 蟒蛇,俗名小花蟒。
  游蛇科 扁腹蛇;虎斑游蛇,俗名竹花蛇;锦蛇,俗名菜花蛇;乌风蛇,俗名乌鞘蛇;滑鼠蛇,俗名过山答;青竹标,俗名青竹止;两头蛇;水赤链;赤链蛇;水蛇,俗名泥蛇。
  蚯蚓科 参环毛蚓。
  蚧科 白蜡虫,寄生于女贞和白蜡树上,现已几乎绝迹。
  水蛭科 水蛭,又名蛭或蚂蟥,又称马鳖。
  壁虎科 壁虎,亦称守宫、多疣壁虎;蜥蜴,又称四脚蛇。
  五、节肢动物
  长臂虾科 青虾,俗名长须虾、塘虾。
  匙指虾科 草虾,俗名虾止、溪虾。
  大蜈蚣科 蜈蚣。
  蛛形纲、昆虫纲的节肢动物城乡常见的有蚕、蜂、蝉、蟋蟀、牛虻、蚊、蝇、螳螂、蚱蜢、灶马(俗称灶鸡)、纺织娘、蚁、萤火虫、蝴蝶、天牛、蟑螂、蜻蜓,其余种类甚多。经过调查,蛛形纲的稻田蜘蛛,昆虫纲稻田害虫及天敌、森林害虫及天敌如下:
  蛛形纲稻田蜘蛛对对对蟏蛸类有华丽蟏蛸、圆尾蟏蛸、爪哇蟏蛸、推腹蟏蛸。狼蛛类有斜纹狼蛛、拟环纹狼蛛、拟水狼蛛、稻田水狼蛛、丁纹豹蛛、沟渠豹蛛。圆蛛类有灰斑新圆蛛、四点亮腹蛛、茶色新圆蛛、黄斑圆蛛、横纹金蛛、八斑蛛腹蛛、食虫腹蛛、三实花蟹蛛、草间小黑蛛。
  昆虫纲稻田与森林害虫及其天敌
  膜翅目 稻田害虫天敌有螟蛉瘤姬蜂、螟黑瘦姬蜂、菲岛瘦姬蜂、短翅悬虫姬蜂、螟蛉抱绿姬蜂、黄眶离绿姬蜂、广黑点痛姬蜂、横带沟姬蜂、稻苞虫黑点痛姬蜂、无斑黑点痛姬蜂、三化螟沟姬蜂、中华茧蜂、螟蛉内茧蜂、碣斑内茧蜂、卷叶螟绒茧蜂、异虫叶绒茧蜂、螟蛉绒茧蜂、卷叶螟长距茧蜂、螟黄足绒茧蜂、广大腿小蜂、次生大腿小蜂、白足扁股小蜂、螟蛉姬小蜂、天脊大腿小蜂、稻苞虫羽角姬小蜂、稻苞虫金小蜂、纵卷叶螟金小蜂、异虫叶金小蜂、菲岛黑蜂、拟澳洲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森林害虫有松黄小蜂、樟叶蜂、粟瘿蜂、黑小蜂、长腿胡蜂、红蚁。森林害虫天敌有姬蜂、小茧蜂、黑卵蜂、松毛虫赤服蜂。
  半翅目 稻田害虫有叶蝉、稻飞虱、浮尘子、蚜虫。稻田害虫天敌有黄足猎蝽、黑肩绿盲蝽、宽蝇蝽、小花蝽、青翅蚁形隐翅虫、丽草蛉、中华草蛉、稻春黑卵蜂。森林害虫有麻皮蝽、梨网蝽、盾蝽、黑红猎蝽。森状害虫天敌有猎蝽、花蝽。
  双翅目 稻田害虫有稻瘿蚊、潜叶蝇。稻田害虫天敌有稻苞虫鞘寄蝇、稻苞虫赛寄蝇。森林害虫有柳瘿蚊。森林害虫天敌有松毛虫寄蝇、柑桔大实蝇、食蚜蝇、食蚜虻。
  鞘翅目 稻田害虫有金针虫、负泥虫、食根金花虫、象鼻虫。稻田害虫天敌有七星瓢虫、龟纹瓢虫、八斑和瓢虫、异色瓢虫、稻红瓢虫、狭臂瓢虫。森林害虫有大步甲、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杨树锦纹吉丁虫、大黑鳃金龟甲、铜绿丽金龟甲、粗鞘双条杉天牛、松福天牛、光肩星天牛、桑天牛、栗实象甲、竹笋象甲、榆柴叶甲、八角金花虫、异虫瓢虫、松纵坑切稍小蠹。森林害虫天敌有七星瓢甲、步甲、虎甲。
  鳞翅目 稻田害虫有螟虫、螟蛉、稻苞虫、稻纵卷叶螟、天蛾、豆青虫、粘虫。森林害虫有马尾松毛虫、柳杉幕毛虫、乌背壳夜蛾、吸果衣蛾、重阳木斑蛾、乌柏毒蛾、茶毒蛾、白杨透翅蛾、黄刺蛾、油茶尺蛾、油桐尺蠖、二尾舟蛾、柳天蛾、甘薯天蛾、红腹灯蛾、黄腹灯蛾、松梢螟、杉梢螟、杉梢小卷蛾、杉木小蓑蛾、大蓑蛾、蓖蔴蚕、柞蚕、天蚕蛾、樟蚕蛾、乌桕蚕蛾、树粉蝶、菜粉蝶、大红蛱蝶、榆蛱蝶、黄凤蝶、樟凤蝶。
  直翅目 稻田害虫有蝗、蝼蛄。森林害虫有非洲蝼蛄、油葫芦、大蟋蟀、黄脊竹蝗、青脊竹蝗。
  等翅目 森林害虫有家白蚁、黄翅大白蚁。
  同翅目 森林害虫有蚱蝉、斑衣蜡蝉、大青叶蝉、电光叶蝉、黑尾叶蝉、桃蚜、砍绵蚧、梧桐木虱。
  脉翅目 森林害虫有大草蛉、齿蛉。

知识出处

浦城县志

《浦城县志》

出版者:中华书局

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浦城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实事求是地记述了浦城县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全部过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浦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