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浦城县志》 图书 |
唯一号: | 130820020220008743 |
颗粒名称: | 卷一 建置 |
分类号: | K294.14 |
页数: | 34 |
页码: | 62-95 |
摘要: | 本文记述了浦城县位于福建省北端,与浙、赣毗邻,东西宽61公里,南北长87公里,县境线328公里,其中省境线169公里。在新石器时代,浦城就有人类活动。西汉,为闽越国属地,江淹称“东南峤外,闽越旧境”。东汉建安初(约196~200年)正式置县,称为汉兴,为福建省置县最早的五县之一。其后随朝代更替,县名5易。唐天宝元年(742),因东越王曾筑城临浦,而定名浦城。别名柘浦,系因境内主流柘溪而得名。柘溪一名南浦溪,故又称南浦。东越王在仙阳境内王塝山,筑有汉阳城抵御汉军,汉阳为浦城最早的异名。渔梁山为名山,《洞天记》称:“天下十大名山,渔梁其一也。”而渔梁驿又为名驿,诸多名人经此,并留有诗文,渔梁成为浦城又一别称。浦城县简称浦,旧志多称浦邑。1988年7月21日,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正式通过浦城简称浦的内容. |
关键词: | 浦城县 建置 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