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电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莒口镇志》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843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电力
分类号:
F279.24
页数:
1
页码:
277
摘要:
本节记述了福建省建阳市莒口镇1958年-1970年电力事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
电力
电力事业
莒口镇
内容
1958年初,在全民大办工业的形势下,莒口红旗公社创办了莒口火力发电厂,起初厂名“地方国营农具厂”,当时属全民工厂企业。不久改为建阳县莒口农业机械厂,这是莒口第一家工业企业,该厂的主要设备是一台40匹煤气机,燃料是木炭,初期带动一台20千瓦发电机。60年代后更换40千瓦发电机,当时有职工10余人,白天碾米,加工木材,晚上发电照明,主要供应公社机关和附近部份居民照明,由于机械性能低,经常出故障,供电很不正常,消耗燃料大,1970年并入新建的范墩坪水电站。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紧缺已成为制约我镇经济发展的障碍,于是在1964年筹建了范墩坪水轮泵站,1966—1967年因文革停建,1968年重新兴建,至1971年范墩坪电站机组正式投入运行。(见水电篇)
中㘵水轮泵站于1979年筹建,初期由中㘵村自筹建造,但由于村资金不够,后转给莒口政府接管建造。(见水电篇)
莒口电站建成,为莒口工业企业发展打下基础,很大程度上改变居民传统的作息和生活习俗。全站共有职工58人,其中:管理人员8人;外线工5人;内线运行27人;年发电量514万度,2000年总产值134万元,拥有固定资产369.2万元。变压器109台,高压线路132.6公里,低压线路56.2公里,装有60—6水轮泵4台,40—4水轮泵1台,有效灌溉面积2650亩,通电覆盖全镇16个行政村。该站自1974年与农械厂分开即成为独立核算单位,属乡镇企业,历任站长是:张贵林、邱生仔、罗邦红、甘文华、李成通、雷远洲。
队、村办小型水电站,70年代初,为了农田水利灌溉,农副产品加工,农村照明,充分利用本地水资源相继办起了小型水电站。计有庵口电站,装机容量20千瓦;茶㘵湾子尾电站,黄墩电站各装机55千瓦;策口水轮泵电站装机容量20千瓦;社州魏墩电站,装机容量55千瓦;东徐电站装机容量110千瓦;金山的徐墩电站装机55千瓦。还有华家山毛竹采育场的黄泥丘电站,装机容量55千瓦。这些村办电站,在当时起到很大的作用,至80年代由于诸多因素,例如管理不善,水源枯涸,加之莒口供电覆盖面的扩大,村办小电站逐渐消失。
知识出处
《莒口镇志》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遵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的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阅读
相关地名
莒口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