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廖绩华:玄古之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建盏百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6763
颗粒名称:
「廖绩华:玄古之盏」
分类号:
K828
页数:
2
页码:
218-2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从事建阳陶瓷艺术手艺人廖绩华的生平事迹和建窑建盏的历史、艺术。
关键词:
陶瓷艺术
研究
廖绩华
内容
恢复宋代烧制的曜变建盏是我毕生的追求。曜变建盏是建窑工匠最高的智慧结晶,不能仅在日本收藏,应在自己的祖国大地上有它的芳容。——感言
位于大潭山多宝塔南面白茶布村,有处名曰“玄古堂”的建盏工作坊。缘何取名“玄古堂”?坊主廖绩华告之:“玄古”意指玄妙、玄奥的古代产品。即宋代出产玄妙、玄奥的茶盏。
出生在建盏发源地池中村廖绩华,老家附近就是闻名遐迩的建窑芦花坪遗址。相传宋代建盏最负盛名的鼎盛时期,芦花坪一带并排竟有99条龙窑。每当夜晚,远远望去,旺盛的窑火竟能映红半边天!而今,当人们伫立在废弃的建窑遗址的缓坡上,脚下踩着厚厚数层的匣钵、建盏残片,就可感觉此地曾经创造出的辉煌。
正由于生长在此的廖绩华受本乡祖辈的影响,从小就听遍了关于建盏这个老碗黑盏的传奇故事,因而对家乡老祖宗留下的宝贝爱不释手。稍长成人,便学着同乡人干起捡老盏、收老盏、卖老盏的营生来。由于收藏老盏多,甚至到上海开了一家古董店。当然,以出售宋代出土的建盏为主。2017年冬,他在上海还专门举办一次“盏古堂”建盏作品展,颇受客户欢迎。
随着建窑遗址受到国家保护,在恢复、传承建窑建盏这一国字号非遗项目的巨大声浪中,廖绩华早在十年前就决心掌握烧制建盏技艺。为此,特地找到同乡阙梅娇大师,拜她为师。在阙梅娇大师精心传授下,他迅速掌握取土、选矿、练泥、配釉、拉坯、修坯、施釉、素烧、还原、装窑、控温等技艺要领。为使自己在专业上掌握更多理论知识,他还考入省艺术职业学院进修。如今,他已成功烧制出银兔毫、银油滴、多彩曜变等斑纹的产品。
特别是他烧出的仿古曜变盏,黑色的底釉上聚集着许多不规则的圆点,其周围焕发出以蓝色为主的耀眼的彩虹般的光芒,犹如宇宙星辰、深邃幽玄。细看曜斑广布于建盏的内壁,并随所视方向的移动而变化,垂直观察时呈蓝色,斜看时闪射彩虹光,在不同的光源和光线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彩釉突变现象,随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呈现七彩之光。廖绩华对自个儿烧制的仿古曜变盏总是自信地说:“本人烧出的曜变盏与杭州出土的那件半残曜变盏的斑纹最为形似、神似。”
他对自个儿创烧的产品,十分注重质量,严格按照传统技艺烧制,因而,他的产品除在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大型展销会上多次获得金、银、铜奖外,还远销日本、新加坡、加拿大及国内各大城市。2019年以来,他先后荣获“国家二级技师”“陶瓷工艺美术师”“南平市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名艺人”等称号。
知识出处
《建盏百家》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从事建阳陶瓷艺术的手艺人的生平事迹,也介绍了建窑建盏的历史和艺术。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家林
责任者
廖绩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