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乃文:好东西代代相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建盏百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6743
颗粒名称: 「陈乃文:好东西代代相传」
分类号: K828
页数: 2
页码: 178-1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从事建阳陶瓷艺术手艺人陈乃文的生平事迹和建窑建盏的历史、艺术。
关键词: 陶瓷艺术 研究 陈乃文

内容

清风,功不可没,艺不可失,赋予泥土独一无二的生命。——感言
  陈乃文,人如其名,做建盏多年,思考的是文化。他说:“有文化才能走得更远,黑瓷建盏从宋朝断代近千年,现在一批爱好建盏的工匠们把它恢复了,希望能永远传下去。”
  制作建盏多年,他认识到保护和传承这一古老技艺,要守住“根”。于是,他想办个学校,传承建盏工艺给下一代,发扬光大。因为,办学校培养新人,是传承文化最富有成效的方式,能将重新崛起的黑瓷文明代代守护,薪火相传。这,是一个匠人的使命感,也是一个匠人的高格局和高境界。
  陈乃文的清风建盏系列,尊重建盏的四大器型,继承传统文化,追求精工手艺,探索建盏的宋代美学。有多点、心箭、星光现、千般莲、青莲朵、万山丹霞、晨钟暮鼓、九层浮雪……这些盏,赋予泥土独一无二的生命,器型美观、釉面润泽、颗粒清晰、有活跃感。一盏在手,仿佛万点星光闪烁,又若梅花绽放,“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自是一番神韵。
  从收藏到烧制,陈乃文走过了一段艰辛的过程,创业开始时,要靠一窑一窑地试烧,不稳定从头再来。还有就是心理上的突围——难,还要铆着一股劲坚持。配新釉,烧新窑,需要沉得住气,需要耐心。陈乃文看重传承、看重手艺,坚守着心里的那一份“执着”。他认为建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一定要保持原矿,尊重传统,不能偏离。
  正因为这种坚守,陈乃文获得了成功。他担任“南平市工艺美术协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并获得建窑建盏“十佳工匠”“南平市民间工艺美术名艺人”称号,有“陶瓷工艺(工艺美术师)”“国家一级、高级技师”等职称。2020年获南平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21年获“福建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从2016年开始,陈乃文的建盏获得诸多奖项:第五届中国国际轻工消费品展览会“国艺杯”金奖、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收藏品博览会“中艺杯”金奖、第十届合肥国际文化博览会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金奖、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中国十大名窑”金奖等。他的撇口黄油滴、大灯盏、星光现油滴、九层浮雪等,分别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馆及南平博物馆、日本德川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博物馆、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陈乃文的售后服务也是极具人情味的,所以,他有粉丝了,而且有一部分还是铁粉。
  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奋斗和坚强,陈乃文就是这样的人,有痴心才会修成正果。他痴迷建盏、热爱建盏。有一次,他7天没有回家,一直蹲在建窑边。或者是研究一只盏的干口和油滴聚集的问题,会对着建盏看上几个小时。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这就是工匠的职业精神。他说:“建窑要突破,要静下心来。曜变,是每一位建盏匠人的理想,也是最终的突破点。坚持总会成功,我们这一代不行,还有下一代。”
  这,就是他说的要把好的东西传给下一代的意义所在。

知识出处

建盏百家

《建盏百家》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从事建阳陶瓷艺术的手艺人的生平事迹,也介绍了建窑建盏的历史和艺术。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文
责任者
陈乃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