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熊忠贵:龙窑延烧千年建盏传承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建盏百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6661
颗粒名称:
「熊忠贵:龙窑延烧千年建盏传承者」
分类号:
K828
页数:
2
页码:
10-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从事建阳陶瓷艺术手艺人熊忠贵的生平事迹和建窑建盏的历史、艺术。
关键词:
陶瓷艺术
研究
熊忠贵
内容
每一只传统工艺的建盏都是人、泥、火的完美结合,值得珍惜。——感言
“秉持传统工艺,弘扬建盏传统文化”,这是中国陶瓷传承艺术名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陶瓷艺术大师、“吉玉坊”总工艺师熊忠贵坚守的宗旨。
熊忠贵出生陶作世家,爷爷、父亲均是建阳水吉当地有名的陶瓷艺人。1970年4月,年仅15岁的熊忠贵就成了水吉陶瓷厂的一名学徒工,师从父亲学习陶艺及中国传统龙窑烧窑技术。家族的传承影响和天赋,炼泥、拉坯、釉水配置、烧窑……小小年纪的熊忠贵一点就通,17岁后他已能独当一面。1980年底,随着建盏市场的复兴,熊忠贵买来电窑,同时上门请教陶瓷大师苏天和,仅用很短时间就成功烧出兔毫盏。虽然用电炉烧制的建盏供不应求,可是,熊忠贵常摩挲着新盏,坐在老龙窑旁沉思,总觉得手中的建盏与老盏相比少了点什么。随后,他决心要在龙窑延烧断代近800年的传统建盏。经历20多年的践行,虽然没有烧出兔毫等好作品,但还是得到日本陶艺大师林恭助先生的认可,2008年也因此成为传统龙窑烧成建盏走出国门第一人。2013年,熊忠贵与投资人合作,以窑场为基地,共同创办了建阳吉玉坊陶业有限公司,全面恢复全手工制作,用老龙窑柴烧宋代建盏制作工艺,恢复传统建盏最初的模样。
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熊忠贵只有在老龙窑不断试验摸索。2013年,熊忠贵烧了7窑,一只满意的成品也没有。要知道,每烧一窑,前期都有很多道工序准备,从点火、封火及冷却要历时半个月,费时费力成本高,如果不是真正的热爱和强大的传承使命感,一般人难以坚持。
命运之神往往给予坚守者成功的惊喜。2014年4月,当熊忠贵烧到第八窑,耗去200多万元后,十几只釉色润泽内敛、手感如脂玉的兔毫盏出现在眼前。不久,乌金釉、酱褐釉、兔毫、鹧鸪斑、紫玉等盏接踵而至,只只皆造型古朴、胎质细腻圆润,釉色绚丽多彩,深沉含蓄,华美厚重。
熊忠贵告诉我们,即使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使用龙窑柴烧的成品率也只有7%左右,成本非常高。每一只烧成的建盏都是人、泥、火的完美结合,都值得珍惜。
擅画者留白,擅乐者惜声;留点余地,是生命的智慧。熊忠贵之独到之处在于对建盏形态的正确阅读和恰如气氛的表现力。正是因为熊忠贵不刻意巧而巧,“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他的柴烧建盏,少了刻意精巧的匠气,多了一份自然、古雅。就像上了年头的老酒,看久了,会醉人,会上瘾,熊忠贵的作品成为建盏爱好者和民间收藏家青睐的藏品,作品收获多个全国性工艺美术展金奖、银奖:
“供御兔毫盏”荣获第九届中国(合肥)国际文博会暨“2015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作品”金奖;“黄兔毫深腹大撇口盏”在2015北京第三十一届国际礼品及工艺品展览会荣获“工艺美术金奖”;“建盏”荣获第七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华工艺优秀作品奖”评比银奖;“黄兔毫束口深斗盏”荣获2018年福建省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银奖;“黄兔毫深斗束口盏”在第十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精品博览会上荣获2017“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酱紫色斗笠盏”荣获2020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国匠杯”金奖;“树皮纹斗笠盏”在第五十六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仿真植物及配套用品展上荣获2021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
2013年,熊忠贵被评为建阳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7年以来,熊忠贵先后被授予“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南平市工艺美术名艺人”“第五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等荣誉称号。2018年,熊忠贵被省文化厅命名为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6月,熊忠贵在第十九届中国世纪大采风年度人物总结表彰大会暨电视录制人物颁奖盛典上,荣获“中国陶瓷传承艺术名家”称号、第十九届中国世纪大采风英才人物。
知识出处
《建盏百家》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从事建阳陶瓷艺术的手艺人的生平事迹,也介绍了建窑建盏的历史和艺术。
阅读
相关人物
丁晓雄
责任者
张敏英
责任者
熊忠贵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