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市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5194
颗粒名称: 邵武市概况
分类号: D630.1
页数: 2
页码: 372-3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2年,邵武市以创业竞赛为载体,以项目开发为抓手,以“三区”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邵武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关键词: 邵武市 概况 2002年

内容

2002年,邵武市以创业竞赛为载体,以项目开发为抓手,以“三区”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了邵武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经济运行健康向上】 扎实有效开展创业竞赛活动,创业竞赛取得明显成效,总评成绩居南平市第一,荣获集体二等功,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创历史新高。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36.36亿元,增长13.4%。投资、出口、消费三大需求拉动协调均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9亿元,比增50.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5.59%;外贸出口总值1112万美元,比增91.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0.2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5亿元,比增11.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4.18%。
  【项目开发势头强劲】 邵武市把项目开发作为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来抓,从领导力量、政策导向、工作措施上强力推动,创新项目开发机制,组织四次大型外出招商活动,项目开发取得显著成效。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580万美元,比增38.0%,山海协作引进市外资金3.49亿元,比增162.8%。邵武市新上投资500万元以上生产型项目63个,总投资10.5亿元。列入南平市考核的10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2.12亿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18%。同时“三区”开发有序推进。工业园区开发态势积极,紫东工业园落户6家企业,下沙工业园落户4家企业,拿口工业园落户2家企业。城南新区开发开始起步,成立了开发有限公司,高起点编制新区规划,开发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南武夷旅游区开发不断升温,成立了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突出和平古镇和天成岩两个重点,组织专家、学者高起点规划旅游产业,《邵武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借助名人和新闻媒体推介南武夷取得初步成效。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2002年,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引进了洪墩、卫闽、拿口、吴家塘4个牧场,新增奶牛1400多头;烟叶种植5万亩,收购中上等烟13万担,实现特产税及附加1256万元;粮经比例由上年的63.5:36.5调整为60.6:39.4,稻谷优质品率从75%提高到80%,水产、畜牧业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达34.4%,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亿元,增长9.5%。工业结构调整坚持“调优、调特、调大”,规模工业及特色产业高速增长。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9.57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实现产值20.51亿元,增长44.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19.76%,同比提高50.27个百分点;纺织、化工、电力、林产加工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拉动规模工业增长64.5个百分点;国有、三资、民营大企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8.23%。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攀升。重点发展旅游业,2002年,旅游人数达43.1万人次,比增39%,实现旅游收入4956万元,比增45%。
  【体制障碍有效破解】 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国企改革攻坚任务基本完成,邵武市属规模工业中,非公经济比重达72.5%。农村机制不断创新。下派村党支部书记及科技、流通、金融、民营企业助理等五支队伍共303人,下派村新增投入3100余万元,新增产值6700余万元,村财政收入平均达8.1万元,比下派前增长88.4%,农民人均增收338元。财政改革不断完善。出台了“划分收支、增收全留、一定三年”的新一轮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深化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改革,共有37个单位纳入集中核算管理;组建了非经营性资产管理公司和产权交易中心,强化了财政调控职能。
  【政府职能逐步转变】 效能建设得到加强。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完成了政府机构改革;全面推行绩效考评制度,强化效能监督;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条龙服务,限时办结;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向社会公布第四批133项审改项目,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效能考评居南平市第一。法制建设得到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落实依法行政实施规划,开展经常性普法教育活动,增强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律意识,邵武市政府坚持向邵武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积极支持政协参政议政,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坚持和完善每半年与人大、政协、纪委、工会联席会制度,政府常务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重要决策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坚持政府新闻发布会制度,办好政务公开栏,依托邵武报发行政府公报,确保行政决策的公开透明。政风建设得到加强。加强对领导干部落实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督促检查,扎实开展行风评议活动;加强财政、审计和行政监察等专门监督,严格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投标、重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预算外收入票款分离等制度,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率先在全省开展创建“学习型”城市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邵武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是福建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计生工作上台阶。计生政策符合率为95.5%,出生水平为8.4‰,计生工作进入全省一类县(市)行列。文体工作创佳绩。傩舞舞蹈被中央电视台和厦门电视台录播,三角戏《双喜临门》在省第22届戏剧会演中囊括了所有奖项,邵武市举重运动员在亚运会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同时,科教、卫生、广电等方面工作也取得较好成绩。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9%;教育系统公开竞选中小学校长迈出实质性步伐,邵武一中通过省一级达标校验收;全国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查,邵武市立医院荣获全国百姓放心——医疗优质高效医院称号;基本完成市乡光缆联网工程,加大了有线电视网络管理执法力度,实现了一城一网。
  【烟叶生产喜获丰收】 至2002年底,邵武市15个乡镇全部种烟,签订生产收购合同8566份,种植面积5万亩,比增18.76%;收购上中等烟叶12.9万担,产值6466.3万元,创特产税及附加1255万元,分别比增2.71%、21.07%和9.64%。平均亩产量129公斤,亩产值1292元,上等烟比例达38.09%,平均10.02元/公斤,其中万元以上户数有1396户,实现重灾之年烟农平稳增收的目标。
  【邵武市在厦门举办首届投资洽谈会】 首届中国·福建邵武投资洽谈会于2002年4月28日在厦门举行,共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农业、旅游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招商项目28项,均实行项目负责制,赋予灵活优惠的政策。洽谈会现场签约12项,其中外资项目9项,总投资2120万元,合同利用外资2100万美元;山海协助项目3项,协作引资6500万元。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03

《南平年鉴2003》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政治、民主党派·工商联、政法、群众团体、军警、旅游·外事侨务·涉台事务、工业经济、农业·农村工作、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2003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地名

邵武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