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环境,夯实发展基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558
颗粒名称: 优化环境,夯实发展基础
分类号: F276.3
页数: 1
页码: 199
摘要: 本节记述了南平市1995~1997年,市委、市政府重视乡镇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规定对小规模纳税人的乡镇企业实行定期定额、一年一定的征收管理办法;新办企业投产后一年内,作为试产期,乡镇企业局发给一年内试(投)产证,各种金、费和所得税免收,增值税地方所得部份先征后退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南平市 优化环境 夯实发展

内容

1995~1997年,市委、市政府重视乡镇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规定对小规模纳税人的乡镇企业实行定期定额、一年一定的征收管理办法;新办企业投产后一年内,作为试产期,乡镇企业局发给一年内试(投)产证,各种金、费和所得税免收,增值税地方所得部份先征后退。实行两个窗口收金、费制度,第一产业委托乡(镇)财政所代收,二、三产业委托乡(镇)经联委代收,其他任何部门不得向企业直接收费。新办企业的有关手续,由当地企业局或乡镇经联委统一到有关部门代办,各有关部门简化申办手续。成立减轻乡镇企业负担协调小组,坚决治理“三乱”,切实减轻企业负担。1995年,建阳市在优化环境、改善服务上,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督查制度,确保政令畅通,纠正违法违纪行为3起,处理违纪人员1人,清退违纪金额0.39万元,有效地遏制“三乱”等现象。1996年,全市乡镇企业把建设工业小区、合理企业布局,作为加快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各地重点抓南平库区、南武路、316国道和205国道的“一区三带”工业小区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合理规划,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正确引导乡镇企业进区办厂。当年,全市建立上规模的工业小区73片,共有企业430家,可实现产值28亿元。这些工业小区已成为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载体。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丁少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