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552
颗粒名称: 乡镇企业
分类号: F276.3
页数: 3
页码: 198-200
摘要: 本节记述了南平市农村经济的乡镇企业的部门配合,形成发展合力、技改挖潜,增强发展后劲、优化环境,夯实发展基础、外引内联,实施二次创业、培植龙头,全面推进发展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南平市 农村经济 乡镇企业

内容

【部门配合,形成发展合力】 1995年,市委、市政府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本市最具有潜力和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来抓,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放在突出的位置,制定实施《关于促进乡镇企业更快更好发展的若干意见》等4个文件,对促进全市乡镇企业的发展起到保证作用。1996年,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召开学习贯彻《乡镇企业法》,通过学法,领会精神,促进乡镇企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1997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10条扶持乡镇企业优惠政策.在全市进一步掀起发展乡镇企业的新高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乡镇企业调查研究,提出发展乡镇企业要在“调整、改革、提高、发展”八字上下功夫,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推进乡镇企业在新一轮创业中再创佳绩。全市10个县(市、区)普遍调整充实乡镇企业领导小组,配齐配足领导力量。各职能部门积极扶持乡镇企业发展,财政、工商、土地、林业、税务、审计、金融、技术监督等部门,在乡镇企业办证、用地、用材、税收、验资和贷款、产品质量等方面,简化手续,倾斜扶持,搞好服务,形成合力,促进乡镇企业发展。
  【技改挖潜,增强发展后劲】 1995年以来。全市乡镇企业为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明晰企业产权关系,加大改革力度,大力推行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包括拍卖、兼并、嫁接、租赁、风险抵押承包、破产等企业改革、改组方法,推动乡镇企业发展。至1997年,改组达1.51万家,入股资金达40.40亿元。全市乡镇企业通过改造、租赁、转让等不同形式,将闲置资产进行再利用,有效地盘活存量资产。松溪乡镇企业抓住国有企业不景气的契机,4家乡镇企业以120万元买下1家国有生产大理石企业,9家乡镇企业租赁4家国有企业。邵武水北镇乡镇企业共出租厂房、场地、设备、电力等总价值386.8万元,当年可收回租金45万元。延平区公开拍卖企业16家,收回资金120万元。南平龙旺电缆有限公司实行股份合作制营运机制后,可新增产值1800万元,利税250万元。全市共完成较大的技改项目567项,总投资达3.80亿元,达产后可年新增产值9.93亿元,新增税利1.27亿元。延平区加快技术创新,开发15项新产品,南平市工艺厂开发的“漆拼百合寿盆”获农业部科技成果奖和省优秀新产品三等奖。
  【优化环境,夯实发展基础】 1995~1997年,市委、市政府重视乡镇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规定对小规模纳税人的乡镇企业实行定期定额、一年一定的征收管理办法;新办企业投产后一年内,作为试产期,乡镇企业局发给一年内试(投)产证,各种金、费和所得税免收,增值税地方所得部份先征后退。实行两个窗口收金、费制度,第一产业委托乡(镇)财政所代收,二、三产业委托乡(镇)经联委代收,其他任何部门不得向企业直接收费。新办企业的有关手续,由当地企业局或乡镇经联委统一到有关部门代办,各有关部门简化申办手续。成立减轻乡镇企业负担协调小组,坚决治理“三乱”,切实减轻企业负担。1995年,建阳市在优化环境、改善服务上,形成一套切实有效的督查制度,确保政令畅通,纠正违法违纪行为3起,处理违纪人员1人,清退违纪金额0.39万元,有效地遏制“三乱”等现象。1996年,全市乡镇企业把建设工业小区、合理企业布局,作为加快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各地重点抓南平库区、南武路、316国道和205国道的“一区三带”工业小区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合理规划,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优惠政策,正确引导乡镇企业进区办厂。当年,全市建立上规模的工业小区73片,共有企业430家,可实现产值28亿元。这些工业小区已成为乡镇企业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载体。
  【外引内联,实施二次创业】 全市各县(市、区)乡镇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办法,多渠道、多形式引进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积极创办外向型、创汇型乡镇企业,至1995年,累计兴办乡镇“三资”企业273家,合同利用外资1.38亿美元,实际到资8280万美元,兴办内联企业1311家,引进内联资金8.5亿元人民币。
  1996年,市乡镇企业局引进全市最大一家外引内联乡镇企业烤鳗项目,征地50亩,总投资6590万元,投产后可年产烤鳗片2000吨,产值达4.50亿元.利税4800万元。
  1997年.建阳市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新上项目,共组织156批355人次外出招商,引进新上项目166项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项目88个,引进资金8068万元,全部项目投产后,可新增产值2亿元以上。邵武市以项目开发为主线,制定项目开发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促进乡镇企业实现二次创业,共组织30批200多人次赴外地招商引资,引进新上项目132项,引进外地资金1.05亿元。顺昌富文工业小区抓住区位优势,大搞外引内联,新进小区企业2家,总投资达127.6万美元,利用外资89.40万美元,项目投产后,可新增产值3500万元,利税500万元。1996~1997年,共新办乡镇“三资”企业60家,合同利用外资1.40亿美元;新办内联企业584家,引进资金6.4亿多元。
  【培植龙头,全面推进发展】 1995年,南平市乡镇企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狠抓资源深度加工,生产终端产品,向资源转化要效益。走资源开发产业化的路子,全面推进发展。加快“七头”(木头、竹头、石头、水头、山头、田头、村头)和“三板”(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资源的系列开发,为加强对产业管理和引导,成立“三板”、竹制品、矿产品、轻纺、工艺品、建筑建材、特种水产养殖、笋制品、林产化工、电子机械10个行业协会,促进资源开发产业化更加健康发展,形成一批具有闽北特色的主导产业和产品。
  1996年,南平大展集团公司以大展竹木有限公司为主体,以“大雁”牌胶合板系列和竹制品为龙头,以资产经营为纽带,通过跨区域、跨行业的合资合作、联合兼并、控股参股、委托经营等形式,组建集团公司。邵武市以水北镇特种养殖公司为龙头,组建邵武市特种水产养殖集团公司,包括鳗苗、饲料、养殖、试验室、烤鳗、销售等一条龙经营。武夷山市以桐木竹业开发公司为龙头组建竹业集团,以美华实业公司为龙头组建刷业集团,以日升石材公司为龙头组建石业集团,年新增产值5000万元,利税200万元。
  1997年,重点抓好25个重点乡镇、30家龙头企业、30多种有地方特色的系列产品,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南平长虹集团公司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加大改革和招商引资力度,完成汽流纺生产线引进资金125万元,禾旺养鳗场引进资金500万元,投资100万元,购买恒生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兴建科技综合楼,壮大集团实力。延平区抓住重点,实施“百强企业”战略,以“百强企业”为龙头,带动小企业发展。是年,“百强企业”实现产值23亿元,利税1.2亿元,分别占全区乡镇企业总量的76%和79%。政和县重点抓好香菇和木制品加工两大龙头,取得显著成效。全县菇农纯收入达1.82亿元,人均1100元,占农民年人均收入的51%;木制品按摩刷生产年产值2800多万元,利税180万元,出口量占全省的60%以上。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丁少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