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2537
颗粒名称: 组织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分类号: F327.57
页数: 1
页码: 192
摘要: 本节记述了南平市1995年,全市科技培训围绕6大种养新技术,开展大规模科普宣传活动,抓好农科教结合试点工作,市委、市政府颁发《关于开展“科教兴农年”活动的决定》,在全市农村掀起开展“科教兴农”宣传月活动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南平市 实施 科教兴农

内容

1995年,全市科技培训围绕6大种养新技术,开展大规模科普宣传活动,实施“百千万”培训计划,培训农户2.55万人;市、县(市、区)、乡(镇)举办6大类型培训班831期,培训8万多人次,“农广校”招生429人,居全省第一位。发行《福建农业》、《兴农信息》0.8万份,印发《闽北农业科技》2万份、《农业简报》17期。在信息服务上,加强农业信息、农业调查和综合汇报,完成部、省农业调查任务,市政府《闽北要讯》利用信息63篇,名列市直机关总分第二名,撰写综述汇报和调研文章109篇。
  1996年,一是抓好农科教结合试点工作。对试点建阳市进行阶段性验收,7月中旬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复查。建阳市通过三年农科教结合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推广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135项,建立粮食高产示范片14万亩,毛竹高产示范片4.7万亩,食用菌、蛋品产量居全市之首,三年累增农业产值3.78亿元,增长72.7%。二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建立以普通教育为基础,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为阵地,农函大、农广校、农机校、乡村文化技术学校等为主渠道,农村乡村干部、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为主要对象的农村科技培训网络,培训农民技术员2.6万人,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培训任务。三是实施好农业科技推广项目。1996年省农办下达本市科技推广项目6个,补助项目经费47万元,经验收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在建阳等4个县(市)组织实施玉米新品种及栽培技术推广,完成种植6.12万亩,超任务22.5%。经测产验收,亩均700多公斤,高的达845.79公斤。
  1997年3月,市委、市政府颁发《关于开展“科教兴农年”活动的决定》,在全市农村掀起开展“科教兴农”宣传月活动,市、县(市、区)两级共组织专业科技人员2473人,组成110个宣传组,进村入户。开展“十个十”活动,即组织10个宣讲组,开展10个专题宣传,放映10部科教录像片,印发10个宣讲材料,进行10场技术操作规范,创建10个科技示范乡镇。联系10个龙头产业项目等。先后在全市108个乡镇、1079个村开展科技宣讲。听讲人数达23.87万人。发放科技宣传材料8.38万份。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80项。同年。科教结合工作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抓好示范乡镇网络建设。按照省、市两级抓建阳示范市,市、县(市、区)两级抓试点乡(镇)的工作格局,试点乡镇由9个扩大到15个,并结合实际确定实施步骤与落实措施。二抓好科教结合联系共建工作。做好省林业厅、省农科院、省林学院等科研院校与建阳示范市的共建活动,借助科技力量和科研技术优势。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三抓评选表彰“十佳农民科技示范户”活动,市、县(市、区)、乡(镇)三级都树立一批依靠科技勤劳致富的典型。促进和带动群众性学科技、用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四抓把科技成果推广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科教结合重点和“切入点”。
  1997年,省农办下达本市科技推广项目7个。补助项目经费45万元,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一定成效。同年,培训工作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法,努力做到培训与实施“绿色证书”相结合,培训与推广实用技术相结合,培训与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相结合。全年培训农民技术员2.35万人,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培训任务,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吸收运用科技的能力。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南平市年鉴(1995—1997)》

本年鉴设特载、大事纪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政法工作、军警、侨务 涉台工作、工业经济、国内贸易、对外经济贸易等类目,主要记载了南平市1995—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阅读

相关人物

丁少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