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701
颗粒名称: 武夷山市
分类号: Z9
页数: 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武夷山市具有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属罕见的自然美地带,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代表,是全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物产资源丰富,旅游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的内容.
关键词: 武夷山 物产 旅游

内容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总面积2813平方公里,总人口23.37万。前身为崇安县,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建县,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
  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83.5亿元,比增12.5%;财政总收入7.86亿元,比增25.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亿元,比增26.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以上项目)101亿元,比增4.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亿元,比增16.6%;旅游接待总人数724.39万人次,比增14%;旅游综合总收入123.54亿元,比增15.9%;工业总产值50.8亿元,比增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6亿元,比增19%;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7亿元,比增5.8%;实际出口总值1.1亿美元,比增49.16%,实际利用外资(基层报表口径)1.15亿美元,比增10.8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82.7亿元、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07元,比增12%;农民人均纯收入8931.83元,比增14.74%02006年起,连续四年入选“福建经济发展十佳县(市)”,200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活力县级城市”。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中国唯一的“茶文化艺术之乡”,拥有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自然人文景观分布其间。先后获评全国5A级风景旅游区、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和全国“三绿工程”茶叶示范县。近年来更获得“世界十大快乐胜地”、“全球十大幸福地”等多张城市旅游亮丽名片。主要特点有五个方面:
  ——具有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属罕见的自然美地带,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代表。
  ——是全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是尚存的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是体现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集儒、道、释于一身,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境内古闽族、闽越族文化遗存是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
  ——物产资源丰富,是中国江南著名的粮区、林区、茶叶产区。
  ——旅游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旅游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武夷山大力发展以旅游为带动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文化创意、健康养生、商务会展、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体育赛事等新兴业态,坚持以建设国际旅游度假城市为目标,抓住武夷新区建设、交通条件巨变两大机遇,加快实现从自然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从旅游景区向旅游城市,从以旅游产业为支柱向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三大转变。继续实施“五大战役”,积极开展九曲上游生态保护区、杜坝高端酒店服务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仙店生态创业园区、北城新区“五大片区”建设,全面建设优美武夷、活力武夷、人文武夷、和谐武夷、幸福武夷。

知识出处

南平年鉴2012

《南平年鉴2012》

出版者:福建省地图出版社

本年鉴记载了南平市2011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情况。设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貌、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南平市人民政府、政协南平市委员会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