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林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289
颗粒名称:
林业
分类号:
F326.2
页数:
3
页码:
215-217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8年南平市林业工作紧紧抓住林业改革这条主线,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克服“6·22”特大洪灾所带来的困难,基本完成年度各项计划指标,为闽北林业的重建复兴打下基础。
关键词:
南平市
农村经济
林业
内容
【概况】 1998年,全市林业工作紧紧抓住林业改革这条主线,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克服“6·22”特大洪灾所带来的困难,基本完成年度各项计划指标,为闽北林业的重建复兴打下基础。全社会林业产值55.07亿元,其中林业系统工业产值9.85亿元,比降11.56%。系统内工业企业税利入库1.06亿元,比降27%。国有林场实现总收入6703.36万元,经营利润1241.96万元,上缴各种税费923.45万元,提取林业金费1339.5万元。全市完成木材生产139.49万立方米,比降0.39%;木材销售134.93万立方米,比降5.09%;“三板”生产16.83万立方米,比增28.6%。全市造林更新22.2万亩,占任务的100.9%;全市义务植树684.4万株,占任务的102.5%,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184.9万人次。城市新增园林绿地28.95公顷,公共绿地17.85公顷,义务植树基地32个3万亩。完成幼林抚育85.8万亩,占计划的122.5%;中幼林抚育间伐36.9万亩,占计划的123%;封山育林28.6万亩,占计划的130%。完成育苗1461亩,占任务的121.8%,生产合格苗3307.75万株,合格率94.4%,培育容器苗587.1万株,占计划的117%。全市完成竹林抚育220万亩,其中施肥66万亩,号竹29.82万亩,钩梢5.56万亩,种植中小径竹3.68万亩。全社会竹业总产值18.2亿元,与上年度持平,其中山上竹林产值11.69亿元,山下加工产值6.51亿元。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11起,发生率为0.59次/10万公顷,过火面积75.7公顷,过火率0.04‰,受害面积66公顷,受害率0.04‰,与上年相比,发生率、过火率和受害率分别下降81%、85.2%和85.8%,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建瓯、顺昌、松溪、邵武、武夷山、延平、光泽7个县(市、区)实现无森林火灾。全市主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达67.5万亩,防治面积62.7万亩,防治率达92.9%。全市林业公安共查处各类林业案件2273起,收缴木材1万多立方米、野生动物917只,罚没金额778万元。
【造林绿化富有特色】 全市造林绿化工作有六个特点:一是林业八大基地建设全面启动。通过定向培育和集约经营,实行改造与新造并举,全市建速生丰产林基地10.24万亩,大径材基地5.7万亩,锥栗基地0.9万亩,松脂林基地5.2万亩和食用菌林基地3.3万亩。二是多元化的造林格局初步形成。通过认真贯彻执行市政府关于转变造林经营机制,搞活山地使用权的决定,鼓励农民投资投劳包山造林种果,全年农民投资投劳造林5.8万亩,比增114.8%,占造林总面积的26.13%。三是营造阔叶树和针阔混交林有新突破。全市营造阔叶树、针阔混交林10.4万亩,占造林更新总量的46.8%,创历史最高纪录。四是抚育间伐工作有新起色。全市完成中幼林抚育间伐36.9万亩,占任务的123%,首次全面完成抚育间伐任务。五是封山育林力度加大。全市以开展封山育林年活动为动力,加快封育步伐,完成封山育林28.6万亩,是1997年的3倍,占任务的130%,其中人工促进天然更新4.1万亩。六是义务植树形式多样。城区绿化突出花草木相配套,公路、铁路、江河“三沿”乔灌花一起上,国道和江河两侧“一重山”林果竹齐发展,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四旁”见缝插绿,植树达52.8万株。
【竹业开发突出重点】 首先,办好’98南平竹业开发成果展销会。摄制《南平竹业》电视专题片,筛选竹业开发加工项目参加招商。展销会期间,全市共有18类200多种笋竹产品参展,23个1997年度市级科技兴竹示范户和18家笋竹加工龙头企业受到市政府表彰,众多省内外竹业专家齐聚竹业经济恳谈会,共商闽北竹业经济发展大计。洽谈合作项目5个,总投资746万美元,其中引资663万美元,签订商贸合同31项,合同成交金额690多万元。其次,在全市广泛开展五个系列活动:“一湖两溪”中小径竹绿色长廊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市种竹3.21万亩,其中为抓好南平精品路和精品城区绿化,在延平安丰桥至沙溪口沿河两岸种植绿竹5000余株,成活率达95%;护笋养竹效果明显。全市共留养新竹1.33亿株,亩均留养新竹26株;全市共完成竹林低改56万亩,占任务的124.44%;省财政厅和林业厅扶持建立的第二批4万亩毛竹丰产示范基地项目实施;开展笋竹加工企业现状调查,为制定笋竹产业化建设实施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
【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的总体部署,市林委分别成立木材、笋竹、花卉等产业化工作小组,继续加强与科研院校的技术协作,先后同中国林科院、福建林学院等高等院校的领导和专家进行洽谈,分别就20个科技项目达成联合开发协议。切实把实施林业产业化战略摆在突出位置。一是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全市已建立速生丰产林基地356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97.6万亩,锥栗基地33万亩,银杏基地5000亩,毛竹丰产高效基地34万亩,中小径竹丰产基地1万亩,大径材基地8.5万亩,花卉基地1139亩。二是区域性主导产业正在形成。全市已形成木材、笋竹等主导产业,花卉业正在兴起,重点发展延平区百合花、武夷山兰花和建瓯的树雕根艺,并以此推动全市花卉产业化的发展。三是项目开发不断强化。全市认真开展“98林业项目开发年”活动,建立项目储备库,储备项目58个,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赴厦、漳考察招商,参加福州招商月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活动。全市共签订林业利用外资项目33项,总投资3491.32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986.62万美元,实际到资1258.1万美元。四是抓龙头企业培育。以建阳胶合板厂为骨干,组建鲁班集团,建成建阳胶合板厂年产1万立方米锯解清水模板生产线。以建瓯人造板厂为龙头,组建建瓯人造板集团。目前人造板总厂年产1万立方米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项目已由香港迪勤公司租赁经营。五是市场体系逐步发育。配合市政府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抓好木材交易市场的组建,并已作为国家级的闽北分市场获得批准,木竹笋及林副产品的营销队伍日益扩大。
【林业改革顺利进展】 林业企业改革采取股份合作、承包租赁、兼并嫁接、整体拍卖、减员增效等形式,放开搞活林业企业。全市林业企业完成改制24家,其中改为有限责任公司的3家,股份合作制8家,租赁7家,折价出售4家,兼并2家。市属企业的改革有新进展。大洲贮木场实行一厂多策,分块改革。闽北林贸中心经市劳动局批准,实行经济性裁员44人,占在职职工的51.76%。顺昌钢丝绳厂与南平龙旺电缆集团公司合作兼并工作正在协商洽谈。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面不断扩大,全市有140多个村150.2万亩的林地参与林权明晰化改革。同时,各地还加大以林还贷的力度,1998年全市完成以林还贷面积28.1万亩,折价1.01亿元,邵武、武夷山、光泽、松溪已全面完成以林还贷工作。光泽县进行木材经营体制改革探索,实行木材多渠道经营,产销见面,经营者在依法缴纳金费后可直接买卖木材。
【资源保护加大力度】 一是结合新《森林法》的颁布实施,做好新《森林法》的学习宣传工作。全市开展宣传咨询46次,出动宣传车936辆次,印刷宣传品19万份,刷写宣传标语2万多条,举办座谈会、培训班251次(期),参加人员近2万人次,市、县领导发表电视讲话11次。二是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与各级工商、公安、渔政、城管和新闻单位配合,协同作战,查扣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体全部放归大自然。三是严格限额采伐管理。当年全市共核发木竹采伐许可证8018份,消耗林木总蓄积485.9万立方米,占计划的81.4%。四是开展征占用林地清查工作。根据省政府部署,对1994年以来全市征占用林地及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行为进行清查。据统计,全市清查出非法征占用林地1.79万亩,并依法补办有关手续,补缴四项费用364.8万元。五是完成历时三年的县级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工作,并经审核进入实施阶段。六是森林防火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全市以争创“无森林火灾单位”为中心,抓好各项防火措施的落实,签订防火责任状2001份,并在广泛宣传形成共识的基础上,组织1万多人,增派781支巡逻队,增配2276名护林员,在防火重点时期采取死看硬守等措施。查处违章用火465起,有效控制野外火源,森林火灾大幅度下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全市还投入624.5万元,加强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营造生物防火林带2226公里,占任务的111.3%。七是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全市投入580万元用于病虫害防治,防治面积62.7万亩,防治率达92.9%。同时采用固定样地与流动样地调查及踏查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虫情测报质量。八是严厉打击毁林犯罪。全市林业公安先后开展以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为主要内容的严打整治“冬季行动”和林区“百日治安整治”以及毁林犯罪专项斗争。全市共立重、特大林业刑事案件64起,破案率达95.3%。九是抓违章运输的查处和山林权纠纷调处工作。全市林业检查站共查处各类木材、野生动物违章运输案件6425起,挽回经济损失1673万元。调处山林权纠纷69起,面积3.62万亩。
【林业科技加快发展】 一是确保科技经费投入。全市投入454万元,承担和安排部、省、市科技项目77项,其中市级补助项目经费76.5万元。通过专家鉴定、评审、验收的项目有11项,获奖项目23项,其中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奖2项,省林业厅科技进步奖13项,市科技进步奖8项。二是完善科技示范体系。结合试验区建设,全市建立国家级延平区杉木速生丰产林标准化示范区和建阳山地综合开发示范市,2个科技示范乡镇,3个示范场,288个科技示范村,3343个科技示范户,拥有各类试验示范片685个面积29.2万亩。三是密切科研合作交流。全市接待国外林业专家6批38人,与中国林科院开展合作项目3项,与福建林学院、省林科院、林校等高校院所开展科技合作项目20项,并与林学院签订长期友好协作关系。四是开展科普宣传与技术培训。全市组织科技人员800多人次深入乡村开展科普下乡活动,印发技术资料9种2万多份,播放科普录像100多次,受教育3万多人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讲座400多期1.5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民林技员5000多人次。
【灾后重建成效明显】 “6·22”特大洪灾,给全市林业系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28亿元。市林委及时成立抗洪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把抗洪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灾后,努力争取国家、省及兄弟地(市)支持救灾款1205.8万元。一方面抓好灾民安置,使大部分受灾职工在元旦后春节前搬进居住条件比较好的住房;另一方面狠抓恢复生产。一是以先通后畅,尽快抢通水毁的运材公路,同时加快木材生产和销售。二是尽快恢复受灾企业运转、投入生产;对重灾企业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加大扶持力度,集中扶持资金抢修设备,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邵武刨花板厂在洪灾中因自动化控制系统被淹,生产陷入瘫痪状态。通过省林业厅请专家会诊,并与福州大学合作,完成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改造,使生产能力提高20%,精确度提高5%,当年生产刨花板1.9万立方米,比增8.2%,实现产值3247万元,上交税金250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三是全系统的林政部门简化办事程序,减免林业金费,为灾后安置和恢复生产提供服务。
【行风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认真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开展纪念改革开放20年活动,创建文明机关活动不断深入。二是认真组织整顿林业检查站和林业公安执法队伍,发现问题严肃处理,促进检查站廉政建设。三是于11月份全面推行林木采伐许可证张榜公布制度,并列入村务公开的一项内容,作为加强林木采伐管理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四是狠抓林业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增强依法行政意识。五是开展表彰、学习和宣传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活动,弘扬抗洪精神,表彰先进单位28个,先进个人90人。六是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圆满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市政协委员提案共11件。六是抓好廉政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党组成员率先垂范,严格要求自己,遏制行业不正之风。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