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涉台事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273
颗粒名称:
涉台事务
分类号:
D618
页数:
3
页码:
206-208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8年南平市对台工作以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为主线,以加大南平与台湾的经贸合作和双向交流为重点,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开拓进取,各项工作都取得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
南平市
侨务工作
涉台工作
内容
1998年,市对台工作以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为主线,以加大南平与台湾的经贸合作和双向交流为重点,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开拓进取,各项工作都取得可喜的成绩。
【对台民间交往】 一年来,,全市接待来闽北探亲旅游、洽谈贸易台胞19585人次。其中,前来探亲访友701人次,经贸考察543人次,游览观光18341人次。市台办系统接待台胞27批373人。其中,有台湾世界苏姓宗亲会副理事长苏克福,有原台湾国民党二级“海军上将”邹坚,有台湾台北闽北同乡会副理事长黄逸,有台湾举重协会会长章建明等。重要台胞团组有台湾中华工商经贸访问团,台湾茶文化访问团,台湾东嘉集团代表团,台湾林业专家代表团,台湾农村发展基金考察团,台湾举重代表团,台湾桃园黄峭后裔寻根祭祖团,台湾桃园游氏后裔寻根团,台湾浦城乡亲春节探亲团等。南平市赴台探亲台属350人,赴台定居10人,有130名适龄女青年与台胞结婚。组派4个团组、30人赴台湾交流考察。9月中、下旬,应台湾中华海峡两岸经济发展协进会的邀请,南平市副市长陈满泉率南平市经贸企业考察团一行8人赴台交流,在台期间走访了15个社团、协会和企业;接触了40多位企业家,并举办了投资说明会、乡友恳谈会、座谈会等,推介了20多个投资项目,达成了一批意向项目。11月,应台湾中华绿文化协会邀请,以市长助理孙婷婷为团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石建华、武夷山市长张建光、原市农委主任江世民、市农业局长陈美琼等9人为团员的市农业考察组赴台考察。在台期间,考察组注重与台湾实业界、科技界和同行交流情况,介绍项目,洽谈合作。与台湾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研讨蔬菜良种的引进,与台中县杨先生洽谈马铃薯的加工合作,与南投县叶先生洽谈花卉合作,与台湾中兴大学洽谈水稻良种的引试,与台北县坪林乡洽谈茶文化的合作以及与台南的台湾酪农协会洽谈开发延平乳牛业等。为闽北与台湾的农业交流合作开辟了新渠道。
【引进台资】 全市对台经贸工作再现好势头,新批台资企业12个,总投资829.15万美元,实际到资718.21万美元,并接洽了一批意向项目。全年新批台资项目和投资金额分别比上年增加4项和600万美元,引进台资和对台经贸工作有了新的突破。首先,抓住建立“海峡两岸闽北经济协作区”的契机,发挥农业、旅游、资源优势,开展经贸展销活动。利用举办“项目开发年”、“绿色食品展销会”、“武夷旅游月”、“中国竹子节”等活动,邀请多批台胞前来参展考察,推动农业、林业、中小企业与台湾相关行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其次,组织经贸团组赴台湾开展招商活动,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达成一批投资意向项目。第三,配合市政府成功举办“闽台(南平)现代农业合作研讨会”,邀请一大批台湾农业专家、学者、实业家参加研讨会,推介了一批农业产业优势项目,签订2个外商投资项目。第四,组织参加赴沿海的招商考察活动。3月,市台办组团赴深圳、东莞、漳州、厦门等地进行为期9天的考察,联络了一批在沿海地市投资兴业的台商和客户。并结合闽北实际,提出引进合资的重点应放在优高农业、观光农业、农产品加工营销和山地农业机械制造技术等4个方面。4月,市台办参加了由市委副书记袁锦贵、副市长廖荣元带领的农业团组赴沿海考察活动,为市领导引荐台商20多人。在“9·8”厦洽会期间,安排市领导会见3批、22位台商。
【开展对台宣传】 市对台宣传始终坚持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积极拓展入岛宣传渠道。一是通过闽北籍在台人员与台湾报界的关系,利用台湾报刊和同乡会会刊宣传介绍闽北乡情。6~7月间,台湾《自立晚报》先后多次刊登市台办供稿的《闽北与台湾人员交流交往源远流长》、《闽北对闽学入台湾的贡献》及《闽台习俗、多缘闽北》等文章。11月,在福建同乡会《福建杂志》复刊第11期刊登了市台办提供的文章。至11月底,台湾报刊和民间会刊共刊登介绍闽北概况、闽北与台湾渊源、习俗文化源流、物产及闽北基础设施、闽北改革开放成就等文章8篇2.7万字。全市有对台宣传稿件542篇次被台湾新闻单位采用。二是组织编撰《寻根揽胜话南平》。年初,市台办领导结合闽北实际,对该书初稿提出调整意见,增补了富有闽北特色的“奇茗文化”、“竹子文化”、“崇蛇文化”等内容。并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编撰了《郑成功在闽北行迹考辩》等,引起台南延平郡王祠管委会的文史研究人员的关注。三是配合省台办做好入台族谱展工作。经市台办努力挖掘和收集整理,已整理出邵武黄氏、建阳朱氏、蔡氏、游氏,浦城章氏、詹氏等6姓族谱赴台展出。展示台湾同胞的根在大陆、在福建,促进了闽北与台湾人民之间的交流。市台办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征订《海峡了望》400多份,《台湾工作通讯》50份。
【抗洪赈灾】 市台办在抗洪赈灾、争取外援做了大量工作。6月16日,市台办以《闽北洪涝灾情重,企盼同胞援爱心》传真台北闽北同乡会。6月23日,市台办又将“6·22”特大灾情传真省对台办和台北闽北同乡会、台北福建同乡会等。省台办发动干部捐款6.5万元给闽北灾区,调剂20万元修建经费给延平区埂埕村饮水工程;并发动厦门、龙岩、漳州市台办支持闽北灾区。台北闽北同乡会闻讯而动,先后捐款近60万元救助灾区。台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崇华捐给建瓯市和建阳水吉镇40余万元,台胞俞兆年捐款1万美元给闽北灾区,台湾邵武同乡会捐给邵武市8万元,台湾画家陈大络将义卖字画所得款项捐给闽北灾区。7月,市台办安排并陪同台湾慈济基金会释德怀法师2次到延平、建瓯、政和灾区勘灾、赈灾,慈济基金会先后派近200人到闽北为灾区赈灾发送大米120万公斤、冬衣41700多件、冬被21158床,价值达千万元。
【强化内部管理】 市台办认真组织台办系统干部、职工和涉台部门及广大台胞、台属学习中共十五大报告等,促进对台工作取得明显变化。一是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台办干部、职工思想发生大变化,工作思路更加开拓。二是积极贯彻执行省台办的对台工作思路,取得省台办的大力支持。三是把对台工作与服务新一轮创业结合,取得对台经贸工作的新突破。四是寓对台宣传与闽台民间交往中,取得入岛宣传新成果。邵武市等县(市、区)台办采取“三保四结合”的方法,组织学习中共十五大精神,坚定了对台工作信念,提高了对台工作的自觉性。在全省对台工作会议后,市委召开常委会,传达贯彻全省对台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市的对台工作。9月11日,市委召开副处以上领导参加的全市对台工作会议,传达全省对台工作会议精神。邵武市召开有200多人参加的对台工作会议传达
贯彻全省对台工作会议精神;调整充实了市委对台领导小组,市委书记林小华任组长,并配备了专职的台办主任。市人大、公安、工商、计委、外经委、台办等单位组成执法组,走访台资企业,对贯彻落实《台胞投资保护法》的情况进行检查,协调解决了“乱收费”、台商子女就学和台商投诉等问题。坚持每2个月“28日”的台资企业座谈会制度。积极做好延平致和、亚明,邵武龙凤3家台资企业申报省政府扶持台资企业工作。邵武市引进台资,做到引进一家,办好一家。全年为台资企业提供咨询、出证服务300余次,累计引进台资企业21家,总投资3469万美元。市台办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整顿机关作风的要求,积极开展“三讲”教育活动,认真制定单位工作目标,细化个人岗位职责,健全办公会议制度和学习制度等,使机关作风焕然一新,扎实地推动了闽台现代农业研讨会的筹划和延台交流协会的筹备及入岛族谱展的资料收集等工作。市台办在春节和中秋两度召开座谈会,并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积极为台胞台属排忧解难。全年排忧解难300件次,为台胞台属.出具各种证明42份,受理台属投诉11件,基本上做到件件有落实。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