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事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242
颗粒名称: 外事工作
分类号: D827
页数: 4
页码: 198-201
摘要: 本节记述了南平市1998年,市外事系统围绕经济建设中心,转变观念,主动出击,积极为对外经贸和科技文化交流提供咨询和服务,各项工作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南平市 外事工作 1998年

内容

1998年,市外事系统围绕经济建设中心,转变观念,主动出击,积极为对外经贸和科技文化交流提供咨询和服务,各项工作都取得较大突破。
  【外事接待】 全市外事系统接待来本市考察、访问的重要外宾团组织40多批300多人次。其中,仅市外办就接待重要外宾团组12批88人次,安排市领导会见外宾8场次。市外办主动介入国外政界、企业、财团高层人士的来访接待,精心安排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会见外宾,组织参观访问和业务洽谈,促成了合作。在英国福建总商会会长、英国腾达集团总裁赵鹏超应邀参加福州建城2200周年纪念暨’98中国福州国际招商月活动时,市外办安排李川市长、陈满泉副市长分别会见客人,适时介绍南平的对外招商项目和投资环境。并安排市直有关部门及企业负责人与客人进一步会谈,在教育、蛇业、医药方面与客人达成了合作意向。还安排李川市长会见了美国华盛顿福建同乡会副会长、美国东风国际贸易公司董事长陈武钦,通过接洽,促成了南平市与华盛顿华人社团的联系,促进了交流与合作。同时,市外办积极参与市政府与日本冲绳县工业技术中心开发研究部访问团的会谈,市有关部门就如何提高水果等农产品的附加值与外方进行研讨,并就水果、果酒、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合作达成共识。市外办借机介绍南平市对外交往的基础条件,表达了拟与冲绳县所属城市建立友好城市的愿望,并赠送《闽北风情》。
  【对外交流与合作】 市外办发挥对外联系多、渠道广的优势,积极牵线搭桥,为对外招商提供服务。外办领导在赴港参加旅港联谊会换届暨招商引资活动时,安排并促成李川市长拜见中国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并向领事部主任戴昌世等介绍南平概况和投资环境,拟通过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向外国驻港领馆、商务机构介绍南平情况,促成外国驻港人员到南平参观、考察。外办领导在参加由南平市政府、省农业厅、省台办、省外经贸委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南平)农业开发合作研讨会期间,积极联系,疏通关系,协同有关部门促成台湾客商在闽北大面积种植土豆意向。并组织工业办等部门赴福州与来访的德国莱法州州长库尔特·见克率领的莱法州访闽团进行洽谈,向客人介绍南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赠送《南平市对外招商项目》等对外宣传品,进一步扩大闽北的知名度。积极与美国福州总商会主席、美孚国际集团总裁陈青泉等美籍华人联系,举行会谈,介绍闽北情况和优惠政策,提供合作项目,吸引前来投资。陈青泉表示将加强与南平市对外友协的合作。积极与美国福建促进会会长徐德清建立了联系,在徐德清一行应邀参加福建省21世纪的挑战与机遇研讨会期间,市外办领导专程赴榕拜访徐德清,向客人通报南平市“6·22”特大洪灾情况,介绍南平市的对外招商重点项目,拟通过徐德清在美国推介对外招商项目。建瓯、邵武、武夷山、政和等县市外办积极参与重大对外经济活动,协同做好客商邀请和项目洽谈等工作。武夷山外办参与日本冲绳健康食品交流访问团的接待工作,及时为地方的对外交往牵线搭桥,沟通信息。
  因遭受特大洪灾,南平市政府领导率团出访美国斯坦福市开展友好交往活动虽未成行,但通过电函交往,进一步加强南平市与斯坦福市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南平市与俄罗斯约什卡尔奥拉市的交往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邵武、武夷山也积极开展与日本山梨、福冈、秦野等城市的友好交往,争取早日缔结友好城市关系。
  【出国境审批】 全年承办审批因公出国境团组130批批297人次,其中审核审批因公出国(境)团组94批250人次,审核转报省审批因公出国(境)组团36批47人次。代办护照签证113批302人次,办理劳务确认80多批近200人次,审批外国人入境28批42人次。在出国境审批中,市外办强化出入境规范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市外办下发《关于出国(境)审批工作制度》,对因公出国(境)报批资格、组团办法、审批依据、格式程序以及收费等进一步作了具体规定,理顺和规范了出国(境)报批工作。市外办及时查处了个别县、市出国(境)申报中存在的弄虚作假问题,维护了因公出(境)审批工作的严肃性。有关县、市吸取教训,认真整改,规范了申报程序。武夷山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下发《关于加强邀请外国人审批管理的通知》,严格规范各单位邀请外国人时所应遵循的规定和程序,维护了外国人入境审批工作的严肃性。同时,市外办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严格管理公费出国境工作的有关规定,坚决制止、取消公款出国(境)旅游团组。全年取消出国(境)旅游团组24批63人次,节约经费141万元。光泽、延平等县(区)外办也严格把关,制止公费出国境团组,各县(市、区)外事部门取消不合格团组20多批,节约经费50多万元。
  【外事管理】 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的对外方针、政策,强化对全市外事、涉外工作的归口管理,做到了统一政策、统一制度、统一纪律。一是加强出国(境)团组管理。根据省外办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出国(境)团组的出访成果追踪反馈,着重加强对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和副厅级以上领导执行公务情况的追踪反馈。市外办全年收到出国(境)团组的出访报告104份。同时,着手编辑《南平市因公出国(境)人员外事纪律教材》。顺昌、光泽等县都健全出访追踪反馈制度,及时了解出访人员在境外的活动情况,并记录在册,作为审批依据。二是切实加强护照管理。市外事办拟报了《关于刘加铭等3人拒交护照事处理意见的请示》,市政府领导批转市财委,由财委督促其下属企业把刘加铭等3人的护照上交外事办。将南平市贸促会赴美团组人员钟剑荣护照遗失情况报告省外办,做好护照遗失的善后处理工作。并下发《关于加强办理外派劳务护照的紧急通知》,加强对劳务护照的管理。认真验讫护照,检查出国(境)团组在外执行外事纪律情况。三是加强外籍教师的归口管理。根据有关规定,市外办加强对外国专家的管理。对福建林学院、南平师专聘用外籍教师资格进行年审,对武夷山一中聘用外籍教师资格进行审查。督促各院校做好聘用外籍教师工作。南平师专通过聘用外籍教师,提高了外语教学力量,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四是认真处理涉外案件。南平市外办协同市有关部门和武夷山市妥善处理英籍教师未经批准在武夷山进行教学援助活动和受伤害的涉外事件,并下发《关于英籍女教师武夷山受伤害事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各部门增强了对涉外事件的重视程度。
  【外事服务】 一是疏通出访渠道,保证企业组团顺利出访。4月中旬,南平闽航电子器件公司拟组团赴美国参加技术培训,市外办急团组所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团组办妥赴美签证,使该团组按时赴美国参加培训。回国后,出访人员将所学技术及时运用生产一线,取得很好效益。11月,南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与韩国2家公司签订年产2000吨针刺非织造革基布生产线专有技术转让合同,急须派人赴韩参加技术培训。市外办及时为该公司赴韩人员办妥出国(境)手续,使5名工程技术人员如期赴韩国进行为期6周的技术培训。顺昌、浦城、武夷山等县(市)外办对引进项目的企业,实行特事特办,保证人员及时出国(境)参加洽谈培训。二是开展代办机票、黄皮书等出入(境)配套服务。市五洲国际交流服务公司在开办代办机票、黄皮书代办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劳务市场,与省内30家劳务公司建立业务往来关系,全年办理劳务36单。三是简化经贸人员出国审批手续。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简化经贸人员出国审批手续的通知》,市外事办简化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对重要团组、重大团组提前介入,协助办理有关事宜,保证团组如期成行。邵武等市认真做好领导出访服务工作,保证出访取得圆满成功。市外办公开办事程序,把因公出国(境)团组审核、审批程序,邀请外国人入境审批手续,及代办护照签证的有关规定张榜公布,建立监督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将各科室的《工作职责》和《服务承诺制》上框上墙,设立了意见箱和监督台,提供优质服务。
  【引进技术和出国境研修】 市外办协同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南平铝厂、南平师专等企业、学校引进国外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教师50多人次。通过省外办输送1名建阳农业干部到日本冲绳研修农业管理技术。同时加强与已选派在德国、日本等国家研修、培训人员的联系,勉励出国研修人员要珍惜机会,学成技术,将来更好地为南平的经济建设发挥作用。
  【对外宣传】 外事部门利用各种宣传渠道,不失时机地开展对外宣传。一是精心组织外国记者采访接待。香港大公报高级记者史兵在返回香港后,以《人民自有回天力》、《南平从废墟中站起来》为题在香港《大公报》发表专版,介绍南平抗洪救灾、重建家园情况。武夷山市外办接待安排德国电视一台记者倪萌等4人到武夷山拍摄清明节风俗,向国外介绍闽北的民间习俗。二是抓好宣传品的制作。重新编制中、英、日文对照的《今日南平》画册,已完成初稿。三是抓好对外参观点建设。结合对外宣传的需要,对全市的对外参观点进行整顿、筛选。
  【抗洪救灾】 市外办发挥对外联系广、渠道多的优势,积极争取各种援助近400万元人民币,为灾区人民灾后恢复生产提供了一些实际帮助。一是发挥对外优势,及时通报灾情。洪灾发生后,市外办积极组织和动员各方面力量,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及时向外交部、省外办和兄弟地市外办通报灾情;向中国驻纽约总领馆、美国斯坦福市和美国福建促进会、美国守廉国际投资集团公司、纽约华人社团联合总会、英国福建总商会、新华社香港分社、香港宝莲寺、南京爱德基金会通报灾情;向部分中国驻外使领馆、部分外国驻华使领馆和日本冲绳县通报灾情,寄送受灾图片、录像资料。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的赈灾义演筹备、募捐活动。二是采取各种措施,争取多方援助。在市外办的积极争取下,省外办将日本政府援助本省的“利民工程”项目安排在政和县,使政和县得到60多万元的援助用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省外办决定将今后两年的“利民工程”援助项目大多安排给南平,帮助灾区重建。通过省外办争取到日本冲绳县的救灾捐款380万日元。省外办并拨给3万元救灾款援助市外事系统。经外事部门争取,美国福建促进会募集捐给建瓯南雅太平村小学1.2万元款购买学习用品,纽约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委托省委书记陈明义转交灾区4.88万美元赈灾款。12月,香港救世军援助签字仪式在南平举行,160万元的援助款陆续拨给受援单位。三是邀请国外技术人员帮助受灾企业抢修受损设备。在“6·22”洪灾中,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价值1亿多元的生产线被淹严重,该公司拟请英国公司技术人员一行8人赶来抢修,市外办仅用1天时间就为该批技术人员办妥了有关入境手续,保证英方人员尽快赴延,使企业及时恢复生产。
  【外事队伍建设】 市外事系统加强内部管理,注意提高人员素质。一是督促县(市、区)健全外办机构。各县(市、区)在建立外办的基础上,分别配备了外办主任。各级外办做到有办公室、有牌子、有印子、有专(兼)职干部。各县市区都进一步明确规定外事部门是政府外事工作的职能部门和党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是执行国家对外政策和处理重要外事工作的综合归口管理部门。二是总结交流全市外事工作情况与经验。4月、11月,市外办在南平召开县(市、区)外办主任会,总结经验,加强队伍建设,探讨工作思路。12月,在南平召开市直部门企业座谈会,邀请市委办、人大代表委、政府办、政协三胞委、市委组织部、外经贸委、侨办、台办、旅游局、侨联等部门和南平铝厂、南孚公司、亚明股份公司等企业领导近30人参加座谈。会上,市外办领导通报全市的外事工作情况,介绍本市的对外交往渠道和出入境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各有关部门也根据工作实际对外事工作提出要求和建议。通过座谈交流,有关部门和企业更好地了解有关对外政策,用好用足政策,外办工作人员也增强了服务意识。三是认真开展调研工作。12月初,市外办领导陪同省长助理、省外办主任李庆洲和省外办有关处室负责同志深入延平、建瓯两地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和听取汇报,省外办领导明确表示要加大对南平市外事工作的指导和扶持力度,要积极为南平市与国外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牵线搭桥;要有意识地介绍一些经贸团组和政界、商界高层人士,驻华使领官员和外国记者到南平考察;要为南平市的非公有制企业出国(境)考察访问开绿灯等。市外办领导在年内还多次率有关人员赴县、市调研外事工作,及时收集和整理外事工作动态、出入境等方面的信息,通过《闽北外事》,不定期向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全年编辑《闽北外事》29期,被《福建外事》采用10余篇。武夷山市外办积极做好《武夷外事》刊物的创刊筹备工作。四是加强培训和建章立制。市外事办建立了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坚持周二下午学习日制度,不断组织学习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精神和国家的对外方针、政策及外事理论业务。在省外办的支持下,举办了一期由县(市区)外事干部和市直外事专办员参加的全市外事干部培训班,培训外事干部40人。武夷山市外办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举办一期由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涉外单位人员参加的外事业务培训班,提高涉外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同时,市外办对近年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并建立了一系列档案管理规定,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保证工作。并建立健全了对外交往档案和信息资料等,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闽北华人录》和《来访外宾名录》。建瓯、延平、光泽等县(市、区)建立健全了外事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管理。
  【利民工程】 在省外办的支持协助下,促成日本政府提供“利民工程”援助款60多万元,给政和县医院购置医疗设备。由日本政府提供70多万元人民币援助的邵武市家庭保健服务中心大楼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南平市年鉴1998》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