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南平市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171
颗粒名称: 共青团南平市委
分类号: D292
页数: 4
页码: 175-1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平市共青团南平市委的工作情况,内容主要介绍了思想教育工作、以农村、企业、学校、机关(城市)四条线索串连衔接团工作全部内容、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积极投身抗洪抢险、重建家园工作、团机关建设进一步加强等。
关键词: 南平市 人民团体 共青团

内容

【思想教育工作】 1988年,全市共青团工作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放在首位。组织全市团员青年认真学习江泽民总书记的报告,学深、学透“七个深刻领会”。同时,把学习十五大精神同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结合起来,统一全团的思想和行动,指导团组织工作和建设,切实增强广大团员青年高举伟大旗帜,推进伟大事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学习十五大精神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带领团员青年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把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凝聚到为实现新一轮创业目标奉献青春的行动上来。县(市、区)、机关、企业、学校等基层团组织通过举办邓小平理论知识竞赛、撰写学习邓小平理论心得体会、举办学习培训班、印发学习辅导材料等多种形式扎扎实实将学习活动向纵深推进。团市委还举办了一期邓小平理论学习研讨班,对100多名基层团干进行系统培训,邀请专家主讲,收到良好的效果。爱国主义教育常抓不懈。各级团组织结合周恩来、刘少奇同志诞辰百年纪念,开展以“学伟人风范,创一流业绩”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比赛,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正确认识“学习就是最好的纪念”,而“努力实践和工作着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鼓励团员青年以伟人精神为动力,以最新、最佳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新一轮创业。“12.9”期间,团市委在建阳举办了驻潭各中等学校青年学生纪念“一二·九”运动系列活动,激发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弘扬“一二·九”爱国精神,刻苦学习、发奋成才。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各级团组织结合本地部门实际,以邀请有关专家开讲座或组织青少年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国情教育、区情教育;通过组织团员青年清明祭扫烈士陵园,学习身边刘志珊等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等方式,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上半年,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七周年为契机,与市教委联合在中小学开展“墙报每周一法宣传活动”,与市司法局联合举办法律咨询、宣传以及法律知识竞赛等,加强与青少年有关的法制宣传,使青少年更好地掌握一些基本法律知识,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此外,注重通过举办少儿科技知识培训和各类宣传活动,鼓励学科技、用科技,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下半年,开展以“理想、成才、跨世纪”为主题的大型演讲活动,寓教于乐,增强青年学生的历史现任感、使命感,坚定立志成才,为国奉献的信心和决心。
  【以农村、企业、学校、机关(城市)四条线索串连衔接团工作全部内容】 动员和组织全市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新一轮创业,突出服务改革大局和经济建设全局的核心内容,以农村、企业、学校、机关(城市)四条线索串连衔接共青团“品”字型战略内容,团工作社会化构建新格局。在农村,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建立农村科技开发网络、领办推广现代科技项目、建立青年星火基地、创建乡镇青年科技图书站、培训农村青年和加大基层团建力度等方面工作上新台阶。重点以落实创建“南武路示范带”工作意见为内容,着重抓好南武路沿线乡镇团委的“五个一”目标(一个科技图书站、一块星火示范基地、一块青少年行为规范公益广告牌,创经费基地牌、一个青少年活动阵地、一条共青路)和沿线农村团支部的“四好”工作目标(一个班子、一个好项目、一支好队伍、一套好制度)。同时,创建南武路、316国道(南平段)两条百里文明走廊“青年文明号示范路活动”结合起来,以典型示范带动基层团建工作。5月,团市委组织人员深入建瓯、建阳、武夷山、延平等4个南武路沿线市(区)的12个乡镇36个村进行基层组织建设调研,为下半年团的基层建设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此外,还大力开展“农村青年科技传播活动”和创建“青年绿色文明园”活动,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400多期,培训农村青年10万多人次,培训青年农民技术员7000多人,培养青年星火带头人5000多人,推出邵武李纲路、延平区杨真小区等青少年绿色文明园、浦城县木材厂林场等一批青年经济林。在企业,重点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广泛开展培养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和下岗青工创业行动。年初,团市委结合全省企业共青团工作经验交流会暨全省下岗青工再就业工作座谈会精神,召开全市企业共青团会议,就如何在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中做好团工作以及共青团如何为企业下岗青工服务进行安排部署。通过开展创建青年安全岗、文明岗和青年文明号活动,开展科技攻关、节能降耗及围绕生产难题开展突击队活动等,使工作贴近企业工作实际需要。团市委与市劳动局还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南平市‘下岗青工创业行动’的意见”,成立活动组委会。各级团组织通过在青年社区设立下岗青工培训站,培训下岗青工2000多人。豪亨集团董事长杨永兴等7人获得团省委、省劳动厅的联合表彰,被授予“福建省下岗青工带头人”荣誉称号。6月,团市委会同市劳动局、总工会、工业办联合举办了烹饪大赛、高级维修电工技能竞赛两次大型青工技术比武。在学校,重点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和“手拉手”互助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南平师专举办“红五月”系列活动,南平四中举办革命歌曲音乐周活动等,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五四”期间,在延大中院校举办了“青春的旋律”文艺汇演,将校园文化活动周推向高潮。发挥业余团校的阵地作用,团的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光泽一中等4所大中学校团组织被评为“省学校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10月18日,团市委、市少工委会同市教委、市中保人寿等单位联合举办“中保人寿杯”少先队辅导员素质技能擂台赛。年底,重新选聘17位素质较好的同志担任少先队总辅导员。“手拉手”活动领域进一步展,“手拉手”人数已增加到13万对,有32名少先队员荣获“全国手拉手好少年”称号。5月,团市委发起“为刘琳捐款献爱心”活动,得到全市少先队员的积极响应。6月1日,团市委将所得捐款与市“青少年基金”救助款4万元专程送往在福州驻院的刘琳。“六一”期间,还组织“手拉手慰问百名下岗职工子女活动”,送去价值4000多元的书、学习用品及衣物。此外,下半年还发起“手拉手情系灾区小伙伴”捐款活动。“雏鹰假日小队手拉手文明行动”进一步深化,有37支小队被评为“全国文明雏鹰假日小队”。团市委、市教委、市少工委联合表彰了南平市“十佳少先队员”、“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在机关,重点教育引导青年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好各项工作,尤其在大力推进青年志愿者活动、希望工程和青年文明号工作方面发挥突出作用。3月,发动全市100多家单位,组织832支青年志愿队伍,9500多名志愿者参加各个志愿活动,服务近10万人。在城区全面拓展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以延平区6个街道为试点,成立统揽社区团工作的青年文明社区联谊会,下设4个阵地,即青年志愿者服务站、下岗青工(外来务工青年)培训站、青年社区教育文化委员会和红领巾活动站,拥有60多支共2万多人的服务队伍,让群众享受“居住安宁放心、环境优美舒心、生活方便称心、邻里融洽热心、文化娱乐欢心”的社区文明环境。希望工程工作重点抓好’98希望工程志愿劝募行动。“五四”期间,举办首批“希望书库”捐赠仪式,64套书库送发64个贫困山村小学。同时,还举办希望工程志愿者颁证仪式,市委书记林克敏自愿成为全市1号希望工程志愿者,为’98希望工程志愿者劝募行动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全市已招募希望工程志愿者600人。市希望办先后向上争取和发动资金388万元,援建希望小学9所,结对子救助和一次性捐助贫困大中学生4200人,为贫困山区学校捐赠希望书库和三辰影库80套。青年文明号工作重点抓规范管理,保证荣誉称号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年初,市青年文明号组委会研究制订并下发《南平市创建青年文明号规范》,使青年文明号的考评审核工作走上正轨。同时,配合省青年文明号工作检查组对全市部分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文明号单位进行抽查,对群众不满意的10家单位要求限期整改,对不合格的10家单位做出“摘牌”的处罚决定。下半年,青年文明号单位也积极参与全市“抗洪救灾,重建家园”工作,涌现出一大批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灾后有156名大中专特困生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援助,其中有70%是青年文明号单位的救助对象。
  【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全市共青团工作紧密围绕党的工作中心,强调在服务党的工作大局的前提下,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基层和群众,形成影响覆盖全社会的团工作的社会化新格局。为纪念“五四”、迎接共青团第14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同时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美在南平”活动,共青团南平市委、市青联围绕“展我市青年青春风采,为美在南平贡献青春”主题,开展一系列大型纪念活动。4月25日至5月10日,在延举办了“美在南平青年文化艺术节”活动,期间,各县(市、区)企业、学校、机关围绕“美在南平”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和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活动,向全社会集中宣传党委、政府“美在南平”的工作思路,使“美在南平”活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开展“5.29”救助日活动,成立“南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为尽力帮助全市疑难重症青少年病患者家庭减轻痛苦和负担,团市委常委会研究、商讨,在征得市委、政府的同意和支持后,确定“5.29”为救助日,为疑难重症患者捐款,作为救助青少年疾病患者的专项经费统一存入“南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根据病患者实际情况按章程予以补助。救助日,由市委办、政府办牵头组织,团市委具体承办,捐赠仪式在市委礼堂举行。捐赠仪式上,收到市直机关干部职工和部分外资企业回报社会捐款共18.48万元。各县(市、区)也开展了捐赠活动,收到捐款7万多元。年内成立了“南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所筹资金年息用于救助失学或面临失学但品学兼优的闽北籍大中学生。6月,团省委书记詹少敏到南平调研,听闻此事,当即个人为基金捐款1000元。截止年底,“青少年发展基金”已筹集底金50万元,资助大中专特困生156人。
  【积极投身抗洪抢险、重建家园工作】 6月14日,闽北部分县(市)刚刚出现洪水灾害,团市委就立即下发明传电报至各县(市、区)团委,要求组织全市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抗洪抢险主战场,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随着灾情的日益严重,全市广大团员青年不畏艰险,组织了青年抢险突击队、青年应急小分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积极投身抗洪抢险第一线。广大团员青年不怕苦、不怕累,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特别能战斗、能奉献的精神风貌,在挽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和英雄事迹。全市共有近12万名团员青年积极投入抗洪抢险和灾后自救工作,成立了4000多支的青年志愿者、青年突击队队伍,帮助解救受灾围困群众12100多人,清理修缮房屋15730多栋,修理塌方路面、水渠2628多处,整理受灾农作物面积27000多亩,自发捐款30多万元,捐衣捐被45820多件,志愿投工118万个工日,清理垃圾5000多吨。团市委也因在抗洪斗争中突出表现,荣立市委、市政府表彰的三等功。灾后,团市委领导多方奔走,积极争取到团省委发动全省团员缴纳的特殊团费205万元、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资助的50万元,结对救助受灾小学生200人,一次性补助受灾小学生3900人。此外,还争取到厦门武夷工贸公司捐款2万元资助建阳、武夷山市贫困小学生100人,接受兄弟(市)团委救灾衣物价值人民币30万元。在全市普遍受灾严重的情况下,为表达对上级团委以及兄弟地市团委大力支持的谢意,团市委也发动全市团员自动缴纳特殊团费支援灾区,收到款项14多万元。
  【团机关建设进一步加强】 落实市委“制止奢侈浪费八项规定”,团市委机关抓学习、讲正气,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觉悟;抓制度、求落实,强化团制度规范行为的作用;抓作风建设,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召开两次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清廉之风和奉献之风。努力提高团市委机关人员的整体素质。选送10名干部职工参加电脑培训,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部室少、人手少、老团干多”的现象,严格要求在职的全体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全面学习共青团业务,同时积极向组织部门推荐超龄团干,补充新鲜血液,到年底,有2名领导干部顺利转行、提拔,9名正式干部中,有2人研究生结业,4人函授本科毕业,1人函授专科毕业。为及时宣传报道全市共青团在各个领域开展工作的情况,各级团组织积极主动与当地新闻宣传部门联络,及时搞好宣传,团的信息上市委《闽北快讯》27条,省委《八闽快讯》2条,《福建共青团》9篇,《福建青联通讯》1篇,《闽北日报》86篇,《中国共青团》1篇,南平电视台新闻80多条,自办团讯等内部刊物165期。青少年活动阵地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年初,召开青少年宫协会第六次年会,为全市各青少年宫开展全年工作制订了目标计划。帮助青少年宫配齐配全领导班子,督促形成内容更加完整的《青少年宫教职员工岗位工作责任制》。青少年宫教学设施建设不断增强,育人环境不断改善,活动富有显著成效,共开办各类培训项目10多个,培训学员1500多人,有30多人在全国及省级的书画、声乐、象棋、计算机等比赛中获奖,培训创费3万多元。同时还成功主办、协办了全市少先队辅导员素质比武、第五届少年军校、雏鹰军事夏令营、少儿夏令营等大型活动.在开展的青年社团活动中,摄影家协会会员作品在全国、省、市级各类报刊和比赛中入选、发表、获奖达150多幅。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南平市年鉴1998》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机构

共青团南平市委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