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162
颗粒名称: 南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分类号: D631.5
页数: 3
页码: 168-170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8年,南平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减少事故、缓解堵塞、确保畅通”的工作方针,深化学习济南交警和漳州110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和争创人民满意交警队、争当人民满意交通警活动,着力构建和完善快速、高效、协调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制,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为闽北的经济发展和新一轮创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支队机关和浦城、武夷山、顺昌、邵武四个大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支队和建瓯大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集体二等功,建阳、顺昌、直属、邵武等四个大队荣立集体三等功。在八月份市直机关70家处级单位行风测评中名列第六,位居窗口行业第一名,在全省国税、地税、工商、交警和城管等五个部门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中,支队名列全市第一名。9个参加县级评议的交警大队就有浦城、松溪、顺昌、武夷山、建阳、建瓯等六个大队名列当地第一名,二具大队名列当地第二,一个大队列第三。武夷山、浦城、顺昌、松溪、直属五个交警大队还被当地县、市(区)委、政府或人大授予“人民满意交警队”称号。
关键词: 南平市 政法工作 交警支队

内容

1998年,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按照“抓班子、带队伍、促工作、保平安”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减少事故、缓解堵塞、确保畅通”的工作方针,深化学习济南交警和漳州110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和争创人民满意交警队、争当人民满意交通警活动,着力构建和完善快速、高效、协调的公安交通管理机制,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为闽北的经济发展和新一轮创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支队机关和浦城、武夷山、顺昌、邵武四个大队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称号,支队和建瓯大队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集体二等功,建阳、顺昌、直属、邵武等四个大队荣立集体三等功。在八月份市直机关70家处级单位行风测评中名列第六,位居窗口行业第一名,在全省国税、地税、工商、交警和城管等五个部门民主评议行风工作中,支队名列全市第一名。9个参加县级评议的交警大队就有浦城、松溪、顺昌、武夷山、建阳、建瓯等六个大队名列当地第一名,二具大队名列当地第二,一个大队列第三。武夷山、浦城、顺昌、松溪、直属五个交警大队还被当地县、市(区)委、政府或人大授予“人民满意交警队”称号。
  【以教育整顿为契机,造就高素质的交警队伍】 三月,根据省、市政法委和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市公安局的部署,市交警系统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开展了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一是深入发动,注重成效。先后6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制订了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方案,成立了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确保全体民警、职工和协管员一个不漏地参加。在教育整顿的时间保障上,确保每周两个半天和两个晚上雷打不动。通过深入扎实地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全市交警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百年不遇的抗洪救灾战斗中,全市交通民警舍小家、为大家,不畏艰难困苦,奋力抗洪救灾。支队机关和建瓯大队被南平市委、市政府授予集体二等功,建阳、直属、邵武、顺昌四个大队荣立集体三等功,浦城、武夷山、光泽等七个单位被授予先进单位或受到嘉奖,18人荣立个人三等功,159名民警受到各级嘉奖或被评为先进个人,直属大队副大队长崔兴文、建阳大队民警黄新建被评为全国抗洪救灾先进个人并受到公安部的表彰。一年来,全市交通民警为民办好事7848件,收到表扬信312封,锦旗121面,拒贿357人次、金额103290元,拒礼折合人民币46613元,拒请吃1342人次。为确保教育整顿切实出成效,支队党委向社会开门纳谏,不怕揭短亮丑,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全市交警系统公布了11部举报电话,设置了34个举报箱。支队和各交警队还走出去、请进来,主动到纪检、监察、信访、文明委、政法委等有关部门上门了解征求意见,深入412个单位倾听群众呼声,走访群众人数达4150人次,召开各类座谈会72场,向社会送发调查问卷表18200份,请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民警的公正执法、廉洁奉公、办事效率、工作态度、乘车买票等评头论足、征求意见。教育整顿工作中,注重联系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突出重点部位、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自查自纠,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支队领导提出自查自纠“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领导干部带头对照检查、揭摆议查、揭短亮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边整边改。建阳大队将存在的问题归纳成13大项46小项交给民警自查自纠,并在民警大会上指名道姓地面对面提出批评。边整边改,取信于民,整顿教育达到了人民群众基本满意的预期目标。一是由支队监审、政工部门对教育整顿期间受理的39件群众举报一一核实,及时澄清了与事实不符的30件举报,并对查实的9件10人一一作出处理。二是结合交通事故重新认定,纠正业务工作上的偏差。全年共处理大小交通事故3074起(含轻微事故),受理重新认定事故案件97起,维持原认定75起,变更3起,撤销19起;受理行政复议2起,撤销2起。三是统一组织执法大检查,及时整改薄弱环节。在教育整顿工作中,组织全市交警系统执法大检查,对所属10个大队1995年以来的事故处理、违章处罚、事故押金等情况进行认真、全面的检查,并将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各大队。制定《错案追究责任制》和《交通事故处理规程》,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巩固队伍教育整顿成果。
  【以“双满意”争创活动为载体,推进行风建设】 在“双满意”争创活动和行风评议工作中,支队、大队都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专门机构。实行支队领导分片抓,机关科室包队抓,责任共担,荣誉共享,逐级签订责任状,双向挂钩抓落实,并把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民、便民、利民措施、作为行风评议的切入点。各交警大队还把内部行风测评目标细化到人,规范了各个岗位、路面执勤的具体要求,做到了人人心中目标明确,个人肩上负有重担。抓制度,先后制订出台了“交通警察优质服务规范”、“优质服务10项措施”、“限时服务10项承诺”、“交通警察纠正交通违章三六九制度”和“交通警察破除特权思想六条规定”等一系列从严治警、优质服务的规章制度,对全市交警部门的业务窗口、路面执勤、违章处理、事故出警等重新作出了规范要求和具体规定。支队和各大队都分别聘请了警风监督员,支队还成立交警行风督察队,邀请电视台和报社记者随行深入各县市(区)明查暗访,走访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上街公开设立交警行风投诉站,采取“花钱买意见”的做法,随机邀请当地过往群众、店主、司机召开座谈会,发给与会人员每人每小时10元的误工补贴费,真心实意为欢迎人民群众对交警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市交警以人民交警爱人民、人民交警为人民的赤诚之心和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此举先后在《人民日报》及省、市20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刊播。市交警系统行风建设动真格的主要做法得到了省民主评议行风办公室的推广,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以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为目标,严格路面安全监控,强化源头监督管理】 一年来,全市各级交警部门投入大量警力,严格路面安全监控,强化源头监督管理,整顿城市交通秩序,组织开展反超载专项治理,推广客运交通安全联系户制度。年内共纠正查处超速超载、无牌无证等各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违章15万余起,清理取缔占道摆摊、堆物作业等交通违章2万4千多处,发出违章警告书和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5万4千多份,吊扣驾驶证3587本,行政拘留105人次,及时消除了各类交通事故隐患,有效地遏制了事故上升势头。全力以赴做好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年初,支队就把春运安全保卫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头戏,提前筹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层层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省厅和省总队的要求,全市交警部门提前10天进入春运。切实做到春运工作安全宣传到位,管理措施到位,执法力度到位,反超载工作到位,有效地控制了客车事故的发生,确保1000万过往旅客的安全。同时,实现了春运期间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比九七年同期全面下降的奋斗目标。整顿治理城市交通秩序,积极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抓住市区重点路段、热点路口、难点区域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直属大队会同工商、城管部门整顿治理胜利街,取缔沿街摊外摊、店外店,规范停车管理。突出抓好每个大队的交通管理“示范街”或“示范路”,切实做到管理到位、责任到位、整治到位、效果到位。邵武李纲路的示范管理成为全省创文明城市交通管理的榜样路,省交警总队在邵武召开了现场会向全省推广。先后10次组织针对市(城)区机动车乱停乱放、乱鸣喇叭等交通违章的综合整顿和专项治理。南平市区昼夜禁鸣喇叭一举成功。紧紧抓住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营运客车行车、停车无序这个重点,强化文明行车和安全教育,严格查处沿街揽客、不按规定站、点停车上下客等交通违章行为,保障了市区道路交通的有序和畅通。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反超载和打击“两无”车辆专项治理活动,遏制客车超载、无牌无证行驶等严重违章势头。在反超载专项治理活动中,市各级交警部门在制定工作方案、广泛宣传发动的同时,采取路面监控与源头管理相结合、综合整顿与专项治理相结合、动态巡查与静态监督相结合、重点打击与统一行动相结合等各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加大路面安全监控力度,严格客运车辆驾驶员的准驾资格审查,狠抓客运车辆安全技术状况的监督把关,严把客运车辆进出辖区的城门关和界门关,严查重处超速超载、人货混装、无牌无证上路等各类危及行业安全的行为。光泽交警大队协同县府办、县安办联合上路检查辖区反超载专项治理和源头管理的落实情况,采取严管、严查、严处措施,严把超载客车进出省界的第一关。全市交警系统在反超载专项治理工作中,共出动车7426辆,组织民警上路19983人次,检查各类机动车106693辆次,其中客运车辆69530辆次,纠正查处违章机动车20822辆次,疏载分流超员旅客16291人次,有效地遏制了辖区道路的客车超载、人货混装等严重交通违章。在全市城乡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了打击走私盗窃、抢劫机动车犯罪专项斗争战役和打击无牌无证严重交通违章专项治理活动。全市共清理96年至98年已注册的进口机动车档案1906份,强制督促无牌车辆报牌6193辆。全面推行客运交通安全联系户制度,积极探索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的新路子。省交通安全联系户三明现场会结束后,市交警支队迅速制订工作方案,确定武夷山和直属两个大队先行开展客运交通安全联系户制度的试点工作,继而召开全市客运交通安全联系户工作会议,部署全市推行客运交通安全联系户制度,并抽调机关科室民警分赴各大队驻点指导工作。各交警大队闻风而动,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了推行客运交通安全联系户制度的具体实施方案,召开了有乡镇及街道办事处分管安全领导和安全片区长、乡镇及重点车队长参加的专门会议,成立了交通安全联系户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展开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分片包干和建卡立帐等各项工作。到年底,市各地客运交通安全联系户的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分片包干、建帐立卡以及临检证、准驾卡、联系卡的核实发放工作已全面完成。全市10个交警大队已分片包干联系客运车辆联系户3056辆(不含公交车辆),核发临时检验合格证3009张,核实发放符合准驾条件的客车驾驶员准驾卡和交通安全联系卡各4883(本)张。
  【以各种宣传教育媒体为依托,提高市民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意识】 全市抓住交通文明教育年有利契机,制订全民交通文明教育活动方案。结合春运、全国安全生产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日等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宣传交通法规,普及安全常识。5月,省教委、省交警总队等在延平区联合召开全省中小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现场会,与会代表充分肯定并高度评价了南平市中小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普及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在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方面,重点抓好五个系列活动。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春运安全系列宣传活动。春运期间共分发交通安全宣传提纲3万多份,“交通安全常识”手册6万多本,举办交通事故图片巡展300多场,张贴悬挂宣传标语(横幅)3000多张(条),并策划、编排了“交警之光”大型文艺晚会活动。深入各县(市、区)和国道沿线乡镇、大型厂矿巡回演出31场,获得圆满成功,既慰问了广大车勤人员和交通民警,又开展了春运安全宣传,收到很好的效果。二是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周”系列宣传活动。支队与工贸学校在《闽北日报》联合举办“交通安全常识”有奖征答和“美在南平”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竞赛活动。在繁华闹市地点设立车、驾、交管业务和交通法规咨询台,举办交通安全图片展览,同时播放交通安全录像片。三是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日”中小学生中开展“自我防范、自我防护”系列教育活动。组织社会各界、中小学生开展交通安全大型踩街宣传和夏令营等活动,使中小学生通过系列教育增强了走路、骑车、乘车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四是开展“送法到村、宣传到户”系列宣传活动。武夷山、邵武、建瓯、浦城、直属等大队配备专用宣传车,携带事故图片和法规常识资料,送法下乡走村串户宣传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提高村民的交通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消除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死角”。五是开展反超载专项治理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支队将政和“9·30”特大交通事故图片统一放大后寄发各大队制成图片巡回展出,并与电视台合作录制了“血与泪的教训”等三部电视专题教育片在各地电视台滚动播出。直属大队、浦城大队举办“交通安全在我心中”万人签名活动。一年来,全市交警部门在《人民日报》等全国性报刊杂志登稿142篇(条),《福建日报》等省级报刊杂志登稿361篇(条),被省、市电视台用稿253篇(条),市、县电台、电视台和报纸用稿1552篇(条)。通过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的宣传教育普及活动,为交警部门严格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和行风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南平市年鉴1998》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