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检监察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126
颗粒名称: 市纪检监察工作
分类号: D262.6
页数: 5
页码: 145-149
摘要: 本节记述了南平市1998年,市纪检监察机关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认真贯彻中纪委二次全会和省纪委第七次全体(扩大) 会议精神,全面履行纪检监察职能,继续深入开展反腐 败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南平市 纪检 监察工作

内容

1998年,市纪检监察机关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认真贯彻中纪委二次全会和省纪委第七次全体(扩大) 会议精神,全面履行纪检监察职能,继续深入开展反腐 败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新的成效,促 进了全市两个文明建设和新一轮创业。
  【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思想认识有新提高】 全市各 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五大和中纪委二次 全会精神,作为做好反腐败和纪检监察工作的首要环 节抓紧抓好。在省纪委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期间,市 纪委领导即在福州召开县(市、区)纪委书记、监察局长 会议,对贯彻省纪委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反腐败工 作进行了认真部署。会后,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会议 精神汇报,提出具体贯彻意见,并召开市直机关副处以 上领导干部会议和市政府反腐败工作会议进行贯彻部 署。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也按要求,采取各种形 式,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领会 中央、省上会议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精神实 质,坚持做到“三个不动摇”,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 帜不动摇;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服从服务 于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腐败斗争的信心不动摇,进一步推进了全市的反腐倡 廉工作。
  【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廉洁自律取得新成效】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继续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 《关于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讲话》,以落实中 央“八项规定”为突破口,全面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一是抓领导,作表率。市五套班子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十带头”。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党政一把手也亲自动员、部署和检查,一级抓一级,带头抓好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颁布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领导干部会议,组织学习。市委书记林克敏在会上提出具体贯彻意见,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头学、自觉学、抓落实。市纪委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监督检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二是抓宣传,打招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利用舆论宣传工具,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廉洁自律的舆论氛围。在元旦、春节期间,市纪委常委分头到市直单位打招呼、明察暗访,使滥发和收受“红包”这一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干部群众比较满意。5月,市纪委组织开展贯彻“八项规定”问卷调查,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6 ∶ 3∶1比例分发问卷调查表,共分发问卷调查表11000份,收回10960份(回收率达99%)。从问卷调查表的统计结果看,所有项目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都在79.2%以上,高的达到93.52%,表明干部群众对本市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是比较满意的。三是抓监督,严查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落实,在民主生活会前,抽调36人组成18个组进行调研,以提高生活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生活会的质量。各县(市、区)和市直副处级以上单位都按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围绕《廉政准则》、“八项规定”对照检查,开展自查自纠。全市有873名副处级以上干部按要求填报收入申报表,上交礼金、礼品折价3.4万余元,拒收礼品27人35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集中力量,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八项规定”不认真自查自纠、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全年立案查处违反“八项规定”案件18件;制止新建、改建、扩建、装修办公楼39项,节约投资金额3492.10万元。取消、压缩会议6483次,节约开支525.15万元,有950家单位实行会议审批和经费包干制度。取消、简办各类庆典202次,节约开支282.2万元。全市有669个单位实行接待费单列科目核算制度,公务接待费用普遍下降,比上年节约开支703.9万元。清理公款安装住宅电话5042部,全部折价处理给个人,收缴价款366.77万元;清理移动电话2738部,折价处理给个人2090部,收回价款174.16万元,其中党政机关作价1519部,收回价款139.19万元。清理后,全市每月住宅电话和移动电话话费可节约开支79万元。取消各种检查评比和达标活动205次,节约开支138万元。取消购车35辆,暂缓更换车辆51辆,降低标准购车46辆,节约资金1690.22万元。制止、压缩、取消出国(境)团组13批21人次,节约经费53.5万余元。
  【深入开展反腐败,查办案件取得新突破】 年初来,市纪检监察机关继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突出重点抓突破,查办案件取得新进展。一是认真做好“领导、机制、督促指导”工作。领导到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查办案件工作,始终强调从严治党,有案必查。市委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市纪委、监察局有关案件检查工作汇报,指导案件查办。4月中旬,市委召开全市纪检监察案件检查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龚祖成在会上强调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领导精力、办案力量、后勤保障上向办案一线倾斜,为查办案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机制到位。市纪委、监察局建立健全了查办案件“五项制度”,即市纪委常委会定期开会,专题研究查案工作制度;重要信访件由书记办公会逐一分析,安排初查制度;查办案件责任制和考评制度;重特大案件滚动管理制度和执法执纪机关联席会议制度。市委反腐败工作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执法执纪机关联席会,请纪委、监察局、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审计局等单位互通情况,研究案情,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督促指导到位。年初来,由分管案件工作的领导带队,先后3次分赴各县(市、区)督促、指导案件查办。建瓯、武夷山、顺昌、松溪、政和、延平等县(市、区)查办案件数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6月中下旬,闽北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灾,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全力投入抗洪救灾,客观上造成查办案件数有较大的下降。市纪委及时召开县(市、区)纪委书记会议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推动全市查办案件工作顺利进行。二是认真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全年市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群众来信、来访、举报电话3271件次,初查核实案件线索1165件,转立案344件。全年累计办案546件557人,新立案件515件526人。其中县处级案件3件,乡科级案件75件,万元以上经济大案55件。全年结案513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99人。市纪委集中力量查处了原南平市食品公司经理受贿7万余元,市科委高新技术开发办原副主任利用职便受贿4.5万元,市首联房地产开发公司原副总经理受贿2.34万元案件;查处了原南平市文化局文化市场稽查队副队长等3人利用办理文化经营许可证等职便,非法收受他人贿赂7.6万元案件等。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也集中力量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同时,还查处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犯法、循私枉法案件。查处了浦城县原看守所所长、副所长、干警3人执法犯法,采取恶劣手段体罚监管对象等案件。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504.82万元。
  【加强执法监察,纠风工作取得新进展】 市纪检监察机关把深化纠风和执法监察工作作为推进机关作风转变,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一项硬措施,认真抓紧、抓好。
  在纠风工作方面,一是健全制度,加强监管,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全市有93个乡镇建立村提留乡统筹预决算制度,延平、邵武、浦城3县(市、区)乡镇100%推行预决算制度。在全市发放农民负担监督卡48.2万张,入户率达85%;开展村提留审计899个,乡统筹审计103个。继续清理向农民收费项目78项,取消63项,修改13项,减轻农民负担2093.28万元。全市取消供电利润承包870个,农村平均电价由0.754元/千瓦时降到0699元/千瓦时,仅此一项就减轻农民负担1378.17万元。组织力量对8件反映农民负担的信访件,逐一调查核实和处理,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二是加大监督力度,巩固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成果。全市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2886项,取消不符合规定收费项目81项,其中市政府取消两批25项,降低收费标准22项,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2468.7万元。各部门自行取消涉及企业收费项目近200项,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600多万元。全市剥离42所厂办学校,为企业减轻负担1016万元。为了加大监督保护力度,市纪委还召开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建立重点企业治理“三乱”挂牌保护制度,对市区28家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推行“亮证收费”、填写“交费登记卡”和收费审核3项制度,定期派人到挂牌保护企业了解治理“三乱”情况,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南平市工交公司反映,实行挂牌保护以来,公司未见到一起乱收费现象。延平、建瓯、建阳、浦城、政和等县(市、区)也相继实行挂牌保护制度,全市有98家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三是全力清理预算外资金。根据省上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纪委进一步加大清理力度,认真抓好《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的落实。全市重点检查740个单位,查出违纪金额1299万元,其中乱收费277万元,应缴未缴财政金库256万元。4月、6月份,市纪委2次牵头组织财政、审计等部门重点检查35个市直部门和单位,对重大问题进行核实。市纪委常委会2次专题听取检查情况汇报,并提出具体处理意见。全市共清理1391个行政事业单位的4468个银行帐户,经确认保留银行帐户3315个,注销帐户1153个。全面推行票款分离,统一窗口收费和“收支两条线”规定。至年底,全市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1087个,比上年增加190个。其中,市本级预算外资金上缴财政专户单位150家。四是巩固专项治理成果。加大治理公路“三乱”力度,全市共组织63次明察暗访,查处公路“三乱”案件8起,行政处分8人。严肃处理了政和“12·8”公路“三乱”事件。严厉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全市查处中小学违纪收费案件18起,金额28.63万元,明令取消、制止社会搭车收费项目15项,取消各类补习班等26个。五是积极开展万人评议社会服务承诺制活动。1997年以来,市供电、邮电、交警、卫生等系统纷纷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为继续推动服务承诺制的开展,年初,在南平电业局、邮电局、交警支队、自来水公司、公交公司5家单位,组织开展万人评议社会服务承诺制活动,督促被评议单位落实整改建议163条。3月19日,在南平召开社会服务承诺制现场评议大会,省监察厅副厅长、正厅级监察专员舒化章、省委文明办主任朱清莅临大会指导。六是认真抓好民主评议行风工作。根据省民主评议行风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市政府成立了民主评议行风领导小组,并抽调60人组成5个评议调查组。调查组通过明察暗访,召开座谈会、现场评议大会,开展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市交警支队、地税局、国税局、工商局、城管大队行风建设进行专题评议。在评议中,走访231个单位,召开157场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12000份、意见征询单3000张;收集建议纠正整改问题413条,整改382条;树立南平市交警支队、南平昼锦工商所所长马月来等2个先进典型,推动了行风建设工作。群众普遍反映通过行风评议,行业风气明显改善,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在执法监察工作方面,全年开展执法监察项目156项(次),监督检查439个单位,查出各类问题247个;向党委、政府提出各种工作建议72项,发出执法监察建议书3件,下达执法监察决定书2件;制止或纠正违规行为154起,查出违法违纪金额319.28万元,挽回经济损失91.34万元,纠正并退还违法违纪金额144.21万元;立案16件,给予党政纪处理15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人。执法监察主要抓好4项工作:一是开展《建筑法》贯彻执行情况执法监察。经过半年的筹备和试运行,6月2日,市建筑工程交易中心正式挂牌运行,各有关职能部门每周二到交易中心集中办公,一条龙承办审批建筑项目招投标。至年底,中心受理建筑项目50项,建筑面积33.27万平方米,标底造价25212万元。通过公开招投标,节省投资额617万元。邵武市也成立了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成为全省最早成立交易中心的3个县(市、区)之一。全市本年共立案查处建设工程领域违法违纪案件19件,给予党纪处分9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4人。二是在市直机关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市政府召开市直机关大会,全面部署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市监察局建立受理投诉机构并公布举报电话,聘请行政效能监察巡视员30人。至年底,市监察局受理群众投诉6件,调查处理4件,发整改通知3份,批评教育2人。三是加强救灾款物的监督检查。6月中下旬,闽北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损失惨重,为保证救灾款物的合理发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职能,加强救灾款物的监督检查。市纪委及时下发《关于做好救灾款物发放和使用监督工作,杜绝违纪现象发生的通知》,督促各级各部门严格按规定发放救灾款物,做到公平合理,公开上墙,接受监督。截止年底,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组织或参与专项检查100人次。检查了42个乡镇,84个受灾村,12个重灾企业,840个受灾户,涉及救灾款物1.1亿元;纠正违规行为7起,查处违规金额370多万元。受理灾区群众来信来访15件,其中市纪委受理5件,都及时做了调查处理,消除了误解,保持了灾区的稳定,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省纪委办公厅《纪检监察工作简报》专门介绍了市纪委、监察局“心系灾民办信访,精心搭建‘连心桥’”的工作经验。四是抓好招生等热点问题的监督检查。市纪委指定由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亲自抓热点问题的监督检查,指派纪委执法监察室干部常驻招生点监督招生工作。参与审查考生资格36046人,组织385人次巡视大中专考场,面试31场(次),查结各类举报13件,处理违纪考生6人。同时,市纪委还积极参加“9·30”政和境内特大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积极开展下岗职工优惠政策执法监察,共督促检查12个单位,明察暗访120人次,受理上访10次,立案3件,处理4人,为下岗职工挽回损失12多万元,维护了社会稳定。
  在清理政法机关从事经商活动工作方面。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和省上的部署,迅速行动,抓好落实。全省“8·13”会议后,市委常委会立即听取会议精神汇报,提出贯彻意见,成立工作机构,紧急召开3个会议,传达贯彻省上会议精神,安排调查摸底和统计上报工作,对具体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全市抽调清理工作人员171人,并做到明确职责,任务到人。据统计,全市政法系统办企业36家,在册员工885人,资产3170.39万元。至年底,政法系统所属企业已按要求分别作移交、撤销、保留和解除关系处理。
  【标本兼治,反腐倡廉有新举措】 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从教育、制度、监督等环节入手,加大标本兼治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一是加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力度。根据省纪委、监察厅“领导干部要在反腐倡廉中率先垂范”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3月27日~4月2日,按照省纪委、监察厅的统一部署,组织市五套班子领导、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和市直单位干部4800多人观看全省反腐倡廉教育展览。并在闽北日报连续刊登多篇观后感,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组织全市5万名党员干部参加中纪委、监察部部署的全国《行政监察法》知识竞赛活动,做到副科级以上干部、国家公务员、纪检监察干部百分百参加知识竞赛。组织播放反腐倡廉电教片12630场,受教育党员干部18万人次,有5万多名党员、干部购买《行政监察法》等廉政书刊。积极做好反腐倡廉宣传报道工作,在《中国纪检监察报》上刊登反腐倡廉报道36篇,在省纪委《方圆》上刊登有关报道67篇,在《闽北日报》刊登有关报道236篇,编发案例通报7篇,在全市营造了反腐倡廉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大党内监督力度。年初,市委转发了市纪委《关于党内监督五项制度的实施意见》。市纪委、组织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在上半年抽调10名骨干参与市直机关和县(市、区)班子考核。市纪委还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通报、受处分党员回访教育、领导干部约谈等3项制度。全年,市纪委共信访约谈208件(次),其中处级领导干部41件(次),科级干部107件(次),新提任干部廉政教育谈话48人次。经过约谈,提出整改意见73件,澄清问题135件,下发《党内监督通知书》54份,保护和教育一批党员干部。市监察局重新聘请11名特邀监察员,进一步强化了监督工作。三是加大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工作力度。市纪委注重发现和树立廉政勤政先进典型,以典型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配合省纪委宣教室和省人行党组认真总结南平市金融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量化考核工作先进经验。7月21日的《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监察》第十二期,9月9日的《闽北日报》均在头版以《廉政也能出效益》为题登载了金融系统的先进经验。市纪委根据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梁绮萍的批示,组织力量,调研总结了邵武市村级会计委派制度的做法。12月5日~6日,在邵武召开推广邵武村级会计委派制度现场会,省监察厅副厅长、正厅级监察员舒化章亲临大会指导,市委副书记龚祖成到会讲话,各县(市、区)纪委书记、农业局分管领导等60多人参加会议。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意见,总结推广了南纺股份有限公司、顺昌富宝有限公司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经验,撰写了《党风正、企业兴》一文,登载在《闽北日报》上。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党委、政府关注的焦点,群众反映的热点,党风廉政建设的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撰写了131篇调研文章,被省级刊物刊用30篇。其中《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反腐败的领导体制》、《新时期影响党群关系的原因及对策》等文,参加省纪委、监察厅组织的论文研讨会,有10篇论文获奖。
  【强化素质,队伍建设有新起色】 新年伊始,市纪委按照省纪委和市委的部署,全面开展“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和“深入开展三讲教育,整顿机关作风”活动。一是抓学习。坚持市、县两级纪委常委会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全委每周学习日制度,聘请党校老师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市纪委、监察局学习活动做到年初有计划,阶段有专题,定期检查学习成果,并选调3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全国纪检监察系统会计专业知识函授和各级党校培训,提高了思想理论和业务水平。二是抓班子。上半年,在市委关心下,市纪委、监察局提任1名正处级干部,1名常委兼秘书长,调整充实20名各室领导和科级纪检监察员。下半年,以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加大交流调整力度。按照省纪委、省委组织部通知精神,严格考核、精心选配10县(市、区)的纪委班子。全市调整交流纪检监察干部48人,提拔31人,其中提任市纪委副书记1人,县委副书记1人,县(市、区)纪委书记7人,提高了纪检监察队伍的战斗力。三是抓制度。重新修订和完善了市纪委的《常委会工作规则》等制度,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规范和有效运转。四是抓作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牢固树立服务、奉献意识,急党委、政府所急,认真搞好服务和保障工作。随着国企改革力度的加大,职工下岗、集体上访等现象明显增多。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履行职能,做好稳定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市纪委针对建瓯齿轮厂职工多次上访,反映厂长以权谋私等问题,多次召开常委会研究,并抽调2名处级干部会同市工业办等一同进驻齿轮厂,做好疏导、稳定工作,缓解了厂长与部分职工的矛盾,使该厂干部职工思想情绪得到稳定,企业各项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市纪委会同工业办等部门对南平印机厂开展破产责任审计,围绕群众反映领导干部贪污、受贿、侵占企业资产,企业管理混乱,损公肥私等问题进行调查,立案查处了印机厂劳动服务公司原经理贪污公款问题。在闽北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涝灾害期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入抗洪救灾,涌现了许多好人好事。有的不顾生命危险,奋力抢救群众;有的舍小家顾大家,紧守抗灾第一线;有的带病坚持抗灾等等。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捐款4.7万元,捐献衣物14951件。市纪委还为挂点县顺昌多方争取救灾款30多万元。同时,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中共南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副书记、
  常委及所属机构负责人名单
  (以1998年底在职者为准)
  书记:林文奇
  副书记:郑明洋张祥义 陈浦生
  常委:李世章刘桂华 邹元飞 史先兰
  正处级监察员:李世章刘桂华
  秘书长:邹元飞
  办公室主任:王明章
  监察二室主任:杨永华
  监察三室主任:龚选民
  政策研究室主任:刘鲁众
  信访室主任:余坚
  宣传教育室主任:庄乐
  干部室主任:陈巧和(女)
  副处级纪检员:涂义珠(女) 高华珍
  各县(市、区)纪委书记名单
  (以1998年底在职者为准)
  延平区纪委
  书记:杨敏
  邵武市纪委
  书记:左廷发
  武夷山市纪委
  书记:印泽宽
  建瓯市纪委
  书 记:薛昌泰
  建阳市纪委
  书记:李兵
  顺昌县纪委
  书记:杨理庆
  浦城县纪委
  书记:陈建新
  光泽县纪委
  书记:谭论
  松溪县纪委
  书记:严建和
  政和县纪委
  书记:魏积平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南平市年鉴1998》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