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图书馆
南平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南平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武警南平市支队抗洪抢险救灾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072
颗粒名称:
武警南平市支队抗洪抢险救灾纪实
分类号:
X43
页数:
4
页码:
77-8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武警南平市支队抗洪抢险救灾纪实情况。
关键词:
抗洪救灾
灾害防治
南平市
内容
从6月12日起,南平市连续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山洪暴发,洪水肆虐。特别是150年一遇的“6·22”特大洪灾给闽北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全市受灾人口达230多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四分之三,直接经济损失达74.94亿元。
“灾情就是命令”。在总队党委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南平市支队党委高度重视抗洪救灾工作,团结和带领全支队官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哪里最危险,哪里最艰难,哪里就有橄榄绿的身影,在抢险救灾斗争中,先后出动兵力1.36万人次,连续奋战苦干半个多月,派出车辆1680台次,抢救群众8100多人,疏散群众48500余人,抢运、转移各类物资价值8680万元,抢运人民币、黄金、国库券等有价证券1800万元,装卸、运送救灾物资220吨,协同爆破威胁下游铁路、公路大桥的水泥船坞6艘。洪水退后,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积极支援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共清理淤泥、垃圾近万吨,疏通道路182公里,拆除危房624间,修水渠500米,他们还十分重视抗洪救灾期间的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先后转移犯人(人犯)1400多人次,派出官兵430人次,配合公安机关维持灾区治安,确保洪灾期间固定目标的绝对安全和社会稳定。在灾情最严重,最关键的时刻,沈利副总队长带领总队前指亲临南平支队靠前指挥,广大官兵把昂扬精神状态教育和总部民主评议党员试点工作焕发出的政治热情和冲天干劲,倾注在抗洪救灾的自觉行动之中,倾注在遭受洪灾的第二故乡,倾注在遭受天灾的父老乡亲心坎上。表现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在这场抗洪救灾斗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他们用自己的忠诚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拥政爱民的凯歌。在闽北抗洪救灾历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不愧为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省委书记陈明义同志在第一线看望支队官兵的时候动情地说:“如果没有你们武警官兵,伤亡人数将更大,财产损失将更严重,你们不愧为党和人民培养的一支英雄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一、奋不顾身救群众,生命之旅显本色
6月12日至14日,光泽、武夷山、浦城、建阳4个县(市)洪水肆虐、泛滥成灾;来势凶猛的洪水如同一只猛兽,肆无忌惮地吞噬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尤其是6月22日全区10个县(市)普遭洪灾,无一幸免,全体官兵视灾情如命令,把灾民当亲人,把灾区当战场,官兵所到之处披坚执锐,勇往直前,用热血和忠诚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6月14日4时,光泽县仙华洲由于防护堤被冲垮,洪水涌入村民住宅区,133名群众被围在一个孤岛上,光泽中队副中队长陈宏锦火速带领10名战士赶到现场,用橡皮艇将群众一批一批地转移到安全地带,当橡皮艇被树枝杂物划破泄气时,官兵们将身上的救生衣送给群众,把生的希望送给群众,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奋力将群众一一转移。5时10分,群众刚被转移,先前133名群众依托的站立点即刻被洪水吞没。一位老人声泪俱下地说:“如果不是你们及时援救,我们就要被卷入富屯溪了”。
特大暴雨的袭击,闽北各地山体频频滑坡,人员伤亡惨重。6月21日23时许,政和县外屯乡车潭村老碓厂自然村,因山洪暴发引起大面积的山体滑坡,致使该村41名村民被压埋。政和县中队副中队长张宏强率领10名战士同驻地干部群众并肩作战,冒着山体随时都有可能再滑坡的危险,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凭借着手电筒的微弱之光,在废墟上用手扳门板、撬木头、扒泥土,小心翼翼地寻觅幸存者。经6个多小时的奋战,初战告捷,救出8人,挖掘出16具尸体。
为了支援重灾区建瓯市的抢险救灾,一大队三中队副中队长古润华率领20名官兵于22日凌晨4时30分奔赴战场,在与支队中断通讯联系的10几个日日夜夜,坚决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模范带领参战的3名党员组成临时党小组,组织和领导抗洪抢险战斗。从大街小巷中涉水救群众,在河边桥头实施警戒,装运抢送救灾物资,到处都留下他们的足迹,成为市长直接指挥的“突击队”。临时党小组被战士和当地群众誉为“钢铁党小组”,在整个抗洪救灾期间,支队各级党组织和300多名共产党员抗洪是中流砥柱,抢险当模范先锋,充分发挥了核心领导、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向党的生日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6月21日下午至23日上午,持续不断的暴雨袭击,造成建溪、沙溪、富屯溪洪水全面暴发,南平市洪水高于江滨路2.10米,市区最集中的居住区,最繁华的商贸区全面被淹,水路电讯几近瘫痪,洪水泛滥,频频告急。22日1时许,建溪上游的1艘船坞在洪水猛烈
冲击下,绳索断裂,漂流而下,直逼威胁闽江铁路大桥和水口电站大坝。危难之际,黄共和支队长亲自挑选20名官兵组成抢险突击队,赶到南平上游的南雅镇,担负“炸船保桥”任务,突击队员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确保闽江铁路大桥和水口电站大坝的安全。同日21时,位于江滨路玉屏桥下的中国银行南平分行办公楼,随即就有被淹的危险,一大队一中队20名官兵奉命前往救急,协助分行干部职工共同抢运票据、现金2000多万元,尽最大可能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22日20时,农行延平支行四鹤储蓄所职工被洪水围困,支队主动请缨,副支队长黄金德随即组织20名水性较好的战士前往解救,因现场缺乏船只,情况十分紧急,营救人员奋不顾身地游向200米外的储蓄所,经过3个多小时的战斗,安全解救所有人员,抢运200万元人民币,救出被围困的银行职工。银行干部职工盛赞武警:“危难之中显身手,紧要关头见真情”。
23日凌晨1时许,南平市江滨加油站储油库油料外泄,稍有不慎就有引起爆炸的危险。险情发生后,已经连续作战了2天2夜的一大队一中队、三中队官兵,在黄共和支队长带领下,顾不上疲劳,迅速奔向现场。冒着生命危险,在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的油库,奋力抢救,在技术人员的配合下,经过4个多小时的鏖战,终将隐患消除。同时,在建阳,将口周垄水库大坝经不住洪水猛烈的冲击,即将决口。险情发生后,二大队大长队戴照平迅速从3个救灾现场抽调80名精干力量赶赴将口周垄水库大坝,他们挖土方、装沙袋,打木桩,砌人墙,经过10余小时的奋战,保住了水库大坝。建阳市李市长不无感慨地说:“如果不是你们及时赶到,下游5个村庄就有被冲毁的危险”。
二、艰难困苦何所惧,灾区高奏抗天歌
洪水肆虐后的闽北灾区,满目疮痍。桥断、路塌、房倒、粮冲,饥饿一步步威胁灾民的生命。惨遭洪水重创的延平区大横镇大仁洲、小仁洲的数千村民已整整三天粒米未进,老人小孩已难以支撑,废墟上,灾民憔悴的目光企盼着粮食的到来,企盼着生命的延续。6月24日傍晚6点多钟,紧急调集的35吨大米、面包、矿泉水等物资急需运往灾区。支队基指受领运粮任务后,立即抽调机关干部和警通中队20名官兵投入运粮行动。第二天上午6时40分到达目的地后,官兵们又从船上一袋袋背到村子里,突然间,灾民们在薄薄的暮色中看到了一支橄榄绿队伍,不知谁带头叫了一声:“武警送粮来了!”顿时沉寂的村庄活跃了起来,人们飞快地涌了过来,领头的灾民向南平支队的官兵跪下了,他们哭着说:“是你们送来了救命的粮啊!”官兵们立即搀起了他们,哽咽着:“你们遭灾,我们送粮义不容辞啊!”灾民得救了。此时官兵们虽已整整12个小时粒米未进了,但没有动一块饼干,没有开一瓶矿泉水,面对苦累、饥渴、疲劳,无怨无悔。而这感人的一幕幕,在延平、在光泽、在建瓯、在整个灾区处处可见,时时可闻。
送粮送水送衣被,解决的是灾民一时之急,而更重要的则是如何帮灾民从废墟上站起来。南平支队的官兵们又很快组织精干力量,投入到灾区重建家的工作中。总队首先十分关注南平灾情和参战部队抗洪救灾工作。总队长薛国强、政委郑顺民也向支队参战官兵发来慰问电,使官兵们倍受鼓舞,激励了斗志,支队也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政治鼓劲工作,并在战斗间隙组织文艺演出、专场电影等慰问官兵。并开展火线入党记功活动,鼓舞士气,激励官兵奋勇战斗。
延平区大横镇大仁洲与小仁洲村是这次特大洪灾中受灾最为惨重的村庄。仅小仁洲,全村464户,房屋冲毁的397间,农田被毁550亩。四分之三的受灾村民无家可归。洪水退后,这里成了一片废墟,满目疮痍,又经太阳暴晒,臭气冲天,两公里外仍能嗅到臭味。参战官兵个个为之震憾,奋勇救灾的斗志更加高昂,铁下心要与灾民同甘苦、共患难。6月28日上午,南平市支队驻延部队100名官兵,在徐景贵副支队长的带领下,顶着灾后38度的烈日高温,赶赴重灾区大横镇进行救灾战斗。原倍受亲睐的养鸡场,变成一条长30米、高2米的巨大垃圾场。昔日的鸡场,早已变成“毒场”。死鸡腐烂,奇臭无比,加上持续高温天气,如不及时清除,很快将造成大面积瘟疫。一大队大队长谌永炎果断地下达清除“毒场”的命令,率先冒着病菌侵入人体的危险进入鸡棚,战士们也一个个进入“毒场”清理死鸡。由于死鸡高度腐烂,周围弥漫着阵阵令人窒息的恶臭,棚内很多战士感到头晕、呕吐。但他们退出棚外深吸一口气后,随即又冲进鸡棚内坚持战斗。就这样南平支队官兵轮番入棚进攻,一举拿下清除“毒场”的攻坚战。清污除毒战斗在继续着。在29日上午8时,部队来到其臭无比、蚊虫飞舞的臭水沟,战士们紧跟徐副支队身后,纷纷跳入水沟,任凭蚊虫叮咬,恶臭袭人,挥动铲锹,除腐消毒。回族新兵苏战士,两次晕倒,咬紧牙根,坚持战斗,直至第三次晕倒才被抬下去。视战士如亲人的村民个个心急如焚,有的动情地哭出来,同卫生员一起将舍身救灾的苏战士送往医院。在修复大横水渠时,三中队班长衣海龙的前额被剧毒马蜂蜇伤,痛得在地上直打滚,转眼之间肿起碗大的包,晕倒过去。在当送他去医院的途中时,小衣还在昏迷中喊着要去救灾! 6月28日至6月29日,驻延官兵们在受领清理南平城区淤泥、垃圾的任务后,20名官兵在政委巫文通的带领下,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参战官兵两天两夜没合一下眼,没吃一顿舒心的饭,从政委到士兵都抢着脏活、
累活干,手破了,眼睛肿了、脚烂了毅然默默地干着,很快把一个整洁、干净的城市还给了南平人民,防止了灾后温疫的发生,被市政府誉为“钢铁卫士”。而此类战役,在武夷山、在建阳、在每一个有南平支队官兵驻扎的10个县(市)区全面展开,官兵们做出突出贡献。全支队官兵先后有116人中暑、感冒、手脚被划破,患接触性皮炎,但没有一个人说一句苦,始终战斗在第一线。闽北各界都一致称赞南平支队官兵是“抗洪中的排头兵,救灾场上突击队”。
三、无私奉献为人民,鱼水情深传佳话
有人说,在和平时期军人的奉献精神淡化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拥抱也不像以前那么热烈了。说这种话的人如果到南平支队走一走,如果到闽北10个县(市)看一看,那么他一定会知道自己错了,因为在这次抗洪救灾中,在闽北这块热土上所表现出来的军民骨肉相依,鱼水情深的动人场面是一个接一个……
二大队七中队司务长廖永新在抗洪前线接到“父亲病危”的电报,回家探亲的报告也经大队批准。但他想到自己是一名军人,应当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于是他委托亲友照料父亲后,毅然参加到抗洪救灾的行动之中。6月14日以来,二大队接连5次接到紧急出动的命令后,廖永新每次都冲锋在前。6月22日那天,他在建阳童游下马亭一带洪流最湍急的地带,带领战士数十次泗过急流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达40多人。二大队十一中队指导员吴哲文家住南平,妻子即将分娩,假期已获批准,但是他接到命令后,怀着内疚的心情给妻子挂了个电话“非常时期,理解万岁!”算是安慰,便匆匆投入到抗洪救灾之中。当儿子在6月23日晚“哇哇”来到人世时,他却在抗洪一线极度疲劳的瘫倒在湿漉漉的地板上,再也无法享受到初为人父的那份快乐。像廖永新、吴哲文这样家中遇到困难的官兵,南平支队共有192名,闽北及湖北、江西的120多名官兵中受灾,有的甚至洪水几进几出,但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摒弃私利,自觉地把天平倾斜到人民的一边,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谱写了一曲曲爱民的凯歌。
而灾区的人民,在此次洪灾中,也对南平支队的官兵表现出了高度的拥护和深厚的情谊。“抗洪魔无私无畏,建家园鱼水情深”“豪气镇三水,奇功高九峰”“人民武警,灾民靠山”“抗洪抢险,功高盖世”“展英雄本色,现勇士风彩”“心系灾区人民,警民鱼水永长亲”……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都代表了灾区人民的一片心。
6月28日上午,在南平支队官兵清理水沟的现场,村民们再也藏不住内心的敬意与感激之情,纷纷端茶送水,并一一送到了官兵跟前,“武警同志,喝水吧!我家被洪水冲走,一无所有了,要不是你们没日没夜为我们送来灾粮,衣物,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喝口水吧!这样我们心里会好受些!”话未说完,早已哽泣起来,这是人世间最真最纯最动人的情啊!望着灾民送来的茶水,官兵们也流泪了,他们二话没说,接过水来一饮而尽,又继续挥锄干了起来。6月的中午时刻热浪袭人,但南平支队官兵在吃一点方便面和面包后,官兵们又继续顶着烈日上了战场,“我说同志,你们歇一会吧!这么热,会中暑的,这几天够你们累的,你们还是休息一下吧!”一位老太太用粗糙的双手,抓住一位战士的手关切地说,看着战士笑笑又接着干,老太太更心痛极了,竟用手抓住了战士的锄头和战士较上了劲……
灾区人民在情况稍微有点好转之后,立即想到了无私帮助他们的南平支队官兵,他他纷纷走进警营,以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感激情。7月2日晚,南平市文化部门在市委宣传部金文钦副部长带领下,为官兵们做了专场慰问演出。7月4日上午9时40分,支队门口一挂长鞭炮从4楼垂了下来,欢快的鞭炮一直持续了十几分钟,这是延平区大横镇张长发副镇长带着小仁洲叶昆兴书记,叶荣财主任代表全体村民来看望慰问官兵们了。他们不但送来了锦旗,还送来了杀好了的两头猪。要在平时两头猪可以说值不了多少钱,可这是小仁洲村民在家财全无、一切靠政府救济的情况下送来的呀。可以说这份情比海深,这份礼比泰山还重,政委巫文通说什么也不肯收下两头猪,推让之间叶昆兴书记道:“你们不收下,我没办法向村民们交待呀,这是他们的心意啊!”
这就是我们的灾民,他们为了向南平支队官兵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宁愿自己不吃少喝也要向官兵们献上自己的心意。而南平支队的官兵也是如此,建瓯中队在洪灾中腾出营房、挤出口粮安置灾民300多人。十一中队在救出2小孩后,经各方查询,终于将小孩送到父母手中;官兵在自身受灾的情况下,还踊跃为灾区捐款8000多元,捐衣物1100多件。及时组织医疗队深入灾区,深入灾民中间巡回治疗554人次,接种钩端疫苗560人。
军爱民、民拥军这是一首老旋律,而今在南平支队官兵和闽北人民的共同弹奏下,又发出了令人心颤的旋律!
四、万无一失保中心,维护稳定立新功
这场空前浩劫的洪灾,给闽北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支队部分中队也岌岌可危。面对洪灾给家园留下的累累伤痕,受灾中队全体官兵,不等不靠,奋起自救,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中心工作的圆满完成。
“6·22”驻守在省二监的十一中队由于营房所处位置比公路低,洪水来后,很快淹没营区一楼,战士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留队的5名战士严防死守,确保目标和财产的安全。
6月14日凌晨,驻在武夷山市程家州的三大队十五中队,出现建队以来最严重的险情,洪水袭入营区,短短1小时,水位上涨1米,随后营房被淹至1.8米。中队许多物资还未来得及转移,水仍不住地往上涨,副中队长文泽立即组织4名熟谙水性的战士奋力游向物资堆放处,将物品一件件转移到安全地带。连续两天的暴雨使唯一通向中队的小道淹没了,四周一片汪洋,通讯全部中断,伙食来源断绝,在一天的转移人犯、抢救物资战斗中,官兵已经未喝一滴水,不少战士出现了头晕、发烧等现象,生病的战士越来越多。要取得对外联系,唯一的办法就是越过面前这20公里的绵延大山。在这艰巨的任务面前,战士们个个自告奋勇,在司务长吴直茂的带领下,4名联络队员勒紧腰带,在漆黑的夜色里翻过5座大山,整整三个半小时终于出山,同大队取得了联系。大队长袁春才、副教导员徐美华迅速组织10名送粮突击队员带上食品,冒着大雨连夜翻山越岭,终于在东方亮出鱼肚白时,把宝贵的食品送到了已经连续16个小时未合一次眼、未进一粒米的战友手中。由于暴雨不断,武夷山东溪水库不得不先后3次泄洪,每次泄洪,中队营区进水1.5以上,通信设施受到毁灭性破坏,中队官兵失去通信联系后,在没有接到险情通知的情况下,4次向自然灾害肆虐进行生死较量,先后四进四出中队营区进行抗灾自救,挽回2万元损失,还4次转移犯人,做到万无一失。
随着洪灾的不断扩大,许多单位在自身受灾较重,在保证投入较充裕的兵力参加抗洪抢险情况下,战胜种种困难,确保执勤目标的绝对安全。二大队十中队营区在山上,岗楼在山下,受这场洪灾影响,山下岗楼被淹近1米,营区到岗楼的百级台阶被冲毁一半。战士们每次上岗只能往台阶旁斜度近60度,高50米的山坡下滑至山底后,又涉水50米才能到达岗楼,由于坡度高,坡面又滑,许多战士滑到坡底全身都是黄泥巴,有的战士手和脚还被坡上的石头撞出血来。到岗楼后,个个面目全非,但战士们始终能警惕地站岗放哨,一直坚持到下岗。
饱经洪水洗礼的十五中队,在四进四出营房的艰难周折中,其生活苦不堪言,执勤工作更是带来了难度。洪峰到来时,从中队至岗楼近百米距离均过水齐胸以上,上游漂来的水蛇、银环蛇在水面来回穿梭,游在水中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蛇咬伤,此地远离镇卫生院,更何况洪水有毒,被毒蛇蛟后,可以说难逃厄运。中队支部一班人毅然决定让会水性熟悉路况的老兵、党员包岗,已是第五年度兵的中队班长陈建辉连日来一直在拉肚子,在这种关键时候,自告奋勇向中队请战,他说:“我是老兵,水性好,路况熟,让我上吧!”说完,便从哨兵中“夺”过枪,快步迈向水面,双手托枪举在头上,蹬起双腿向岗楼游去。班长李春花,刚下水面,右脚踩在石头上,随着石块打了个翻,连人摔入水中,当爬起来后,才意识到左脚腕扭伤了,是换岗,还是继续游过去上哨,此时他想:“战友们已经连续苦战了几天了,都顾不上休息,此时都非常疲劳,我就这点伤能忍心让战友替吗?”想到这里,他毅然跃入洪流,忍住剧痛,一步一步艰难游进岗楼,当游进岗楼后,疼痛无比的左脚腕,终于撑不住了,重重地摔在岗楼旁,口里还吐出呛进的几口洪水。
6月13日晚是一个狂风暴雨的黑夜,次日凌晨1时,关押在这里的犯人,深感恐惧,他们在监狱里有的乱哄乱叫,有的猛敲铁门,有的把衣服拧成绳子准备从房顶逃命。情况万分危机。风雨中,十五中队的官兵冲上来了。“不要乱,由我们帮助你们转移!”武警官兵转移犯人过程中,由于天色黑暗,没有灯光,靠几把手电照明,一些犯人还想借机逃走,被战士们那锐利的目光发现,并给予警告和制止。通过两个小时的紧急行动,终于把350多名犯人全部转移到中队后山一座仓库里,由于仓库容积小,两扇木条窗户距地面仅2米,一些重刑犯,一进仓库,便开始打起逃跑的主意,先是东张西望,观察地形后又同几个犯人一起窃窃私语,并在犯人中间故意扇风点火,企图制造混乱。中队官兵早已识破他们的图谋。加强了岗哨力量,布置了4个哨位。中队所有警力全部投入这次临时看押任务。4名发高烧的战士考虑到中队人员不够,顾不上身体不适,也和其他战友一道冒雨坚守在这特殊哨位。这项艰巨、责任重大的临时性任务,一直持续到第三天下午5时才解除。
驻守在闽江双塔铁路的一大队二中队,全体官兵深知这座桥的重要性与要害性。洪峰未到南平时,中队早已进入紧急战备状态,为有效地观察江面流动目标,确保大桥及水口电站万无一失。中队每天增加4个游动哨动,分布在大桥和闽江道路上,实行昼夜巡逻,密切注视周围异物。在此之前,中队还组成了抢救大桥突击队,对处置预案进行多次演练。
近半个月来的抗洪救灾的战斗,灾区一线取得了辉煌战果。同样执勤战斗也传来捷报。南平支队看守、看押中队,共看押着9000余名人犯,在近半个月的惊心动魄的抗洪救灾战斗里,没有一名人犯逃脱,保证了目标的绝对安全。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