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重建家园工作纪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070
颗粒名称: 南平市重建家园工作纪略
分类号: X43
页数: 5
页码: 68-72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平市重建家园工作纪略情况。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灾害防治 南平市

内容

在“6·22”特大洪灾中,全市因灾倒塌民房50.5万间,损坏82.3万间。其中,因灾全毁的村庄178个,半毁村庄223个,这些村庄大多是因为地处河边、山边、低洼地段而遭到毁灭性打击。痛定思痛,各级领导在重建家园中,把科学规划,选好新村建设点,提高抗灾标准摆在首位。为完成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确保明年春节前所有灾民搬入新居的目标任务,各地各级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和领导,全面发动,热情服务,加快重建工作的步伐。
  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明确要求,今后没有特别原因,重建点再次遭灾的,对责任人将依法追究,哪一环节出问题就追究哪一级领导的责任。对选址、规范编制工作,全市坚持把握三条原则:一是对异地重建的新村,选点不在“两边一低”,即山边、河边、地势低洼地段立村建设,选择山坡地、绫坡地、有足够承载力的实地。二是规划与小康建设紧密结束起来,突出村容村貌的整洁和村民生活生产环境的改善。三是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考虑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衔接。各县(市、区)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邵武市聘请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村镇规划设计研究所和省建筑设计院、省建委规划处、厦门市建委等单位专家,到实地以“跨世纪小康新村”的标准进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建阳市结合小康生态村建设和新建3000口沼气的目标,每户设计沼气池。松溪县设计出13种美观实用的住宅结构图供灾民选择。顺昌、光泽两县规划设计人员下到重建户中,听取意见,研究论证,及时改进,形成最佳方案。建瓯市、政和县的重建规划与奔小康建设,村镇改造,村容村貌整治,防洪减灾结合起来。
  为推进重建家园工作有效深入地开展,全市各地广泛宣传,为灾民树立起“灾不夺志”的必胜信心,以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到重建家园中去。各地利用广播、报刊、宣传栏等媒体进行优惠政策和开展重建家园情况的宣传,让灾民感受到党委、政府对灾民的重视和关心是前所未有的。
  为确保灾民春节前全部搬进新居,各县(市、区)都结合实际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服务措施,较大幅度地减少灾民建房造价。延平区免收12项有关税费,灾民每建一幢80平方米的二层砖混房,可享受优惠5000元左右。邵武市特事特办,决定市里凡能减免的税费一律减免,受灾群众每户建新房从中获得1万元左右的优惠。建阳出台8条优惠政策,灾民只需交纳78元即可办理建房手续。顺昌县给每户重建户以3292元到10172元不等的补助。6月21日深夜,政和县外屯乡车潭村老碓厂自然村被10万多方巨大的泥石流压埋。时隔月余,7月26日,老碓厂村在新址上开始重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县水泥厂无偿运来水泥,县民政局运来钢材,县机砖厂、建材厂运来砖块,等等。县里决定用捐赠的救灾款,苦战100天,为灾民重建新村。政和县领导表态坚决:“全县灾民春节前一定能够乔迁新居。”
  灾后重建家园任务艰巨,困难多,资金严重缺乏。为解决灾民建房资金问题,全市在想方设法多渠道筹措,请上级部门支持的同时,自力更生,不等不靠,互帮互助。邵武市大力推行“一包一、十帮一”的做法,即市直机关一个党委包一个重灾乡镇,乡镇、街道一个支部包一个村,10个党员干部帮扶一户重灾特困户。松溪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对符合专项贷款条件的,给每户受灾户贷款3000~5000元,到8月底,已办理206户贷款103万元。这一举措有效地解决重建户资金困难问题,加快新村建设步伐。建阳、建瓯、政和、浦城等县(市),大多采取政府救济一点、政策优惠一点、银行借贷一点、亲友相帮一点、灾民自筹一点,以满腔热情和冲天的干劲,掀起重建家园热潮。
  灾后恢复重建,能否做好市场建材的限价和供应工作,不仅关系到重建户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整个重建家园工作的进度。为此,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切实有效措施,并把它作为当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从7月初开始,为防止有人趁灾哄抬建材价格;全市各地相继出台建筑材料的限价措施,对市场水泥、钢材、砖瓦等建材实行最高限价。武夷山物委、工商、矿管、公安、环保等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对建材实行限价;建瓯市利用广播、有线电视等媒体,公布对砖、沙、石料的最高限价,并发动社会进行监督。浦城县物价部门采取措施,严格钢材、水泥等建材的批零差幅度,对砖瓦和沙石料等建材销售实行最高限价。建阳市下发《关于抗灾救灾期间建材价格问题的通知》,对砖、瓦、油毛毡、水泥等重要建材的市场价格进行规范,要求生产、销售单位严格按照灾前价格顺价销售。这些限价措施的出台,极大地调动受灾户重建家园的信心和热情,为全市重建家园工作的顺利进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建材措施出台之后,各地物价部门认真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经常组织人员深入灾民新区建设点、商店、砖瓦厂、水泥厂等地进行检查,并发动群众举报,发现问题及时查处,确保限价措施的落实。
  各级政府积极组织货源,满足市场需求。随着房地产业的启动和灾后建房高峰的形成,市场建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确保供应,一些地方的公安部门简化片石开采的审批手续,由乡(镇)、村选择合适的地方开采片石,扩大供应量。建材生产经营企业积极组织生产供应,支援灾后重建工作。南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一方面开足马力,加紧生产,以满足市场需要,另一方面以每吨水泥让利3—5元的优惠价供应受灾户,让利总额达10多万元。各地还认真落实市政府的要求,对春节前运输灾民建房材料的运输车辆,一律免收过路费。
  8月2日,全市重建家园工作汇报会在邵武市召开,交流重建家园的先进经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宫维祺强调要把重建家园工作当作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当作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确保灾民在元旦,最迟在春节前迁入新居。对加快重建家园工作步伐,宫副市长提出:一要合理选址、科学规划。凡这次被洪水淹没和受山体滑坡威胁的村庄,原则上不在原地重建,严禁在河边、山边、库边、低洼、易滑坡地带建房,对地处贫瘠地带偏远山村,要下决心搞整个村迁移,要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的原则,高起点,快速度搞好新村规划。二要制定优惠政策。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际出发,帮助灾区解决重建新村问题,切实做到能减免的税金费一律减免。三要多方面筹集建设资金。通过上级补助、县(市、区)、乡(镇)配套、银行贷款、农户自力更生等渠道,千方百计筹集建设资金。四要认真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宣传,树立灾民信心,加强引导,消除灾民故土难离的忧虑。宫维祺还要求各级加强领导力量,确保重建家园任务如期完成。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市、县(市、区)、乡(镇)三级都要成立强有力的重建家园领导小组。二要明确工作责任制,把各项工作落实到有关单位及人头,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三要建立监督机制,各地、各灾区对重建进度要实行一月一汇报一检查,并进行巡回督促。四要狠抓工作落实,发扬连续作战精神,扎实抓好重建家园工作。特大洪灾过后,政和县委、政府抓紧灾民安置工作,按“四统一”要求,确保灾民重建工作扎实有序进行,加快安置进度。到8月初,全县17个重点村的26个建设点1488户灾民住房重建工作已全面启动。
  9月4日,市政府在松溪县再次召开重建家园工作交流汇报会,针对重建工作中存在进展不平衡、资金紧缺以及部分灾民存在“等、靠、要”思想等问题,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宫维祺对下阶段重建工作提出:一要坚持重建目标不动摇。要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坚决的态度,不折不扣地按时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二是要进一步摸清底子。各级民政部门要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重建家园工作的底子,以供领导决策。三是工作力度要再加大。各县(市、区)要通过再发动、再加快、再支持、再促进来推动重建工作的落实。四是领导力量要再加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建立明确责任制,狠抓工作落实,要帮助灾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特别要切实解决好重建户建房贷款问题,确保重建目标的实现。到9月底,全市已动工重建35262户,占83.3%;已打好地基25273户,占59.7%;一层砌砖15352户,占36,27%;建好一层以上6906户,占16.31%;已搬进新居2927户,占6.91%。
  10月6日,市委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部署全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市委书记林克敏要求加紧灾后重建家园步伐。市长李川对全市灾后重建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强调要建立重建家园责任制,用倒计时的方法保证重建工作的顺利进展,努力克服资金不足,建材供应不上的矛盾,保证灾民在春节前迁入新居。
  10月8日,全市第三次重建家园交流汇报会在建阳召开。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宫维祺就全市下阶段重建工作提出,一要强化领导。重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联系一个县(市、区)重建工作,各县(市、区)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坚决履行“军令状”,抓好落实。二要狠抓进度,倒计时安排工作进度。每个县(市、区)乡(镇)村、户都要排出时间表,每天都要有具体任务,在工程形象上,要求在10月底以前全部打好基础,11月底以前一层全部建好。三要强化质量意识,确保施工安全和新房建设质量。不能因抢进度而忽视质量要求,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严禁劣质材料进入灾民新村。四要认真做好建材限价和供应工作。已出台限价措施的地方要抓好落实,未出台的要抓紧制订尽快出台实施。五要落实政策,进一步做好重建贷款工作。各级金融部门要进一步落实人民银行总行《关于金融系统支持灾后恢复生产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精神。六要加大帮扶力度,如期解决特困重灾户的建房问题,以确保重建总目标的实现。
  10月9日,市委林克敏、袁锦贵、邱正平、杨文科等领导到延平区,对灾后重建家园工作进行调研。市领导在大横镇重灾区大仁洲、小仁洲重建家园工地上与当地镇、村干部和村民交谈,详细询问工作进展情况,鼓励村民自力更生、不等不靠,高起点、高标准建好新村。市领导一行还赶往夏道镇和王台镇了解桥头村和际洲建村建设情况。调研中,市委书记林克敏指出,要清醒认识到,重建家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实行责任制,加强领导,采取强有力措施,全力以赴把这项工作抓好。省纪委副书记、市委副书记袁锦贵强调,春节前所有灾民迁入新居这一目标不能动摇,各级各部门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事关大局,事关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灾民的安置工作要一视同仁,对缺钱、缺劳力的重灾户,乡(镇)、村要给予倾斜,设法照顾好,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新村建设要顾及农家的特点,尤其要顾及农民发展种养业和庭院经济的特点。新村规划要立足防水、防风、防暴雨、防火,要搞好绿化,要设计好水、电、路、讯设施建设。
  11月4日,全市第五次重建家园工作汇报交流会在浦城县召开,与会代表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宫维祺带领下,察看浦城临江镇石门新村、富岭镇寺前和石桥头新村。这一些新村都进行科学选址和合理规划,全部已建好一层,预计11月底灾民可全部迁入新居。宫维祺副市长在会上指出,各地重建进度基本达到市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但重建工作任务仍很艰巨,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各地重建工作进展不平衡,建房资金不足,特困重灾户建房进展明显偏慢。下阶段要进一步明确重建目标,确保11月底建好一层,12月底80%灾民搬进新居,明年1月底前所有灾民都要搬进新居。要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做到每月都有大的进展。要继续加大督查力度。各级政府和金融部门要切实帮助指导和解决灾民建房贷款问题,民政部门要尽快将救灾资金下拨到位,要高度重视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要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加大督查力度,以确保重建目标的实现。
  11月12日,市委副书记龚祖成深入政和县6个乡(镇)12个新村建设点,察看灾民新村建设情况,现场指导重建家园工作。灾后,政和县委、政府坚持把重建家园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截止11月12日,集中重建的25个新村(点)1499户,已全部打好基础,在建第一层的1031户,占68.78%;一层竣工的573户,占38.23%;已搬入居住的222户,占14.81%。龚祖成副书记详细了解救灾款到位的情况,优惠政策执行情况以及新村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乡(镇)村干部,一定要把重建新村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来抓,切实解决新村建设急需的水泥和其他建材问题,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全部灾民在春节前搬进新居。
  11月18日,“全省灾后重建第一村”在政和石屯镇西津新村落成。西津村是重灾村,全村118幢房屋中就有97幢因灾倒塌。灾后,西津村的重建家园工作得到省、市、县、镇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7月18日破土动工,仅用120天时间,由50幢新房组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西津新村就悄然崛起。成为全省灾后重建最早完成的新村。省委书记陈明义、省长贺国强、省人大主任袁启彤都十分欣慰,分别发来贺电,祝贺西津村建成“全省灾后重建第一村”,并希望能再接再厉,争取灾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更大成绩。省民政厅和中共中央候补委员、永春县美岭村党支部书记苏新添也发来贺电。市委书记林克敏,市长李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宫维祺专程到政和,祝贺西津新村的落成乔迁,为新落成的西津新村村部揭牌,林克敏书记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西津村颁发10万元奖金。李川市长在仪式上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西津新村的落成,是闽北灾后重建的一个新起点,预示着从这一天开始,闽北的新村重建将能在春节前一个接一个如期完成;从西津村乔迁开始,接下去全市还将有整批整批的新村兴起,闽北的农村面貌将发生大变化。李川市长在
  讲话中还向关心支持帮助闽北灾后重建复工作的中央各部委、兄弟各省,省委、省政府、省直各部门及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感谢。
  11月18日,全市重建家园工作现场会在政和县石屯镇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宫维祺对下阶段重建家园工作提出要求,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西津村重建家园的经验,西津经验主要是领导重视、科学规划、进度均衡、重视质量、提前完成、提前乔迁。各地要进一步加快进度,确保灾民在春节前都能迁入新居。
  11月30日,全市第五次重建家园工作交流汇报会在延平区举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宫维祺到会讲话。他说,第四次交流汇报会后,各地狠抓薄弱环节,全面加快进度,多数地方基本实现“11月底建好一层”的目标,涌现出一批先进新建村,特困重灾户建房工作取得新进展。宫维祺副市长在谈到下阶段工作时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增强紧迫感,要狠抓重点,全面推进,突出抓重点村的进度,抓分散建房和损房维修,抓好特困重灾户的建房,抓装修和搬迁工作,要进一步做好灾区倒房拆除还耕工作。重建家园补助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市政府又下拨第五批重建家园补助资金2100万元,这笔资金要保证特困户的建房急需,救济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拦截或任意拖延到位时间。同日,市政府表彰第一批灾后重建先进新村,对31个灾后重建先进新村给予每村奖励3万元,在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各县(市、区)把解决特困重灾户的建房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因地制宜,采取对策,不使一户特困户拉下。延平区下拨2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扶持84户特困户建房。松溪县采取“以口包乡(镇),以局包村,党员干部包户”的帮扶办法,县里除给每户3000元之外,乡、村再配套2000—3000元,实行集中联片统建,使116户特困重灾户建房全部得到落实。建阳市委、市政府发出通知,决定市直机关66个单位挂点帮扶1个受灾特困户,以保证这些特困户在春节前搬进新居。邵武市委、市政府为鼓励和帮助灾民迅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在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的同时,还对全市灾民在11月30日以前和12月底搬迁的,市、乡(镇)分别配套予以奖励。
  12月初,全市灾后最大重建村邵武市水北镇故县村重建工程“新苑工程”点,有256户建好一层,占计划的85%,有128户灾民已搬入居住。故县村是重灾村之一,灾后,水北镇党委、政府决定将该村的重建家园与奔小康新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建成新房总数达303幢,集生活、娱乐、商贸功能于一体的闽北最大的灾后重建新村。镇里专门为这一工程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规定凡受灾户重建新房一律简化手续,并提供5套通用设计图,对石材等建材让利供应;并派出技术人员到现场监督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同时,大力开展帮扶特困户活动,确保全部灾民春节前搬入新居。
  12月9日至11日,民政部副部长范宝俊到本市建阳、邵武、顺昌等县(市),对灾后重建家园与保障灾民过冬等进行检查指导,范宝俊了解到,到12月初,南平市重建家园建好一层的有40195户,占94.96%;一层竣工的有35152户,占83.04%;已搬进居住的有2642户,占62.44%。春节前所有灾民搬进新居的目标能够实现。范宝俊副部长对本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在重建家园中,采取政府引导,部门帮助,社会支援,群众参与的方式很有典型意义,范宝俊副部长还到建阳市大湖茶园新村特困户赖兴寿家中走访,并给他送上慰问金。在顺昌县新屯新村点,一位姓杨的灾民说,他家月初搬新居,马上开了家店铺,争取3年还清贷款。范宝俊副部长高兴地说,我要把你们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现在生活的情况报告国务院,你们重建家园的工作经验要好好总结,推广。
  12月26日至29日,省委书记陈明义、省委常委、秘书长黄瑞霖到南平市调研,并看望慰问灾民和广大干部群众。陈明义等领导察看邵武新苑新村、庄上新村、故县新村、建阳玉瑶“七·一”新村、大湖茶园新村、建瓯叶坊新村、七里街新村、延平区小仁洲新村、际洲新村9个灾民新村,与灾民亲切交谈。陈明义等省领导一行每到一个受灾点、重建新村,都是鞭炮声、欢笑声,灾民们喜气洋洋,争着要陈明义等领导到他们新居看看。在延平区际洲新村,灾民丁英光把陈明义拉进他的新居,激动地握住省委书记的手说,共产党实在好,共产党的干部真好,没有人民解放军,没有人民政府,没有共产党,我们这些灾民怎能住上新房,看到你们来,我们很高兴。省委书记陈明义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听到群众赞扬身边的基层干部,陈明义高兴地对周围的干部说:你们为党旗增添了光辉。省委书记陈明义了解到:截止12月25日止,南平市重建家园计划建房总户数42330户,其中已建好一层41885户,占98.95%;已搬进居住34926户,占82.51%。计划集中建新村326个,13304户,其中建好一层12961户,占97.57%,已搬进居住9816户,占73,78%。计划分散建房29026户,建好一层28904户,占99.58%,已搬进居住25110户,占86.51%。春节前全部灾民搬进新居的目标可实现。陈明义书记说:“6·22”特大洪灾后,我这是第三次到南平,看到整个灾区的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做得很好。现在党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党组织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战胜困难的信心更加坚定。这说明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是可创造出奇迹来的。我们要继续发扬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伟大的抗洪精神,把我们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南平市年鉴1998》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