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战胜“6·22”特大洪灾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20000068
颗粒名称: 南平市战胜“6·22”特大洪灾纪实
分类号: X43
页数: 6
页码: 58-6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南平市战胜特大洪灾纪实情况。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灾害防治 南平市

内容

1998年6月12日至14日,南平市北部首先出现洪灾,其中武夷山市区超警戒水位1.08米,浦城县城超警戒水位1.4米,光泽县城超危险水位1.81米。三县市已倒塌房屋744幢,淹没农田31万亩,死亡6人,失踪1人。武夷山机场暂时关闭。6月14日,南平市委、市政府紧急召开防汛抗洪会议,部署抗洪救灾工作,市委书记林克敏、市长李川等10余位市领导立即奔赴抗洪前线,率领各地干群奋起抗洪救灾。6月22日,连续不断的暴雨使灾情扩大,闽北全境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10个县市(区)城区大部分进水,所有乡镇全部受灾,闽北境内铁路、公路均告中断,230余万人受灾,死亡124人,全市的工业遭受严重损失,农业基础设施和多年精心建设的公路先行工程遭到毁灭性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74.93亿元。
  在巨大的灾难、空前的灾害面前,300万闽北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团结一心,英勇抗洪,奋力救灾,团结互助,谱写出一部有声有色、可歌可泣、英勇壮烈的抗洪救灾篇章,取得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充分显示出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闽北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崇高品格!
  (一)
  全市10县市(区)普降暴雨,山洪暴发,山体滑坡。江河暴涨,水库浸堤,铁路中断,公路被毁,房屋倒塌,闽北10县市城区全部进洪水;建瓯、建阳、邵武市区超警戒水位5米以上,建瓯市区80%被洪水淹没,洪水最深处达10米之深,南平市区滨江路一带被淹至2米多。顺昌大干乡、邵武故县、武夷山东溪水库、建阳童游等地一批批群众被洪水围困,生命遭受着威胁。闽北境内205国道、316国道,邵泰线、水杉线等省道、国道,全部被毁中断。
  闽北遭受百年不遇的洪灾,一开始就受到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关注。省委书记陈明义,省长贺国强,省人大主任袁启彤,省政协主席游德馨,省委副书记何少川、林兆枢,省委常委、副省长张家坤等都密切注意着闽北灾情的变化,专门召开会议和作出指示,
  向战斗在抗洪救灾第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灾区群众表示慰问,要求各级党政部门要全力以赴抓好救灾工作,领导要到第一线,分管领导要坐镇指挥,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采取强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洪灾造成的损失。同时,省委、省政府还派出解放军、武警部队,并抽调机械设备,调拨救灾物资,帮助闽北人民抗洪救灾。省防汛抗洪总指挥、副省长邱广钟代表省委、省政府深入闽北,了解灾情,指挥闽北的抗洪救灾工作;省军区副司令员史新开坐镇南平,指挥抗洪战斗。
  洪灾面前,南平市委、市政府作为闽北抗洪救灾的指挥中心,高速运转,精心部署,周密指挥,卓有成效地领导全市人民抵御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最终取得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闽北的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在这场惊心动魄、责任重大的抗洪救灾斗争中,充分显示人民公仆的中流砥柱的本色!
  此次暴雨主要集中在武夷山、浦城、光泽三县市。12日8时至14日8时,武夷山坑口暴雨352毫米,大安338毫米;光泽桥湾251毫米,司前320毫米;浦城仙阳290毫米,山下258毫米。
  6月14日上午,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简短的防汛救灾紧急会议,通报、分析灾情,研究部署全市防汛抗灾工作后,市党政领导立即单车急驰,分头赶赴各县市抗洪一线,指导抗洪救灾工作。
  市委书记林克敏立刻乘车直奔水口库区检查指导防汛抗灾工作。深入樟湖、太平、夏道等沿江乡镇,听取当地乡镇和库区办的同志汇报情况,并提出加强防汛抗灾工作的具体要求。傍晚,回到南平,林克敏还专程到南平延福门码头察看雨情水情。在抗洪救灾中,市委书记林克敏始终指挥在最前沿。从建阳到顺昌,从建瓯到政和,哪里灾情最重他就奔向哪里,哪个地段危险他就出现在哪里。在建阳,当他听说水吉镇玉瑶村卢大自然村有80%以上的农民房屋被毁时,他风雨兼程赶到灾区,抚慰受灾群众,鼓舞抗灾士气。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赶到12个行政村有10个都被淹的小湖镇指挥救灾工作,组织转移群众。在顺昌,他冒着倾盆大雨,和当地党政领导巡回检查于抗洪一线,指挥抗洪救灾斗争。他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水鞋里灌满了雨水、泥浆。
  市长李川,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徐肖剑,副市长刘昌霖等立即驱车赶赴光泽检查指导抗洪救灾工作,他们深入灾情严重的北溪沿线的崇仁、寨里等乡镇、村,以及企业学校等,李川握着正在参加抗洪抢险战斗的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和公安干警、武警官兵们的手,连声慰问。从这天一直到6月21日,李川市长风雨兼程,不畏艰险,连续奔波在抗灾第一线。他先后深入光泽、武夷山、浦城、松溪、政和、建阳和建瓯等地的乡镇和重灾村,到被洪水侵袭的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察看灾情,慰问灾民。严峻的灾情使李川市长心急如焚,牵念在怀;广大干部群众昂奋的抗灾精神,又使李川十分欣慰。李川说,要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抗洪救灾的感人事迹、先进典型,鼓舞士气,动员全市力量,齐心协力,共同抗灾,重建家园!
  市委副书记袁锦贵、龚祖成,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宫维祺,市委常委、秘书长邱正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林文奇,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意,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书记陈祥龙,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汪其祥,副市长张立先等于会后也立即分别赶赴政和、建阳、建瓯、松溪、武夷山等地指挥抗洪救灾工作。
  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不顾风雨,不畏艰险,奔赴抗灾最前线指挥战斗,给基层干部群众以极大的鼓舞和信心。
  市抗洪救灾总指挥、市长李川从6月14日至21日,披风沐雨,深入抗洪第一线指挥抗洪救灾。他一路强调:要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6月21日下午,李川市长回到闽北抗洪救灾总指挥部,组织指挥一场最严峻的抗洪抢险战斗:6月21日夜至22日晨,今年最大的洪峰在袭击邵武、建阳、顺昌、建瓯后,将直袭南平!沿河各县(市)城区按照要求精心准备,全力以赴,迎战洪峰。南平市城区,政府紧急调援抢险兵力,疏散沿滨江路的群众,搬离能搬离的物品,市政府领导乘坐广播车在沿江滨路用广播向市民一遍遍播送汛情,通知沿江居民撤离到安全地带;公安部门封锁桥梁、江滨路,以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
  6月22日晚7时30分,三江汇流处,洪水已吞没南平市标的大部分。浊流翻滚,恶浪汹涌。这一天一夜,闽北各县(市)抗洪救灾前线,以及南平市区的抗洪一线,险象环生,重大险情不断:许多县(市)河水暴涨,山体滑坡,道路中断,水库溢洪,险情每分钟都在发展。南平延福门码头附近,一艘水泥船随时都可能被洪峰冲走。如让船只浮走,闽江下游有铁路大桥,水口电站大坝将遇劫难,后果不堪设想。建瓯方向漂下的水泥船,严重威胁南平市区数座大桥的安全。江滨路沿岸居民众多,尽管反复动员、宣传,但仍有一些群众未及撤离。食品厂、农行四鹤储蓄所就有数十人被围告急。同时,油库的安全遭到威胁,电信线路被洪水冲断。
  派解放军、民兵和公安干警炸桥,指挥解放军、武警抢险救援被困群众,指挥公安干警抢险油库,等等,一切指令,从市抗洪救灾指挥中心紧急发出! 22日夜,防汛抗灾总指挥部的两个办公室5台电话,10多只手机铃声不断,市长李川、常务副市长宫维祺和抢险部队首长满脸严峻,接到一个又一个告急、报险、请示的
  电话,立即果断地发出指令,调兵遣将,指挥战斗。入夜,市电视台反复播出、通告两个电话号码:提醒市民遇有险情,立刻拨这两个号码!这两个号码,就是李川市长和宫维祺副市长的电话,也就是指挥部的电话。这一夜,许多群众就是打这两个电话从而被解放军、武警从困境中救出的。
  入汛以来,作为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副书记袁锦贵时刻紧绷着防汛抗洪这根弦,4月12日,他在市防汛暨水利电力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将防汛减灾工作作为一项“生命工程”,抓紧抓早抓实,并多次赴库区、乡村检查指导防汛工作。6月19日,正率团在上海考察的袁锦贵得知闽北因连日降雨,局部地区出现严重灾情,断然决定中止行程,返回闽北抗洪抢险。连续两天,他深入延平、顺昌的库区和乡村,跋山涉水查险情、看险处,检查指导防汛抗洪工作。21日傍晚,刚从顺昌察看灾情返回南平的袁锦贵顾不上休息,又赶往市政府大楼,通宵达旦在市抗洪抢险指挥部里与其他市领导一道紧张地指挥抗洪抢险,处置各种急难险情。22日凌晨,市委、市政府紧急会议一结束,袁锦贵带着连夜从福州赶来增援的武警战士,分乘两部卡车,携4条橡皮舟,按指挥部的安排先增援顺昌。此时,顺昌城区已被河水封锁,河水溢过街面2米多,城区成为一座孤岛。袁锦贵与武警战士一道弃车涉水,冒险登上橡皮舟,在顺昌县城与先期到达的市委书记林克敏等领导,共同担负起顺昌县的抗洪抢险的指挥工作,组织营救被洪水围困10几个小时的大干中学600余名师生及村民,昼夜守护顺昌水南、水西大桥,度过一个惊心动魄的24小时。
  暴雨如注,交通阻断,市委副书记龚祖成置生命于度外,日夜兼程赶往政和一线指挥抗洪救灾。公路不通处,他乘竹筏、橡皮艇,顶着瓢泼大雨、冒着生命危险于6月20日赶到政和县。6月21日下午,他和当地领导指挥西津一带4万余群众及时转移,避免重大伤亡。事后,当地群众派代表敲锣打鼓把感谢救命之恩的锦旗送到龚祖成办公室。6月21日午夜11:30分,政和县外屯乡车潭村老碓厂自然村,随着一阵天崩地裂的巨响,老碓厂的7栋民房在眨眼之间被山体滑坡带来的大量泥石流吞噬,13户41位村民被埋入黑暗之中,情况万分危急!
  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闻此噩汛后,坐镇政和指挥抗洪救灾的南平市委副书记龚祖成,冒着一路大小塌方,迅速赶赴老碓厂事故现场,会同政和县委书记丁仰宁在大雨中指挥紧急施救。龚祖成副书记亲率突击队摸黑救人,下令当地干部群众和医务人员紧急运送护理伤员。而他们自己身先士卒踩着齐膝深的泥水,亲临现场指挥抢险救人,一直到次日早晨。这一夜,200多人在泥泞中硬是用肩顶、手扒从死神那里夺回8条生命,这真是一个奇迹!激战一夜之后,龚祖成、丁仰宁又带着一身疲惫和泥水,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全县干部群众,继续投入到与洪魔的殊死搏斗中!在这惨烈之夜,悲壮在他们的身上留下神圣的痕迹,他们身上的泥水痕迹映证了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在危险关头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体现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之情。
  在抗洪抢险中,建瓯市委书记石建华、市长李晋闽等市领导始终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他们各自带领抢险小分队,分赴到临江门、通济门、太保楼、南门、水西等最危险的地段指挥抗洪抢险,解救被围困的群众。6月21日下午2时左右,正在指挥中心坐镇指挥的石建华书记接到太保楼受困群众的呼救,立即用对讲机与交警大队教导员何理顺联系,命令他要想尽一切办法组织施救,及时将受困在太保楼及附近茶厂的近200名群众全部解救出来。市人武部部长郭训东、政委曾谏华带领由人武干部、武警和驻军官兵组成的5支抢险小分队、6艘冲锋艇,经过一昼夜的奋战,救出面临绝境的群众1500余人,转移被困群众3000多人。
  午夜,瓢泼的大雨仍在不停地倾泻,刚组织召开完紧急会议的市委书记石建华,未稍作安定,又匆匆地赶往沿江地带查看水情,反复惦量着业已部署下去的抗洪方案,确保万无一失。
  22日凌晨6点多,当接到水文站105米洪峰警报后,抗洪救灾指挥中心立即将洪峰警报通过电视、广播向社会紧急发布,连续重播,动员城区地势较低的居民迅速搬迁和撤离。8时许,当水文部门又送来107米以上洪峰警报时,洪水已涌入城区主要街道,报警宣传车仍然坚持在市区可行地段反复向居民通告洪峰警报。
  八方报危,全城告急!查看完全线水情的石书记、李市长与冒着生命危险冲过洪峰赶来增援的南平市副市长张立先回到抗洪救灾指挥中心坐镇指挥,沉着应战,根据水情的变化,迅速调集抢险船只组织抢险力量,协调全面抗洪。指挥中心里电话铃声不断,福州村、上西河等地频频告急,石书记一一记下住户的街路、门牌,迅速通知在其附近的抢险分队前往救援,一道道指令火速传向第一线,抗洪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上午11时,邮电局电源机房进水,通讯全部中断,指挥中心随即利用交警大队的超短波电台继续指挥着各路抢险队伍鏖战洪魔。
  建瓯市建溪上几座水泥船坞顺流下漂,即将冲撞大桥、造成巨大损失之际,建瓯市委副书记陈浦生接到险情报告,立即率人冲进雨水中赶到现场,组织人员,先后爆破4艘船坞,确保下游桥梁的安全。据统计,建瓯市95%的科局级领导干部都在抗洪一线上,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共解救被困群众4.6万人,转移群众7万多人。
  6月19日,连续不断的暴雨,使建阳市东平水库的坝体出现“膛肚”现象,严重威胁着下游数千名群众的生命安全。建阳市委书记何三保组织抢险突击队,赶往坝上坐镇指挥。脚下的坝体呜呜作响,泥块从坝体上剥离而下,情况十分危急,何三保书记镇定自若,继续指挥突击队填土加固,降低水位,疏散群众。经过一天一夜的连续苦战,终于排除险情。
  6月22日凌晨2时,邵武市委书记林小华等接到报告:6名挖沙工被困在一幢已淹没三分之二的屋顶,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林小华等领导立即带领公安干警、武警战士赶到现场,奋力将民工救上岸。还是这一天,邵武故县小学有500多名师生被洪水围困,凌晨7时许,林小华获悉,立即指挥武警、公安干警、民兵等100余人,用橡皮艇、铁壳船等运载,拼搏一天,救出师生500余人和村民780余人。
  浦城县石陂镇旧馆村党支部一班人在洪灾面前,想群众所想,先人后己,奋力抢救群众的生命财产,被村民们称为“洪流堡垒”。6月14日,南浦溪洪水猛涨,村支书黄锦荣最先发现险情,他立即召集全村党员和两委干部紧急集合,组织大家分头动员,帮助群众转移。当洪峰来时,支委们膛着齐腰深的洪水解救来不及转移的群众。村支书黄锦荣不顾母亲被困,而去帮助其他村民;党员徐雄华不顾新婚家什全部被洪水漂走、房屋倒塌,撑起竹排一趟又一趟地救出19名被困村民。旧馆村全村受灾,几百栋房屋全部倒塌,却无一人死亡,正是“洪流堡垒”发挥了战斗作用!
  像上述这样抗洪抢险在前的领导干部、基层乡村干部,在闽北又何止是成百上千!洪灾过后,闽北灾区满目疮痍,省委书记陈明义赶赴灾区慰问,当老百姓拥向他时,说的不是灾情,受灾怎样,而是倾诉共产党好、干部好,述说村里的党员干部怎样救人抢险,要如何报答他们的救命之恩。
  全市党的各级组织,在这场抗洪救灾战斗中,充分显示出中流砥柱的坚强堡垒作用!
  (二)
  洪水正肆虐闽北全境,交通全面陷入瘫痪状态,无数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遭受巨大的威胁!情况十分危急,李川市长在电视中向闽北广大干部群众发表电视讲话,号召全市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救灾斗争!闽北的300万人民奋力而起,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洪抢险,奋起自救,全面打响一场震天撼地的抗洪救灾战斗,涌现出无以计数的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英勇事迹!
  洪灾中,闽北工业遭受严重损失,全市因灾全停产企业9233家,半停产企业3560家,有8500台机器设备浸水,直接损失12.33亿元。闽北广大职工在灾害面前,团结奋战,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序,展示工人阶级的主力军风采。
  持续的暴雨,使南平市天元化纤有限公司领导和职工绷紧了防汛的弦。6月20日,公司领导紧急作好防汛安排;22日新的汛期预报一发出,公司立即组织几十名职工奔赴一线,以高于预防水位设防。职工们将临近溪边的一级泵房门口用防洪挡板和沙袋封堵加高,并抬高、加固一级泵房供电变压器,由于措施有力,变压器在洪灾中奇迹般完好地保护下来,从而减少损失,并使灾后的恢复生产大大加快速度。
  顺昌富文化工有限公司地势较低,临近富屯溪,当洪水突然猛涨时,公司董事长陈更生、党委书记王高旗等及时组织职工帮助临近河边居住的50户及时转移,并突击拆卸电机、转移电石粉。全公司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手抱肩扛,仅仅90分钟,拆卸电机81台,为减少损失、灾后尽快恢复生产作出最大的努力。公司仓库进水后,库内3000吨工业盐、120多吨聚乙稀树脂、1500吨漂白粉等全部被洪水浸泡,损失数百万元,员工们心疼不已。洪水又逼近电石库,电石遇水将产生乙炔,乙炔一遇明火,惨重后果将不堪设想,员工们闻讯几分钟就集体到仓库,紧急抢运。电石粉一桶100公斤,粉末飞扬,十分呛人,落在皮肤上与汗水反应疼痛难忍。但员工们不顾一切地抢运,在其它地方抢险的公司员工们乘木筏赶来增援,仅30分钟,奇迹般地成功转移库内15吨电石粉,避免一场惨重的悲剧。
  光泽水泥厂的干部职工在洪灾面前,充分展现主人翁的精神,洪水袭来,抢出价值100多万元的产品。洪水退后,职工们又自发来到企业抢修设备,清理卫生。南纸公司董事长在北京闻知闽北洪灾后,当即返回公司,面对搬迁住房的几十户职工。陈守勤动情地说:“房子冲了可以再建,只要人平安,一切可以从头再来,我们公司还会造新的住房”。使干群的心贴得更紧!顺昌富文化工公司被洪水围困,几百名职工家属没粮吃,企业领导涉水四处联系,设法采购回粮食;许多员工家里被淹,衣物被洪水浸泡,公司组织车辆将大家的物品运到车间冲洗,一天之内,70户受灾员工的家具、衣物全部去污、除臭、清洗、晾晒。生活区全部消毒,短短几天,生活区面貌焕然一新,整洁如初,来慰问的领导都十分惊叹。员工们写了一封真挚热情的感谢信,感谢公司领导深切的关心和卓有成效的领导,一声声发自内心的滚烫话语,感人肺腑。
  南纺公司织布一厂共产党员杨森林,明知自家进水,他二过家门而不入,埋头于厂里的抢险。妻子在家中急得团团转,可他忙完了厂里的任务,回来却又冲进邻居家帮助搬物品。“6·22”特大洪灾前,浦城已遭受了“6·12”洪灾,南纸公司职工们捐款5万余元,衣物整整一卡车。款、衣物还未送出,南纸公司自己出遭受“6·22”洪灾,公司依然派专人、专车把款、物送往浦城灾区,公司职工又捐款数万元,帮助公司的受灾员工。
  “抗灾自救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22日天刚放亮,邵武市区排工谢一中、吴克勤分别召集儿子和兄弟,率先撑排在洪涛中解救被洪水围困、濒临绝境的人员。惊涛呼啸,浊流汹涌,险情不断,但排工们临危不惧,因为他们惦念着大批身处危境的人们。这一天,市区的排工们共救出1100余人!故县村民、民兵营长陈观秋,眼看着自己家被洪水吞噬,九过家门而不入,撑排顶风破浪救出60多人。
  同天上午9时,邵武市洪墩水口寨为洪水淹没,在镇党委书记李天基的指挥下,水口寨搬运社50多名职工,用40多条竹排、小船拼死救人,共救出水口寨1987名村民,而搬运社员工中,却有15户家财物被洪水冲走,11户的房屋倒塌!搬运社职工翁德金夫妻从早晨9时忙到晚上7时半,粒米未进,冒雨往返100余趟,救出村民258人。
  6月21日,顺昌县富文村村民张金华与驾驶铁壳捞沙船的阿斤,驾着后来被人们广泛传诵为“生命之舟”的捞沙船,抢救转移被洪水围困的960名老人、妇女、儿童和富文化工公司被困职工家属,全村无一人伤亡,而他俩却整整一天粒米未进。
  6月22日凌晨3时,洪流呼啸着扑进建阳市城区低洼的童游街,建阳市农业局渔业捕捞队渔民张草米立即撑上竹排,直奔险处。在童游街的人民街一座几乎被淹没在洪水中的单砖平房内传出绝望的呼喊声,张草米急忙奋力用竹篙捣开瓦片瓦条,救出困在房中的一家6口人。在抢险中,张草米不顾自家住房被洪水冲倒和财产损失,只是埋头奋力救人。同一个渔业捕捞队的渔民陈玉林,在童游自由路,发现一对夫妻被洪水困在破旧木板房里,2米多深的洪水汹涌呼啸着,洪水堵住大门,夫妻俩哭喊着,分明感到已经踩到死神的阴影!陈玉林及时赶到,从屋顶救出这对身处绝境的夫妻。这天凌晨3时起,张草米、陈玉林、张金贵、张红米、张德明、张树旺、杨建文7位渔民连续奋战14个小时,从洪流中救出460多条生命!同时,武夷山市城东乡里洋村洪水四溢。32岁的村民翁明良在帮助同村的祝氏两兄弟家开沟排洪时,细心的翁明良察觉到小楼上方的山体似乎在震动,他警觉地叫喊祝家两兄弟赶紧离开,话音未落,无情的山洪泥石顷刻间大面积崩塌倾泻下来,未及躲闪的3人全部被压埋。村民们闻讯赶来,奋力抢险,终于救出祝家二兄弟,而翁明良却献出年轻的宝贵生命。
  闽北人民在洪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无私无畏、勇往直前、团结拼搏的崇高品格,感天动地!
  (三)
  闻知闽北重灾,6月25日晚,武警福建总队党委主动向福建省委省政府请战:支援闽北,抗洪抢险!根据省委书记陈明义的批示精神,武警总队派出驻闽北灾区的南平支队及总队医疗队、二支队900名官兵、三明支队100名官兵开赴闽北灾区,投入兵力近3000人。武警部队星夜疾驰,开赴抗洪救灾第一线,解放军某部舟桥部队、医疗队日夜兼程赶赴一线。武警福建总队赴灾区的官兵中自身家庭同样遭受无情的洪水摧残,有的已无家可归,尽管如此,他们忠诚于头上的警徽,有的路过家门而不入,有的把个人的利益抛到一边。子弟兵的那份执着和无私奉献精神,为灾区人民所传诵。6月26日,三明支队卫生员张锦清在开赴南平灾区救灾之前,连续接到两封“家有急事,速归”的电报,小张一咬牙,将电报塞进口袋,义无反顾地奔向抗洪一线。在建瓯灾区,他成天背着药箱,忙碌于为各战斗组官兵和群众就诊。三明支队特勤中队战士余高杭,5月8日父亲病逝,请了16天探亲假回家。21日他从电视中看到自己中队赴闽北灾区抗洪救灾的消息,他做通母亲和亲友的工作,当即提前归队。他沿路搭车、步行,一到部队,就投入顺昌灾区的抗洪抢险战斗。顺昌县人武部军事科参谋李日平在请假回江西资溪老家时,得知顺昌遭灾,在铁路、公路不通的情况下,硬是步行两天两夜,于26日赶回部队投入救灾工作。
  在抗洪抢险战斗中,子弟兵心注灾区、情系群众,舍小家为大家,视人民的利益如泰山重,充分体现子弟兵的崇高品格。武警南平支队十三中队指导员黄汉平家住建阳,洪灾中他家全部被淹,但他率队伍到建阳抗洪时,几次路过家门,顾不上回家看一眼。十中队指导员李惠家住南平,父亲在胜利市场摆了两个摊位,6月23日凌晨一时水漫胜利市场时,他正指挥部队奋战在武夷山市的防洪堤上。政治处干事邹方清,住建阳的岳母家被洪水冲走价值10多万元的财物,老人一个接一个的电话打到部队,让他回去看看,但他只是说声对不起,一门心思投入抗洪抢险中。南平支队汽车司机李光辉,家住邵武,他父亲的私企被洪水冲毁,损失100多万元。李光辉没有向组织汇报,而是一心和战友投入抢运国家粮库粮食的战斗。战士翁泉生家在建瓯,房屋被淹,损失惨重,但他投身到抗洪抢险中,甚至路过家门口时也顾不上回去看上一眼。子弟兵,用崇高书写着忠于人民的壮丽!惊涛恶浪,洪流肆虐!无数的人们,面对铺天盖地的洪涛,生和死,仅仅一步之遥! 6月中旬,浦城县富岭镇瑞安村被滔滔洪水围困,56名群众危在旦夕。武警浦城中队闻讯,由中队长刘洪彬率15名战士紧急赶赴富岭抢险。中队官兵们不顾正在猛涨的洪水,经二次艰难突击,终于游过深达6米、惊涛呼啸的洪水区,来到群众身边。使数十名已经踩到死神脚印的群众得到解救。还是武警浦城中队,官兵们在暴风中雨昼夜战斗,三次抢险于水库大坝,使水库下游上千户几千名群众、几千亩良田免受洪灾,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武警顺昌中队在抗洪抢险中,解救被洪水围困的富文村民和富文化工厂职工、转移大干中学师生等近2000人;避免经济损失数百万元,抢运救灾物资数十车,受到地方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尤其是中队司务长葛君带领的8名战士,在雨水、洪水中连续奋战40个小时,救助转移群众1200余人的故事,更为人们所颂扬。6月21日,政和外屯乡车潭村老碓厂自然村特大山体滑坡,是解放军、武警、公安干警率先赶到现场,冲进险区抢险。县人武部军事参谋吴昌道从泥、石、水的覆盖中,奋力抢救出第一位脱险者是一位小学生。
  “6·22”洪灾中,建阳公安局巡警大队紧急出击,赶赴小湖乡大湖村,在洪涛滚滚中救出大批洪水围困的村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某舟桥部队在南平市区江滨路、三元巷等洪涛滚滚处,搏惊涛,战巨浪,救出一批又一批被洪水围困的村民,使南平市区洪水中1000余名群众全部脱险,无一伤亡。6月22日,建阳武警大队七中队战士廖水新,数十次泗过激流,一人救出40余个被洪水围困的百姓。
  在重灾区建瓯市区,400多名武警、解放军官兵冲锋陷阵,和市民们并肩投身清除灾后污泥垃圾的会战。堆成小山的垃圾在烈日下散发出腐烂的恶臭,子弟兵们挥汗如雨,连续作战,三明支队的党员突击队,团员突击队把党旗、团旗插上工地,鲜红的旗帜激励着官兵们英勇战斗,仅三明支队60多名武警官兵每天就清理垃圾达400余吨。最臭的地方、最脏的场地,最苦的任务,子弟兵们义不容辞地冲在前面,他们为建瓯清运垃圾达万吨以上。省、市消防部门集中兵力,彻夜由消防车清洗建瓯大街小巷。
  延平区大横镇埂埕村。南平武警三大队的官兵们在救灾劳动中目睹灾民们虽得到有关部门救助,但因受灾面太大,生活上一时还存在许多困难时,他们把口袋中的干粮掏给灾民,“每人日省半斤粮,支援灾民度难关。”6月29日下午,当官兵们又来到埂埕村参加救灾劳动时,他们带给灾民们三天在重体力劳动下省下的200多斤大米。此情此景,目睹者无不动容。
  在闽北灾区10昼夜,福建武警出动兵力15600多人次,车辆2995多车次,橡皮艇900余艘次,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1.7万多人,抢救出国家财产6000多万元。此外,还为灾区抢运粮食222.3万斤,拆除危房325幢697间,修复桥梁6座400米,帮助无家可归的灾民搭帐篷91顶、搭建简易民居1235间,清除淤泥13518立方米,修复水渠1340米,挖填土石方10550多立方米,抢救伤病员5300多人,修复疏通道路18248米,清理城市垃圾4800车29500吨等,成为闽北人民交口称赞的救星部队,不愧是一支铁军。
  此外,武警福建总队还多方筹集40万元的救灾物资。全总队向闽北灾区捐款共20万元。7月4日,南京军区、福建省军区向我省灾区捐献款物仪式在南平市政府大楼门口举行。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何其宗中将代表军区向福建灾区捐赠人民币100万元、大米50万斤、衣物3万件、帐篷500顶;省军区政委陆凤彬少将代表省军区,捐赠50万元、衣物5万件、价值50万元的食品等物资。
  闽北人民,永远记着子弟兵们的深情厚谊!鱼水情深,在闽北抗洪救灾、重建家园中,演绎出一个个质朴而动人的故事,一段段深情而真实的佳话:松溪、建瓯、邵武等地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带上慰问品,问候子弟兵。在光泽、建阳,一些武警战士上街办事乘“面的”,司机见是武警战士,送到目的地后,却怎么也不肯收钱。7月7日深夜2时,赴光泽救灾的200名子弟兵悄悄出发,准备踏上归程。但人们还是获悉子弟兵撤离的消息,上千名群众走上街头,自发地为子弟兵送行。昔日寂静的夜光泽,此时此刻,军民鱼水深情的热潮在涌动。从7月6日晚到7日晨,顺昌富文等许许多多村庄的群众,自发地把水果、熟鸡蛋、开水等物品一筐筐送到即将启程归队的武警二支队官兵们手上。官兵们怎么也不肯收下。
  南平市委、市政府和数万名群众为解放军、武警部队举行隆重的欢送仪式,为子弟兵送行。市委书记林克敏、市长李川激情洋溢地代表闽北人民感谢人民子弟兵的无私援助,他们说:“解放军、武警官兵不愧为灾区人民的生命之旅,不愧为当代最可爱的人,是闽北人民学习的楷模。”

知识出处

南平市年鉴1998

《南平市年鉴1998》

本年鉴主要收集和记载南平市1997年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全书设特载、大事记要、政治、群众团体、工业经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生活等类目。

阅读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