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朱子读书法》 图书 |
唯一号: | 130820020210006268 |
颗粒名称: | 辅广初编部分十一 |
分类号: | B244.75 |
页数: | 2 |
页码: | 289-290 |
摘要: | 读书人做学问,确实很难。如果不从读书上下功夫,还茫然不知入手;如果每个字都去探求、每句话都去辩论,而不从自身实践去下功夫体会认知,那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就像孔子所说:“我想要为仁行善,那我就自然达到仁的境界。”然而孔子却从来没有认为哪个弟子达到了仁的境界。即使是像颜回那样贤明的弟子,也只认为他三个月后可能会违于仁道,为什么呢?求学者为什么不去日常应用中体验,我如果想要求得仁,我的心态应该怎么样?仁的境界能不能达到,它的关键又是什么?又如圣人说不合乎礼节的行为,就不要去看、听、言、动,为何不在每件事上都省察如何做不合礼节,而我怎样才能不看、不听、不言、不动?如果求学能这样,读书差不多也就有收获了。 |
关键词: | 辅广 读书方法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