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广初编部分十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读书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6268
颗粒名称: 辅广初编部分十一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289-290
摘要: 读书人做学问,确实很难。如果不从读书上下功夫,还茫然不知入手;如果每个字都去探求、每句话都去辩论,而不从自身实践去下功夫体会认知,那也不会有什么收获。就像孔子所说:“我想要为仁行善,那我就自然达到仁的境界。”然而孔子却从来没有认为哪个弟子达到了仁的境界。即使是像颜回那样贤明的弟子,也只认为他三个月后可能会违于仁道,为什么呢?求学者为什么不去日常应用中体验,我如果想要求得仁,我的心态应该怎么样?仁的境界能不能达到,它的关键又是什么?又如圣人说不合乎礼节的行为,就不要去看、听、言、动,为何不在每件事上都省察如何做不合礼节,而我怎样才能不看、不听、不言、不动?如果求学能这样,读书差不多也就有收获了。
关键词: 辅广 读书方法 研究

内容

人之为学,也是难。若不从读书上做工夫,又茫然不知下手处;若字字求、句句论,而不于身上着工夫体认,则又无所益。且如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然亦未尝许弟子以仁。虽颜子①之贤,亦以为不能不违于三月之后,何也?学者盍②亦于日用间体验,我若欲仁,其心如何?仁之至不至,其意又如何?又如圣人说非礼勿视听言动,盍②于每事省察何者为非礼,而吾又何以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若能如此,读书庶几有得。〔1〕

附注

[注释] ①颜子:即颜回(前521-前481),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华夏文明道统复圣。《论语·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②盍:何不。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朱子读书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朱熹是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他一生持教五十多年,对读书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体会。后学对他的读书思想提炼总结,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本书按照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将各个版本的《朱子读书法》汇为一编,为今人学习《朱子读书法》提供了一个内容全面、考述精详、解说通俗的版本。

阅读

相关地名

辅广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