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茅星来《附说》辑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近思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811
颗粒名称: 四 茅星来《附说》辑评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464-465
摘要: 本文由清代茅星来集注《近思录》,茅星来极崇朱子学,惟感坊间流行《近思录》诸注本粗率肤浅,故作《近思录集注》纠正之。其书博采众说,参以己见,又名物训诂,考证尤详。《近思录集注》开清人以考据方式注解《近思录》之风尚,亦为清中期以来最为流行的《近思录》注本之一。
关键词: 理学 近思录 茅星来

内容

朱子曰:修身大法,《小学》备矣。义理精微,则《近思录》详之。
  又曰:《近思录》好看。四子,六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
  又曰:圣贤说得语言平。如《大学》、《中庸》、《语》、《孟》皆平易。《近思录》是近人说话,便较切。
  又曰:《近思录》一书,无不切人身、救人病者。
  又曰:《近思录》比旧本增多数条,如“买椟还珠”之论,尤可以警今日学者用心之谬。
  又曰:《近思录》文字,猝乍看也是难,有时前面恁地说,后面又不是恁地。这里说得如此,那里又却不如此。仔细看来看去,却自中间有个路脉。推寻通得四五十条,又却只是一个道理。
  又曰:向编《近思录》,欲入数段说科举坏人心术处,而伯恭不肯。今日乃知此个病根从彼时已栽种培养得在心田里了,令人痛恨。
  又曰:《易传》自是成书,伯恭都摭来作阃范,今亦载在《近思录》。某本不喜他如此。然细点检来,段段皆日用切近功夫而不可缺者,于学者甚有益。
  又曰:程子所以有功于后学者,最是敬之一字有力。
  薛氏曰:《近思录》宜熟读,其间有与朱子不同者须参考。
  胡氏曰:学者当就《小学》、《近思录》熟读体验,有所得方可博观今古。
  张氏曰:学者能读《近思录》,方可以治经。
  又曰:予年二十五六时,求《近思录》不可得,适贾人持至,因得读之,然后稍知为学之门。
  姚氏曰:予丁卯馆锦村,有出《近思录》宋刻相示,录中凡先圣贤与诸先生必空一字,想朱子原本式也。五卷末较他本多一条。后于友人处得杨泳斋《衍注》阅之,注甚约而精要亦少。其书实宋刻,但嫌其中多载章句、集注语。盖此时章句、集注未行世,而门人只以师说示学者故也。但与前所见本又有不尽同者。杨名伯岩,字彦瞻,朱子门人。

知识出处

近思录

《近思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字句对译,以明理为准。

阅读

相关地名

茅星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