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遗书》卷十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近思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692
颗粒名称: 《二程遗书》卷十八
分类号: B244.7
页数: 4
页码: 370-373
摘要: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十八阐述了圣人是天地之量的人。圣人之量,与道为一;常人之量,是天给的一分。天给的一分器量应该是有限的。大抵人六尺之躯,力量就这么大,即使想要不满足,也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 理学 二程遗书 程颐

内容

10.47 问:人于议论,多欲直己,无含容之气①,是气不平否?曰:固是气不平,亦是量狭。人量随识长,亦有人识高而量不长者,是识实未至也。大凡别事,人都强得,惟识量不可强。今人有斗筲之量,有釜斛之量,有钟鼎之量,有江河之量。②江河之量亦大矣,然有涯,有涯亦有时而满,惟天地之量则无满。故圣人者,天地之量也。圣人之量,道也;常人之量者,天资也。③天资之量须有限。大抵六尺之躯,力量只如此,虽欲不满,不可得也。如邓艾位三公,年七十,处得甚好。及因下蜀有功,便动了。④谢安闻谢玄破苻坚,对客围棋,报至不喜。及归,折屐齿。⑤强终不得也。更如人大醉后益恭谨者,只益恭谨,便是动了,虽与放肆者不同,其为酒所动一也。又如贵公子位益高,益卑谦。只卑谦便是动了。虽与骄傲者不同,其为位所动一也。然惟知道者,量自然宜宏大,不待勉强而成。今人有所见卑下,无他,亦是识量不足也。
  [译文]
  有人问:人在辩论的时候,大多想伸直自己的观点而说服别人,缺少含宏宽容的气度,是气性不平吗?程颐说:当然是气性不平,也是器量狭小。人的器量随着见识增长,也有人见识高而器量不长的,是见识其实还没有达到。大凡别的事,人都可以勉强,只有见识器量不可勉强。人有斗筲一样的量,大一点有釜斛一样的量,再大有钟鼎一样的量,又大有长江大河一样的量。长江大河那样的器量可以说是大了,但还有边际,既然有边际就有满的时候,只有天地之量则没有满的时候。所以圣人是天地之量的人。圣人之量,与道为一;常人之量,是天给的一分。天给的一分器量应该是有限的。大抵人六尺之躯,力量就这么大,即使想要不满足,也是不可能的。如邓艾位至三公,年到七十,处事处得极好。等到因为平蜀有功,心意便动摇了。谢安听到侄子破苻坚的消息,正和客人下围棋,驿报送到,没有喜色。等到他下完棋回到后边去时,激动得把屐齿都折了。器量的大小到底是勉强不得的。又如有人大醉后更加谦恭谨敬,只这更加恭谨,就是被酒动摇了心性,虽然与醉后放肆胡为的人不同,但是与被酒动摇心性是一样的。又如一些贵公子,官位越高,就越谦下。只这谦下,就是被官位动了。虽然与因官位高而骄傲的人不同,但是被官位动摇了心性是一样的。只有那些深明大道的人,器量自然应该宏大,不需要勉强而自然就是大器量。有的人见解卑下,没有别的原因,也是由于见识和器量不足。

附注

[注释] ①含容之气:以宽大的胸襟包含容纳他人之气度。②斗筲: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皆量小的容器。汉桓宽《盐铁论·通有》:“田畴不修,男女矜饰,家无斗筲,鸣琴在室。”釜斛(fǔhú):大一些的量器。《左传》昭公三年:“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杜预注:“四豆为区,区斗六升。四区为釜,釜六斗四升。”解,古为每斛十斗,南宋末年改为五斗。钟鼎:大的容器。《淮南子·要略》:“一朝用三千钟赣。”高诱注:“钟,斛也。”《后汉书·郎〓传》:“而今之在位,竞托高虚,纳累钟之奉,忘天下之忧。”李贤注:“六斛四斗曰钟。”鼎是古代炊器,又为盛熟牲之器。③叶采解:“圣人之心纯乎道,道本无外,故其量亦无涯。”④邓艾:字士载,晋棘阳人,以平蜀功,进太尉。晋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事见《三国志·魏书·邓艾传》。茅星来曰:“艾与姜维相持,每战,辄身先士卒,以子忠战不利引退,叱出将斩之,驰还更战,大胜。及蜀君臣面缚舆榇,诣军门降,艾执节解缚,焚榇,受而宥之。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皆所谓‘处得甚好’也。”“按《魏志·邓艾传》:艾深自矜伐,谓蜀士大夫曰:‘诸君赖遭某,故得有今日耳。如遇吴汉之徒,已灭矣。’又曰:‘姜维自一时雄儿也,与某相值,故穷耳。’有识者笑之。所谓‘因下蜀有功而动’也。”吴汉,东汉光武帝刘秀名将,率军入蜀讨公孙述,诛灭公孙述全族。⑤谢安:字安石,晋人,官至太保、录尚书事。《晋书·谢安传》:“苻坚强盛,率众号百万,次于淮、肥,京师震恐,加安征讨大都督。(谢)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玄等既破苻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谢玄,谢安侄。此事又见《世说新语·雅量》及《续晋阳秋》,但无本传详。按史所载,是说谢安高兴得连屐齿折了都没有感觉到,形容高兴之极。而此处“折屐齿”,则成因激动过分行路不稳而弄折了屐齿,不确。

知识出处

近思录

《近思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字句对译,以明理为准。

阅读

相关地名

程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