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文集》卷九《答人示奏稿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近思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647
颗粒名称: 《二程文集》卷九《答人示奏稿书》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348-349
摘要: 本文出自《二程文集》卷九《答人示奏稿书》阐述了担心民众因穷困而为盗寇作乱,这样写是可以的。不仅上告国君的话如此说才合体,事之情势也应该如此说。
关键词: 理学 二程文集 程颐

内容

10.2 伊川《答人示奏稿书》云:观公之意,专以畏乱为主,颐欲公以爱民为先,力言百姓饥且死,丐朝廷哀怜,因惧将为寇乱可也。不惟告君之体当如是,事势亦宜尔。公方求财以活人,祈之以仁爱,则当轻财而重民;惧之以利害,则将恃财以自保。古之时,得丘民则得天下。①后世以兵制民,以财聚众,聚财者能守,保民者为迂。惟当以诚意感动,觊其有不忍之心而已。
  [译文]
  程颐《答人示奏稿书》说:看您奏稿中的意思,只以担心动乱为主,我则想要您以爱民之意为重,极力向皇帝说明百姓快要饿死了,乞求朝廷同情怜悯,由此再说明担心民众因穷困而为盗寇作乱,这样写是可以的。不仅上告国君的话如此说才合体,事之情势也应该如此说。您正在乞求财物以救人,以仁爱之心向皇帝请示,皇帝就会轻财而重民;如果用利害之说以引发祸乱使他警惧,皇帝就会依仗财物以自保。古时候得到民众拥护就得到天下。后世用军队挟制民众,以财物招集军队,聚敛财物的能够自己守护,安抚民众的被视为迂腐。我们只应该用诚意感动君上,希望他有仁爱之心而已。

附注

[注释] ①《孟子·尽心下》:“得乎丘民而为天子。”丘民,如说乡民,国民,或众民。

知识出处

近思录

《近思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字句对译,以明理为准。

阅读

相关地名

程颐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