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遗书》卷二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近思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339
颗粒名称: 《二程遗书》卷二上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
页码: 138-139
摘要: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二上,阐述了要想知道自己学道是不是真有收获,可以从自己的心力气血上来验证。
关键词: 二程遗书 注释 译文

内容

3.4 欲知得与不得,于心气上验之。思虑有得,中心悦豫,沛然有裕①者,实得也。思虑有得,心气劳耗者,实未得也,强揣度耳②。尝有人言:“比因学道,思虑心虚。”③曰:人之血气,固有虚实。疾病之来,圣贤所不免。然未闻自古圣贤因学道而致心疾者。
  [译文]
  要想知道自己学道是不是真有收获,可以从自己的心力气血上来验证。当你思考有得时,心中喜悦,心力气血充沛丰裕,那是真的有得。当你思虑有得时,心力劳瘁损耗,这情况其实并不是真有收获,只是勉强揣度罢了。曾有人说:“近来由于学道,思虑劳累而心虚。”我说:人的血气,固然有虚有实。疾病的发生,即使圣贤也不可避免。但没听说过自古以来哪位圣贤因为学道而造成了心疾的。

附注

[注释] ①沛然:充盛貌。沛然有裕:言其精神气血充盈。②强揣度耳:言其收获不过是勉强猜测得来,非真有得。③比:近来。心虚:一种疾病,今所谓神经衰弱,因精力耗损而亏虚。《宋书·谢述传》:“述有心虚疾,性理时或乖谬。”

知识出处

近思录

《近思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字句对译,以明理为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