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遗书》卷十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近思录》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5271
颗粒名称: 《二程遗书》卷十五
分类号: B244.7
页数: 1
页码: 94
摘要: 本文出自《二程遗书》卷十五,深入地体会经传,学习有个先后顺序。
关键词: 二程遗书 理学 注释

内容

2.49 伊川先生曰:古之学者,优柔厌饫①,有先后次序。今之学者,却只做一场话说,务高而已。常爱杜元凯语:“若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也。”②今之学者,往往以游、夏为小,不足学。③然游、夏一言一事,却总是实。后之学者好高,如人游心于千里之外,然自身却只在此。
  [译文]
  程颐说:古代的学者,从从容容地学习,深入地体会经传,学习有个先后顺序。今天的学者,却把学道只当做一场话说,看得轻而易举而不去下深工夫。我常常喜欢杜预说的话:“为学就像江河水的浸透,就像春雨的润泽,如冰在水中涣然消融,弄通了道理心中怡然而乐,然后才算学有收获。”今天的学者,往往认为子游、子夏的学问太小,不值得学。但子游、子夏的一言一事,却都是实在的。后代的学者好高骛远,就像一个人,他的心在千里之外游荡,但人却只在这里没动。

附注

[注释] ①晋杜预《春秋左传序》说《春秋》:“其文缓,其旨远。”学者读《春秋》应“优而柔之,厌而饫之,使自趋之”。疏:“优柔俱训为安,宽舒之意也。”比喻治学中从容自得。“厌饫俱训为饱。”比喻为学之深入体会。②杜预,字元凯,西晋学者,有《春秋左传经传集解》。引文见《全晋文》卷四十三杜预《春秋左传序》。③游、夏:子游、子夏,孔子两位弟子。《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文学即文献之学,“以游、夏为小”即因此。

知识出处

近思录

《近思录》

出版者:中州古籍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近思录》是南宋朱熹和吕祖谦编订的理学入门书和概论性著作。它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4人语录622条,分类编辑而成。这次整理,以江永集解本为底本,文字校勘,主要参校茅星来集注本,也参考了叶采本与张伯行本,随校随改,未出校记。注释重在指明语言出处或理论渊源,有义理难明者指明义理。有关义理阐释,尽可能借助朱熹、叶采、茅星来、江永、张伯行等旧解,旧解无法借助则自加解说。翻译不是字句对译,以明理为准。

阅读

相关地名

伊川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