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922
颗粒名称: 序言
页数: 4
页码: 2-4

内容

近年来致力于朱子研究,对朱熹与书院这一课题逐渐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朱熹是我国继孔子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其在各地创建书院、广招生徒、相互研讨和著书立说的教育实践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理学家的朱熹和研究教育家的朱熹往往密不可分。
  就研究教育家的朱熹而论,今人对其教育理论的研究比较重视,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专著、论文也屡有问世。相对而言,研究其教育实践就显得比较薄弱。诸如,有哪些书院与朱熹有关?哪些是创建、修复?哪些是读书或讲学处?又有哪些门人从学于这些书院?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看似简单,若要比较准确地回答,却又缺乏一个比较完整和明确的答卷。
  为此,本书围绕以上几个题目,试图能部分解答上述问题。全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67所,辨析无关的8所。文中将有关的67所书院,分为创建的4所,修复的3所,读书讲学的47所,题诗题词的13所。实际上,在朱熹创建与修复的7所书院中,朱熹当然也少不了在其中读书讲学或题诗题词,相互交叉的现象也比较多。文中所以这样分类,一是为了行文的方便;二是根据不同情况,突出其重点。纵观我国古代教育史,能有如此众多的书院与己有关,朱熹可以说是第一人。他在推动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与普及的历史功绩,于此已可略见一斑。
  本书第二部分“门人考”,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4所书院(其中寒泉精舍与云谷晦庵草堂因年代相近、地点相距不远,合为一处加以考证)中及门弟子276人。文中不涉及从学朱熹于白鹿洞、岳麓等书院,或在同安、婺源、长沙、漳州等地从学的门人,其目的一是为了突出朱熹创建的书院这条主线;二是从深化福建和闽北的地方教育史这一角度考虑。
  关于朱熹的门人,朱熹的挚友、诗人陆游在为朱熹弟子方仕繇撰写的《方伯谟墓志铭》(《渭南文集》卷三六)一文中,已有“朱公之徒数百千人”的说法,这虽然只是一个约数,但朱子门人之众,于此可知。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在卷首《朱子语录姓氏》中罗列记录知名者有93人,“不知何氏”者4人,此为后来学者考证朱子门人提供了一条基本线索。
  现存最早的叙述朱子门人的著作是明人戴铣,所著《朱子实纪》十二卷,其中卷八列朱子门人319人,而号称高弟并有著述者68人,录有问答者71人,仅有姓字邑爵者180人。此后宋端仪著《考亭渊源录》二十四卷,卷六至卷二十四均为朱子门人。明末清初黄宗羲的《宋元学案》于朱子门人列有“晦翁学案”和“沧洲诸儒学案”。清代类似的著作有万斯同《儒林宗派》,冯云濠、王梓材《宋元学案补遗》等。
  在国外,研究朱子门人最早的是朝鲜李朝的李滉(1501—1570),所著《宋季元明理学通录》九卷,前八卷录朱子门人413人。主要参考书目为《宋史·道学传》、《朱子大全》、《朱子语类》、《朱子实纪》等。美国朱子学研究的著名学者陈荣捷先生于80年代初在台湾出版的《朱子门人》一书,广泛采集古今中外学者所著有关书目十几种,详加考证,严加取舍,著录朱门弟子467人,未及门而私淑者21人,计488人。该书采撷广博,考证严谨,文中一一注明出处,颇便查阅,是迄今为止研究朱子门人这一课题最详实的专著。
  综观前人所著,对朱门弟子的考录多以通考通录为主。或采用“学案体”的形式,如黄宗羲《宋元学案》、万斯同《儒林宗派》;或采用分类的方法,如清朱彝尊《经义考》卷二八三至卷二八五,将朱子门人分为传易、传诗、授礼弟子三类;清朱玉《朱子文集大全类编·及门姓氏》将朱子门人按地域划分,列福建184人,江南32人,浙江63人,江西76人,湖广12人,河南4人,四川5人,居里未详者66人。陈荣捷《朱子门人》则在前人所录基础上,严加考辨,其立足点在于辨析“是”还是“非”,即是否朱子门人这一点上。其原因是基于前人所著错误甚多,“诸书志在夸大朱门,便从文集方志等处,大量收罗,多多益感。于是朱子门人人数,逐渐膨胀”(见该书前言)。据其辨析,诸书或重复、或误收者14人,诸书以为弟子而加以考证后只是讲友或与朱子学术无关者竟多达142人。
  在前人的基础上,笔者所作“门人考”,采用了以书院为标准的新的分类方法,试图将朱子门人的研究与书院研究结合起来。我认为,作为一个教育家,朱熹所传授的弟子,绝大部分都与其书院的教学活动密切相关,他的许多弟子都是在各地的书院从学于朱熹的。陈荣捷《朱子门人》的立足点在于辨析“是”与“非”,笔者所著虽然也离不开这一点,并且于此有一些新的收获,但更侧重于对及门弟子的从学时间和地点的考辨上,从而由此判断哪些门人是从学于某一书院的弟子。
  本书之所以仅录朱熹寒泉精舍(包括云谷晦庵草堂)、武夷精舍、考亭沧洲精舍的门人而不及其他,是基于如下的考虑:这些书院都是朱熹所创建的,地点都在闽北;朱熹在这些书院从事教学前后达数十年,时间最长,著述最丰富,及门弟子最多。朱熹生平修复的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湘西精舍等虽然也是对中国书院发展史、教育史的重大贡献,但与其创建的上述几所书院相比,从事教学的时间不长。他在南康知军任上,前后不过一年多时间,待书院修复,真正从事讲学就更短了。在岳麓书院,乾道三年(1167)的“朱张会讲”,前后仅两个月;绍熙五年(1194)知潭州也仅四个月时间,且担任地方官,政务繁杂,不能专心教学,故其在白鹿洞、岳麓的弟子人数均远不及其所亲手创建的书院。此外,近年已相继有《朱熹与岳麓书院》、《朱熹和白鹿洞书院》①等专著问世,而朱熹亲手创建的几所重要的书院,迄今却无专著为之一述,不能不令人深感遗憾。故笔者不揣浅陋,试撰此书,一方面希望于此不无小补,另一方面更希望客观上能对此课题的研究产生一点推动作用,以期抛砖引玉。
  承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使拙稿能够顺利地付梓问世。社长朱杰人先生亲自担纲策划,责编张哲永先生细心审理,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谨向他们示以由衷的谢意!
  方彦寿
  1998年10月15日于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

附注

①杨金鑫著:《朱熹与岳麓书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李邦国著:《朱熹和白鹿洞书院》,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分为“书院考”和“门人考”两部分,第一部分考证了与朱熹生平有关的书院六十七所,辨析无关的八所,第二部分考证了朱熹在其创建的四所书院中及门弟子二百七十六人。

阅读

相关人物

方彦寿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