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币的流通职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831
颗粒名称: (一)货币的流通职能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98-9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对货币职能的认识,流通手段的作用加速商品流转不利。
关键词: 货币 流通 渠道

内容

对货币职能的认识,宗法等级社会的思想家首先看到的是其流通手段的作用。在统一的货币出现之前,流通手段的职能受到限制,而于加速商品流转不利。他这样说:“两淮铁钱交子,试就今不行处作个措置,不若禁行在会子不许过江,只专令用交子。如淮人要过江买卖,江南须自有人停榻交子,便能换钱。又不若朝廷捐数万贯钱在江南收买交子,却发过淮南,自可流通。”①南宋货币,有区域性之别:如两淮的“交子”,东南的“会子”,四川的“川引”,湖北的“会子”等,它们只能在一定的地区内起流通手段的作用,在其他地区就不能流通,不仅纸币是这样,铜铁钱也如此。《语类》记载:“论淮西铁钱交子。曰:交子本是代钱,今朝廷只以纸视之。今须是铜钱交子,不得用于淮,铁钱交子,不得用于江南。又须江南官司置场,兑换铜钱交子,乃可行耳。”②这种地区性的货币流通,无疑妨碍和限制了商品交换的广泛开展③,特别是两淮与江南的经济联系,十分频繁。因此,朱熹认为政府要设置兑换场所,规定一定的兑换率。譬如,政府在江南设兑换两淮“交子”的机构,淮人过江买卖就很方便,从而加强了两淮与江南的经济联系,而政府所收的“交子”,也可发回两淮,自可以流通了。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的宋代,货币不仅是流通手段,而且是流通的渠道。从全社会看,不能没有一定流通渠道来促使商品的流通。这种渠道只能由货币来担当,否则商品流通很难实现。但是,朱熹对货币职能的认识是很不全面的,他对货币的支付职能、储藏职能、特别是价值尺度的职能,似乎都没有论述,这不能不说是缺陷。

附注

①《朱子语类》卷一一一。 ②同上。 ③《宋史·食货志》记载:“然自绍兴末年,铜钱禁用于淮,而易以铁钱,会子既用于淮而易以交子,于是商贾不行,淮民自困。右司谏陈良佑言交子不便,诏两淮郡守,漕臣条其利害,皆谓所降交子数多,而鲷钱并会子不过江,是致民〓不便。”(《宋史》卷一八一)可见,设兑换场所是十分必要的。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朱熹思想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熹是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本书运用哲学逻辑结构的方法,提示了朱子理气先后、理一分殊、格致心思、持敬知行、心性情才、诗理自然的理性精神。以及其天理君权、理欲义利、心术王霸、人伦教育的道德精神。诠释其哲学致广大、尽精微之存在,梳理其思想前后之变化,贯通其内在的思想逻辑结构,肯定其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的地位。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研究朱子思想的体悟,是当前国内论述朱子思想最全面的著作。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