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因地制宜,多处经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821
颗粒名称: (五)因地制宜,多处经营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75-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农业生产不能单一种植同时种植其他多种经济作物增加生活资料的生产。
关键词: 农业 生产 经济

内容

农业生产,不能单一种植。尽管稻谷是解决民食的主要作物,也不能单一,而应该同时种植其他多种经济作物,这样不仅可充分利用和发挥地力,而且也可增加生活资料的生产。“种田固是本业,然粟、豆、麻、麦、菜蔬、茄芋之属,亦是可食之物,若能种植,青黄未交,得以接济,不为无补。今仰人户更以余力,广行栽种。”①利用山地、旱地,种植粟、麦、麻、豆、菜蔬、茄芋等作物,不仅不会减少水田的稻谷种植面积,而且把不能种植水稻的田地开发起来,便增加了生产。同时,由于作物生长期的不同,粟、豆、麦等可在水稻未收成的青黄不接时收获,便可接济饥荒。朱熹主张可利用多余劳力,大力广种多收,扩大生产门路。
  可贵的是,朱熹提出了种田(种植水稻)固是农业的根本,而种植粟、豆、麦、麻之类也未尝不是本。尽管应该以种植水稻为主,这个主,也不能排斥“次”而不准种植豆、麦、麻、粟等。其实,有次才有主,没有次主也就不成立了,主与次是相对的。
  不仅粟、豆、麻、麦、菜蔬未尝不是本,而养蚕种桑也未尝不是本。“蚕桑之务,亦是本业。而本州从来不宜桑柘,盖缘民间种不得法。今仰人户常于冬月多往外路买置桑栽,相地之宜,逐根相去一二丈间,深开窠窟,多用粪壤,试行栽种,待其稍长,即与削去细碎拳曲枝条。数年之后,必见其利,如未能然,更加多种,吉具麻苎,亦可供备衣著,免被寒冻。”②要设法种植桑树,饲养蚕。这些经济作物,不仅可提供市场蚕茧,增加收入,而且可备自己衣著,免受寒冻。同时,在不宜植桑的地方,种植苎麻,纺线织布。

附注

①《劝农文》,《文集》卷一〇〇。 ②同上。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朱熹思想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熹是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本书运用哲学逻辑结构的方法,提示了朱子理气先后、理一分殊、格致心思、持敬知行、心性情才、诗理自然的理性精神。以及其天理君权、理欲义利、心术王霸、人伦教育的道德精神。诠释其哲学致广大、尽精微之存在,梳理其思想前后之变化,贯通其内在的思想逻辑结构,肯定其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的地位。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研究朱子思想的体悟,是当前国内论述朱子思想最全面的著作。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