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保护耕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820020210004820
颗粒名称: (四)保护耕牛
分类号: B244.75
页数: 2
页码: 74-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农民主要依靠牛来耕田,耕牛在农业劳动中的显著地位,体现了生产力中劳动资料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生产 工具 耕牛

内容

耕牛,宋代已成为农业生产的极重要工具。农民主要依靠牛来耕田。耕牛在农业劳动中的显著地位,体现了生产力中劳动资料的作用。朱熹说:“耘犁之功,全藉牛力。切须照管,及时喂饲,不得辄行宰杀,致妨农务。如有违戾,准敕科决,脊杖二十。每头追赏(按:《正论》改作尝)五十贯文,锢身监纳,的无轻恕,今仰人户,递相告戒,毋致违犯。”②为了确保劳动资料,宰杀耕牛不仅要脊杖二十棍,而且要罚钱。因此,他把宰杀耕牛看成与贩卖私盐、赌博财物一样,是犯法的行为,而加以禁止。他在《劝谕榜》③中把宰杀耕牛作为保伍的禁约,互相监督,不得违犯;如若违戾,或知而不举,则保伍并行坐罪。可见,朱熹对于耕牛的重视。

附注

②《劝农文》,《文集》卷一〇〇。 ③《文集》卷一〇〇。

知识出处

朱熹思想研究

《朱熹思想研究》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熹是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本书运用哲学逻辑结构的方法,提示了朱子理气先后、理一分殊、格致心思、持敬知行、心性情才、诗理自然的理性精神。以及其天理君权、理欲义利、心术王霸、人伦教育的道德精神。诠释其哲学致广大、尽精微之存在,梳理其思想前后之变化,贯通其内在的思想逻辑结构,肯定其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的地位。本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研究朱子思想的体悟,是当前国内论述朱子思想最全面的著作。

阅读

相关地名

朱熹
相关人物